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引發監管的Q幣,曾有可能率先成為“Libra”
星传媒
2020-03-10 09:42
本文约2624字,阅读全文需要约10分钟
要論發幣,騰訊早有“先河”。

編者按:本文來自星傳媒STARMEDIA(ID:Star_Media1),作者:雪穗,Odaily經授權轉載。

編者按:本文來自

星傳媒STARMEDIA(ID:Star_Media1)

,作者:雪穗,Odaily經授權轉載。

編者按:本文來自

星傳媒STARMEDIA(ID:Star_Media1)

二級標題

,作者:雪穗,Odaily經授權轉載。

編者按:本文來自

星傳媒STARMEDIA(ID:Star_Media1)

二級標題

,作者:雪穗,Odaily經授權轉載。

據外媒近日報導,自去年Facebook就發行Libra召開聽證會被否後,為適應現有的金融監管要求,現著手對其機制進行相關調整。

而另一邊,與Facebook大張旗鼓備戰Libra相比,競爭對手騰訊似乎顯得“冷清”多了,但其實,要論發“幣”,騰訊實力並不亞於Facebook。

二級標題

Q幣引發監管潮

早在2007年間,騰訊Q幣因其火熱程度,當時被某些人定義為“虛擬貨幣”,引發監管部門發聲。

故事要從騰訊發家史說起,在2002年以前,雖說騰訊憑藉QQ改變了國人社交溝通方式,但那時的QQ卻如同雞肋,只有投進去的錢,卻一直未找到業務的營收點,沒有營收來源,對任何公司來說都是致命的。

命運卻總是那麼的巧合,騰訊創始人馬化騰無意間發現,一家叫“九城”的遊戲公司通過在遊戲內部發行遊戲幣,單月收入最高可達200萬人民幣。

既然如此,QQ是否也能發行自己的的遊戲虛擬貨幣?說乾就乾的創始團隊不久就設計出自己的虛擬貨幣——Q幣,便於用戶購買QQ秀。

在此之後,騰訊團隊相繼推出QQ空間、QQ遊戲、紅鑽貴族等鑽石體系,形成了一個獨立的、閉環式運轉的QQ世界,而Q幣,也成為這個世界裡唯一的通行證。

在當時率先出現過百度幣、U幣、天堂幣等等十幾種虛擬貨幣,但由於當時騰訊率先打響了網絡社交的第一槍,便捷、即時、免費的用戶體驗,QQ用戶數據呈指數級增長,而Q幣的使用用戶也隨之激增,雄居其他虛擬幣之榜首。

一時間,市面上相繼出現了Q幣的交易場所,Q幣代充平台、論壇積分交換中介,淘寶代充平台等等。查找當時資料發現,2006年湖南衛視超女總決賽,粉絲購買Q幣用於支持明星投票,淘寶當天Q幣交易額達幾十萬之多,甚至在當時有媒體報導,升值最快的不是人民幣,而是一種稱之為Q 幣的虛擬貨幣。

但實際這樣一來,最終的受害者還是用戶,因為這類Q幣的來源絕大多數來源黑客盜號,

二級標題

現在回想起來,80,90後恐怕沒有幾個沒被盜過號的,現如今也能找到當年的痕跡。

盜取、黑市交易、虛擬物品、衝擊人民幣金融體系......一時間關於Q幣的相關言論在網絡上氾濫,謠言四起。

“Q幣不具備貨幣的基本職能——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只能單向流通。且只服務於騰訊產品內部體系,一旦脫離毫無價值。永遠都不會成為虛擬貨幣,更不可能衝擊人民幣”。對於外界的言論,這是騰訊當時給出的回應。

二級標題

而在這之後,Q幣漸漸回歸原態,或許它一直未曾遠離過,遠離的只是人心和利欲。

事後騰訊創始人馬化騰聲稱,技術已有多年沈淀,但騰訊從未想過發幣,一切以監管為前提。

二級標題

Facebook作為世界級社交巨頭,手握27億海量用戶數據。和眾多企業一樣,利用現有資源拓寬業務戰線,是實現財富積累有效且快捷的手段。

二級標題

而發行無國界虛擬貨幣Libra,在Facebook看來,是業務戰略最偉大的嘗試。

非政府機構發行流通貨幣,這在往日可謂天方夜譚。因為貨幣的發行、流通一旦被私人控制,輕則用戶隱私,個人財產安全無法得到保障;重則擾亂現有金融體系,引發國際經濟危機和挑戰執政黨政權的穩定。

在10月23日Libra聽證會上,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遭到美國眾議院47名官員先後發難。

二級標題

扎克伯格表示,自1944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確立的以美元為中心國際貨幣體系,隨著以中國為代表世界各國經濟實力日益增強,和美國金融業和基礎設施增長空間乏力,美元在世界經濟格局中話語權日漸衰弱。而要想繼續穩住美元霸主地位,就必須進行大膽創新。

而Libra作為一種錨定多種貨幣的支付工具,將與美元、歐元、日元、英鎊和新加坡元直接錨定,打造為無國界貨幣。

星传媒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