洞察穩定幣:2月以來累計淨增發5.6億,70%集中在100個地址
PANews
2020-03-16 12:52
本文约4848字,阅读全文需要约19分钟
整體宏觀市場格局並無大變化,但近來穩定幣市場仍然出現一些值得關注的新動向。

分析師| Carol 編輯| 畢彤彤

數據合作夥伴| DAppTotal 出品| PANews

穩定幣的變化深刻反映了市場的變化。當加密貨幣市場價格突然暴跌時,穩定幣成為投資者的對沖工具。在上週市場劇烈波動期間,USDT佔據了BTC交易的60%-75%,且USDT場外價格和美元相比屢屢錄得高溢價。

雖然近期各類穩定幣也頻頻增發,但穩定幣市場的格局自2018年來一直是以USDT為首,各種USDT的總市場份額基本穩定在80%以上,TUSD、USDC、BUSD等新興穩定幣不溫不火,只佔據較少一部分市場,並且在流動性上高度依賴一至兩個交易所。另外,穩定幣的籌碼仍然高度集中,儘管TOP 5的人均持幣量佔比下降了一半,但TOP 100的巨鯨仍舊掌握了約70%的籌碼。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USDT市值份額上升至83%

USDT一直是穩定幣市場的龍頭老大,在2018年9月以前,其市值佔比始終穩定在95%以上。但受發行方Tether的信任危機及其與Bitfinex的糾紛影響,自2018年10月開始,USDT的市值佔比持續下跌,至2019年1月時各類USDT的總市值份額已經跌至70%左右,為歷史最低點。此後USDT在多條公鏈上開啟“印鈔機”,至2019年4月後,各種USDT的市值佔比已經回升至80%以上,並維持至今。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截至3月9日,OMNI-USDT、ERC20-USDT、TRC20-USDT和EOS-USDT四種USDT的總市值佔比已經達到了83.10%,約為49.54億美元。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2月來累計淨增發5.62億增發與市場情緒弱負相關

今年以來,各類穩定幣增發/銷毀頻繁。根據統計,2月1日至3月9日期間,穩定幣共增發268次,相當於日均增發7次,共計銷毀220次,相當於日均銷毀6次。其中,DAI、NUSD、USDC、USDE、BUSD增發和銷毀頻繁,累計均超過50次,增發和銷毀次數最多的NUSD和DAI達到了76次。另外,ERC20-USDT在此期間只有增發,沒有銷毀,共計增發6次。

此期間,各類穩定幣累計增發15.53億美元,累計銷毀9.81億美元,累計淨增發5.62億美元。其中,ERC20-USDT累計淨增發(因無銷毀,實際等於增發)7.40億美元,成為市場流動性的主要來源。

其次,BUSD累計淨增發0.57億美元,USDC累計淨增發0.18億美元。另外USDC、EOSDT、USDS、USDx也分別淨增發10萬美元以上。

除此之外,其餘穩定幣在2月以來的淨增發均為負,其中TRC20-USDT縮水2.16億美元,PAX縮水0.26億美元,DAI、NUSD、GUSD和USDE也都縮水10萬美元以上。

穩定幣目前的主要職能是承擔交易媒介,為了進一步觀察市場流動性,即穩定幣淨增發金額與市場走向之間的潛在關係,PAData分析了穩定幣淨增發與alternative.me市場恐慌指數[ 1]之間的皮爾森係數,當數值的絕對值越高時,兩者的相關性越強。

根據alternative.me的定義,恐慌指數的數值越小,市場越恐慌,數值越大,市場越貪婪。因此,若穩定幣淨增發金額與市場恐慌指數呈正相關時,可以認為高淨增發金額與貪婪相關,低淨增發金額與恐慌相關,反之則可以認為,高淨增發金額與恐慌相關,低淨增發與貪婪相關。根據統計,穩定幣的整體淨增發金額與市場情緒無統計相關,但各穩定幣的表現又各有不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2月以來鏈上交易突破466億DAI交易與市場情緒高度相關

從穩定幣的鏈上交易情況來看,2月以來,穩定幣的鏈上交易次數達到了523萬次,其中僅ERC20-USDT就達到354.6萬次,佔比約為67.8%,其次,TRC20- USDT、OMNI-USDT和USDC的鏈上交易次數也都突破了30萬次。

同期穩定幣鏈上交易總額突破466億美元,ERC20-USDT鏈上交易總額達到305.29億美元,佔比約為65.51%,TRC20-USDT、OMNI-USDT和USDC的鏈上交易總額也都突破30億美元。

無論從鏈上交易次數來看,還是從鏈上交易額來看,除了ERC20-USDT、TRC20-USDT、OMNI-USDT和USDC數據表現較好以外,其他穩定幣的交易次數和交易額都不高。

PAData進一步分析了穩定幣鏈上交易量與alternative.me市場恐慌指數之間的皮爾森係數,當數值的絕對值越高時,兩者的相關性越強。根據統計,從整體看,穩定幣的鏈上交易量與市場情緒之間無統計相關。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籌碼集中度大幅降低交易量來源高度集中

截至3月9日,OMNI-USDT共有33.61萬個持幣地址,ERC20-USDT共有89.67萬個持幣地址,USDC共有10.74萬個持幣地址,TUSD共有2.46個持幣地址,DAI共有3.77萬個持幣地址。 USDT在用戶層面依然有著巨大的領先優勢。

根據統計,平均每種穩定幣餘額TOP 100的地址掌握各穩定幣總流通量的70.19%,其中發行時間最早的OMNI-USDT籌碼集中度最高,TOP 100的地址總餘額佔比達到了87.62%, DAI的籌碼集中度最低,TOP 100的地址總餘額佔比約為52.57%。

如果將巨鯨地址的範圍進一步縮小至餘額TOP 5,平均每個巨鯨的持有量佔比約為6.35%,即平均7.8個錢包地址就可以控制一個穩定幣一半的流通量。根據PAData於2018年的統計的數據,這一數值大約為12.75%(參考《數據透析:“一超多強”的穩定幣新格局》),當前的籌碼集中度大約較一年前下降一半。可見隨著行業的深入發展,穩定幣的用戶規模已經有了較明顯的擴大。

這裡需要指出的是OMNI-USDT和TUSD最大的巨鯨都掌握了18%左右的市場流動性,但OMNI-USDT的地址是Tether Treasury,如果去掉這兩個極端高值,穩定幣巨鯨地址的平均實際籌碼佔比可能低於6.35%。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穩定幣的發行主體和錨定標的發生新變化

除了USDT以外,大多數穩定幣都與個別交易所深度捆綁,無論是主動為之抑或被動為之。這使得交易所入場穩定幣成為順理成章的事,而原來的穩定幣發行方改行做起了穩定幣發行解決方案供應商。比如Binance聯合PAX推出的穩定幣BUSD,Huobi也發行過HUSD,從交易入口層面轉化其他美元穩定幣。但從穩定幣市場的總體表現來看,交易所穩定幣不溫不火,而且其發展高度依賴交易所的交易業務,很難跨出交易所的生態系統,或者這些穩定幣根本也無意跨出交易所。

數據說明:

數據說明:

數據說明:

[1] alternative.me的恐慌指數量化自比特幣的相關數據,包括波動率(25%)、成交量(25%)、問卷調查結果(15%)、社交媒體文本分析(15%)、市場份額(10%)和趨勢(10%)。但比特幣是當前加密貨幣市場的主導貨幣,佔據了超過60%的市場份額。並且根據以往的相關性分析來看,比特幣的幣價漲跌與其他如ETH、BCH、XRP、EOS等主流幣的漲跌高度正相關。因此這一指數也適用於觀察整個加密貨幣市場的情緒。

PANews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