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下放,治理和EOS:失敗的案例?
星球君的朋友们
2020-02-23 23:00
本文约7738字,阅读全文需要约31分钟
EOS 治理上可能存在的所有問題和弱點。

作者| Binance Research

  • 由於EOS的高市值,作為PoS共識網絡,它經常被挑選出來,並被認為是其治理的受害者。其中最大的EOS持有者進一步鞏固了他們的地位並掌握了所有的權力。

  • 通過觀察EOS的代理,可以很好地評估EOS治理的權利下放。

  • 該評估以三種方式進行,分別是觀察EOS在抗共謀性、容錯能力和抗攻擊性方面的性能。

  • 關於抗共謀性有以下見解:

  1. EOS治理缺乏避免或構建投票交易流程的機制

  2. EOS的治理加強了合併,甚至最終促進了選票交易和自私行為

  3. 諸如代理或者block.one之類的個體機構具有足夠的權力來影響投票。

  • 關於容錯能力:

  1. 衡量可靠性和反應能力的運營指標顯示在21個區塊生產者(BP)中,有2/3的交易所表現較差。

  2. 此外,還發生了兩次失敗事件。

  • 總的來說,EOS問題似乎是由許多問題引起和加劇的,比如低投票率、對Sybil攻擊的抵抗力差、一致性透明度差、1個EOS可以投30票的機制,以及更改的區塊獎勵。

  • 最後,在抗攻擊性方面,似乎有兩個區塊生產者集群,在投票模式和區域分佈之間的相關性中表現得很明顯。

二級標題

—— Paul Graham, Y-combinator

二級標題

介紹EOS以及EOS治理

1.1 EOS介紹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數據來源:CoinMarketCap,Binance Research

不僅是價格,EOS的生態系統也迅速成長。 EOS現在是dApp開發中最受歡迎的區塊鏈之一。在撰寫文本時,來自Dapp.Review的數據顯示676個dApp選擇在EOS中建立,這個數字僅次於Tron(693個dApp)和Ethereum(2195個dApp)。

這些EOS dApp也正在使用。事實上,它們的活躍度遠遠超過了在Tron或以太坊上dApp的活動。在撰寫本文時,Dapp.Review記錄了幾乎99%的交易(近3200萬筆)都涉及EOS上的dApp智能合約。各自的交易量比Tron上的dApp(約33萬筆)高出一個數量級,後者仍然是以太坊上dApp 交易數量(約15萬筆)的兩倍多。

當考慮到每個鏈的用戶數量時,這種觀察更令人大吃一驚。三個月前(2019年10月30日)EOS的用戶數接近8.5萬,而現在EOS的用戶數量(約1萬)是三個區塊鏈中最少的。以太坊顯然擁有最大的用戶數(約5萬)而遙遙領先領先,是Tron用戶數(約2.4萬)的兩倍多。

這種活動的代理度量(涉及dApp智能合約的交易)可以用多種方式進行解釋,並可以提供以下方面的見解:

  • dApp的複雜性,因為更複雜的dApp可能會利用多個智能合約。

  • 例如像遊戲類型的dApp可能需要更頻繁的用戶交互。

然而,與該指標解釋最相關的是底層的技術基礎結構。與以太坊(仍然)使用PoW共識機制不同,EOS使用dPoS機制。儘管dPoS能夠提高網絡吞吐量,但因為它是基於少量參與者的“機構聲譽”,其代價便是權利下放。

EOS基礎結構使用一組21個節點(也稱為超級節點),它們可以在循環模型中對新區塊進行投票。這些節點由EOS代幣持有者從一大批候選BP中選出。由於區塊生產者在每次區塊驗證中都會得到獎勵,因此他們有動力被選為區塊生產者,這使他們彼此直接競爭選票。區塊獎勵通過每年代幣通貨膨脹支付。

EOS代幣持有者通過在3天內質押代幣來執行對特定區塊生產者的投票。隨著時間的推移,投票“衰退”,兩年後無效。為了保持高投票強度,必須每週重新提交投票。雖然代幣所有權和投票權通常是以1:1的比例線性增長,但同時投票給最多30個區塊生產者也是可能的。實際上,這意味著一個代幣可能等於30票。

除了投票權之外,代幣持有者通常還會得到按比例分配的區塊獎勵,以獎勵其區塊生產者獲得的回報,並可能以類似的方式獲得RAM、CPU和帶寬等網絡資源。

為了避免不活躍的代幣持有者進行低效的資源分配,需要引入額外的市場驅動的分配機制。

1.2 EOS是否過於集中?

儘管這個優化EOS網絡資源利用的特殊問題很容易被利益相關者驅動的創新因素所克服,但其他問題卻變得更加持久。特別是,從最初的代幣融資到現在的狀態,EOS可能過於集中的擔憂一直伴隨著EOS,WeissCrypto在2019年談到原因是因為“太少的人擁有太多的代幣”。

一般來說,所有的區塊鏈都被吹捧成:

“容易出現再集權的模式:它們被數字貨幣生態系統中強大的參與者非正式地控制,這些參與者可能違反區塊鏈社區的基本規則,而無需承擔責任或被制裁”。

要回答EOS可能過於集中化的問題,首先必須界定不透明的集中化概念。

1.3 衡量權利下放

長期以來,“集中化”的定義和衡量方法一直備受關注。特別是採用BTC和數字資產的早期,“去中心化”一直是一個指導性的目標。

但在2017年,Buterin的博客文章引發了一場討論,這場討論從去中心化的目的和好處,不再教條主義,而變得越來越務實的角度出發。在那之前,人們認為必須要朝著去中心化的目標邁進。此外,在早期關於BTC區塊大小的辯論中,這一概念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大多數的論述都不是以“去中心化的價值”或成本效益的觀點為框架,而是以絕對的意識形態為框架。

Butterin加強了先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如流行的觀點文件“On Scaling decentralized Blockchains”(2016),試圖重新思考區塊鏈的設計,將其劃分為部分網絡、共識、存儲、視圖和側平面。

這種具有可識別的區塊鍊子組件的總體思想被採用,並通過引入基尼係數的概念使得總體思想更加豐富。基尼係數是最常用的衡量不平等的方法,但它是建立在幾個條件之上,這些條件極大地降低了基尼係數在這種情況下的值。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2.1概述

2.1概述

重申EOS治理的核心原則:EOS代幣持有者從更廣泛的區塊生產者候選人中選出21個區塊生產者(BP)。這些BP遵循並簽署了“點對點終端用戶許可協議”。但實際上,EOS治理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

第一部(臨時)EOS章程於2018年5月公佈,由EOS核心仲裁論壇(ECAF)執行,該論壇還有助於解決EOS代幣持有者之間的爭端。雖然ECAF及其要求BP簽署並遵守背書的“類似”做法招致了一些批評,但其目的是平衡BP的影響。這被認為是必要的,例如,Reddit在2019年表示有間接證據表明,EOS用戶認為區塊生產者過於強大。正如一位用戶所說,“區塊生產者控制著在EOS上做出的所有決定,從驗證區塊到從您的私鑰下獲取資金。”

儘管如此,BP EOS New York通過公開宣布不再遵循ECAF的做法,刺激了先前的努力。隨後發生了兩起可疑事件,其一是ECAF首次在沒有提供任何理由的情況下裁定凍結27個賬戶,其二是一個流行但虛假的ECAF裁定要求撤銷EOS交易,但與先前商定的行為準則明顯不同。

EOS治理的下一個發展不僅是拋棄ECAF,而且是用EOS用戶協議(EUA)代替章程。實際上,這意味著在這一點上,所有EOS治理的原始指導方針都被替換了。替換章程的過程非常混亂。用EUA取代臨時章程的最初提議要求選民參與率為15%。然而,最終選民參與率只有2%。儘管如此,EOS New York還是建議繼續進行,並在21個BP中獲得了15個BP的支持。此後,21個選中的BP和EUA成為EOS治理的核心。最近還有一些額外的治理工具,如EOS增強建議和BP系統升級建議,但它們僅具有支持功能。

通過更好地理解EOS治理的當前和以前基礎知識,有可能轉向實際實施。這樣做的方式是評估人們對EOS在其治理中“過於集中”的最大恐懼。這是通過將EOS與去中心化的三個主要目標進行測試來實現:抗共謀性性、容錯能力和抗攻擊性。

抗共謀性性描述了系統參與者易於以犧牲他人利益的方式進行組織。可以說,它是評估EOS治理最相關的指標。

Whiteblock(2019)發表的一篇論文發現,區塊生產者對EOS 的激勵措施未得到適當的安排,從而讓環境促發了共謀事件。這是由以下因素引起的:

  • 區塊生產者的獎勵來自於通脹:目前,整個通脹只涉及到了BP。

  • 1 票30 投:它促進了選票之間的交易。社區已經討論過1 票1 投(1T1V)的解決方案,它會在未來實施嗎?

  • 代理:BP 可以控制代理。

  • 代理:BP 可以控制代理。

  • 低投票率:這讓大戶在投票上的權重劇增。

  • 交易所中的代幣:託管的交易所可以使用委託代幣進行投票。

在這種情況下,一個經濟上理性的代理人必須與他人合作,以保持和最大化他們的利潤。開放、不受管制的投票市場使這種情況進一步惡化。一般來說,購買選票的過程本身並不是壞事,因只有在購買方比出售方更重視選票且購買方更有興趣表達相關立場的情況下才能進行任何購買。

然而,這可能會導致貴族制度,因為富人處於一個“良性循環”中,他們可以積累越來越多的選票,因為他們可以利用這些選票獲得收入。與之相連的是,這21個節點的收益幾乎是其他高排名BP候選人的7倍。 Psoner和Welyl(2018)在《激進市場》一書中進一步評估了購買選票的問題,並建議選票應該服從成本函數,即選票確實可以交易和購買,但使用或購買它們會降低效用。

圖片描述

2.2投票方式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數據來源:CoinMarketCap,Binance Research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數據來源:CoinMarketCap,Binance Research


例如,上圖顯示BP EOSHuobiPool的票數最多,為3.36億票。相比之下,最大的代理“colintcrypto”控制著大約1000萬個EOS,最大的21個代理控制著9400萬張選票。除了BP之外,代理人背後的總體理念類似於代議制民主,選民可以選擇選定的個人代表他們行事。

即使這忽略了這些代理中的至少三個代理,如bitfinexvp13、bitfinexvp21和bitfinexvp33,是由Bitfinex控制的。這展現了Bitfinex強大的影響力。考慮到eosrapidprod要成為最大的BP公司,只需要1300萬EOS(約7000萬美元)時,這一點尤其明顯。但是這種分析過於簡單。

2.3容錯能力

容錯能力的理論定義可以將其描述為系統在維持其功能的同時可以承受的故障數。有許多獨立的組成部分,即高冗餘通常會增加容錯能力。根據所選擇的觀察結果的方法,可以通過尋找描述故障及相應結果的指標或事件評估EOS的容錯能力。

BP失敗有兩個突出的例子:

  • 第一個例子是一個BP未能更新黑名單。這次失敗的結果是損失了720萬美元。即使這些資金後來被Huobi收回,EOS區塊鏈也沒有容錯能力。

  • 第二個例子與“錯誤分配”有關,該錯誤迫使多個BP的節點脫機。這些BP僅在30分鐘後被暫時替換,使BP數量減少,進而暴露了EOS區塊鏈。

除了這兩個備受關注的事件外,還可以通過另外兩個指標評估BP:可靠性和反應能力。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數據來源:AlohaEOS,Binance Research

除了Bitfinex、EOS WIKI和EOSHuobiPool之外,所有21個BP都有較短且一致的執行時間,這表明由足夠的資源分配其BP的活動。然而,有趣的是在BP中表現最差的兩個交易所,卻在可靠性和反應能力方面表現不錯。

2.4抗攻擊性

EOS治理的最後一個評估目標是EOS抗攻擊性的能力。這種攻擊抵抗可以通過諸如審查攻擊等各種方式表現出來。一般來說,由於沒有中心化的故障點,因此去中心化系統的攻擊成本據稱更高。

但是,間接證據表明EOS網絡已得到顯著整合。例如,EOS New York報告稱,一個實體註冊了6個不同的BP。同樣,許多BP通過代理人為自己投票。其中一些代理與某個特定的BP公開關聯——例如,Huobi有5個代理,總共有500萬個EOS, BigOne有15個代理,總共有100萬個EOS, Bitfinex有13個代理,總共有4000萬個EOS。此外,BP可能操作多達50個不同的秘密代理。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沒有一成不變的問題

EOS有一個名為“regproducer”的功能,它是一個“相互同意的指南”,用於在區塊生產者之間執行鏈上的標準。一個BP提交了全民投票以更新合約,從而提高了BP的門檻。由於任何更改都必須獲得至少15/21個BP的批准才能實施,而此次更新僅獲得21票中的13票,因此註定無法實施。

但是,大型代理可能通過重新分配候選區塊生產者的選票來改變它們的排名。這就是在前面描述的案例中所發生的情況,導致兩個候選區塊生產者的排名上升,成為BP,從而獲得投票權。

因此,可以得出結論,BP可能擁有唯一的決策權,但仍然依賴於投票來決定是否成為和保留BP的權利。

因此,大型代理和帳戶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類似地,Block.one推出EOS,擁有超過9600萬個EOS,並在理論上可以隨時使用它來投票和改變BP的順序。從數量上看:Block.one持有的EOS幾乎是影響7個BP和BP候選公司排名的代理擁有數量的10倍。同樣,Block.one和其後四個最大的EOS持有者已經佔了整個流通供應量的四分之一。

改善EOS治理的另一個有前途的方法可能涉及確定投票交易過程正式化。通過引入一種正式、透明的機制,並帶有投票的成本函數,可以通過引入購買EOS選票的收益遞減來減少非正式的協調。這將保持大型代幣持有者擁有更大影響力的能力,但避免進一步EOS的“惡性良性循環”。

之前提出的其他改進EOS的建議包括:

  • 包括隨機洗牌,從100個最大的BP候選人中選出21個BP。

  • 根據質押的EOS數量引入普遍通脹。

  • 引入反對票和投票上限。

  • 引入具有Block.one基金的代理,根據社區對BP的偏好進行投票。

  • 結論

結論

結論

“雖然Web2被定義為“快速前進,打破常規”,但Web3應該遵循諸如“以正確方式做事”的想法。”

—— Andrew Keys, DARMA capitalization

從實務角度來理解,Keys這種鼓舞人心的呼籲可以理解為一種基本加密經濟需求:儘早在網絡建立前完成。

話雖如此,EOS能否克服自身的結構性問題仍有待觀察。不幸的是,EOS對Sybil攻擊的脆弱性降低了透明度,因此很難對BP和BP相關代理的投票模式得出明確的結論。

然而,有兩個不相關的問題可能會間接加劇EOS治理的情況,它們與EOS上的dApp有關。雖然EOS為開發人員提供了多種文檔,但只提供了幾個API。提供昂貴的API完全是自願的,並不構成BP的任何義務。與此同時,EOS dApp的用戶數量在過去6個月里大幅下降。話雖如此,即將推出的“Block.one's Facebook”的Beta測試版,即Voice被廣泛認為是一個里程碑。

儘管通常不清楚大宗商品之間在何種程度上進行共謀,但間接證據表明網絡整合存在問題。這似乎源於EOS背後的基本原理:治理不透明,對投票市場知之甚少,這加劇了使用dPoS 共識系統不完整的激勵分配。

但是,這個問題並不僅僅局限於EOS,它似乎是dPoS區塊鏈存在的固有問題,並且通常由於代幣的託管所有權而加劇。作為最大的dPoS區塊鏈,EOS自然會遇到高程度的審查,因此必須確定和採用開創性的解決方案。

星球君的朋友们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