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本文來自區塊律動BlockBeats(ID:BlockBeats)編者按:本文來自
區塊律動BlockBeats(ID:BlockBeats)
區塊律動BlockBeats(ID:BlockBeats)
區塊律動BlockBeats(ID:BlockBeats)
區塊律動BlockBeats(ID:BlockBeats)
圖片描述
,作者: 0x66,Odaily經授權轉載。
圖片描述
按照原來的計劃,Jae Kwon 原本只想悄悄完成身份的轉換後再公開,但沒想到,1 月29 日加密分析賬號「dailydefi.eth」突然在公開場合直接向當事人攤牌,公佈了這一消息。
圖片描述
dailydefi 公佈Jae Kwon 離職截圖來源:推特
2 月4 日,Tendermint 實驗室主任Zaki Manian 在社交媒體直言,Jae Kwon 此前的公開回复,表面上好聽,實際卻撒了一個逆天大謊,目的是逃避對Cosmos 的責任。 Zaki 的言辭激烈,硝煙味濃鬱。
二級標題
Cosmos 發生了什麼?這個與Polkadot 同台爭奪「跨鏈之王」稱號的項目,領先於去年3 月上線主網後,原生代幣ATOM 的總市值如今已經約8 億美元,與全球前20 也只有一步之遙。
驟然而至的消息
在這條推文下方和其他渠道,事件主人公Jae Kwon 基本確認了要離職消息,並透露了三個信息:一是根據他的說法,Cosmos 內部正進行改革——取消CEO 的角色,以此分散Tendermint 的權利,「在內部實現制衡」,即便沒有CEO,項目也能獨立運行;二是他會等Cosmos 網絡一切安穩後再完全離開,且會繼續任職ICF 理事會成員,參與事務;三是未來他會去負責一個名為Virgo 的項目——該項目也屬於Cosmos 生態。
圖片描述
需要對不了解Cosmos 情況的讀者說明的是,Interchain Foundation(ICF)作為一個非營利性基金會,職責是促進和開發專注於Cosmos 生態系統的技術和DApp,而Jae Kwon 在離職信息中提到新項目「將在AiB 的支持下推進」,能佐證自己沒有離開Cosmos 是因為,AiB 公司(這個名稱與Tendermint Inc 互通)是由ICF 授權承包開發Cosmos Hub 的軟件公司。他離職後專注Cosmos 生態中的項目,並且還會繼續任職理事會成員,自然算不上「離開Cosmos」,下台的說法更是不准確。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Jae Kwon 宣布離開後,社交媒體上關於此事的兩極化態度截圖來源:推特
二級標題
圖片描述
1 月30 日,Jae Kwon 澄清此次離職截圖來源:推特
他強調之所以不再擔任CEO 一職,是想確保將精力放在另一個名為Virgo 的項目上,而早在好幾個月前,他確實已開始把精力轉移到這個新項目上。
二級標題
根據官網的信息,Virgo 是一個由個人和組織組成的開放性協會,它為各種規模的協調創造開放性工具,是一個去中心化、透明的負責人類協調的理念和品牌,並由一個名為Virgo 聯合DAO 的DAO 組織(簡稱UDV)負責管理。
圖片描述
目前,Jae Kwon 是項目公開的負責人,去年10 月,在GitHub 一篇文章裡,他極力說明,Virgo 是一個完全透明,並且將會由Jae Kwon 價值觀一致的人匯聚到一塊的項目,很多設想還未成型,「還沒寫下來」,「請大家耐心等待。」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Zaki 指控Jae Kwon 不再對Cosmos 上心,而是將精力轉向Virgo,不是沒有顯露出跡象。
早在去年九月底,Jae Kwon 就開始作為第一批開發者為新項目貢獻代碼。從GitHub 來看,項目目前的代碼貢獻者共有9 位,按貢獻量從高到低排名分別是nylira、jaekwon、haymond、hschoenburg、lovincyrus、kphed、jdshutt、faddat、cryptnotiq。其中nylira 貢獻最大,尤其在11 月中旬以後,代碼庫貢獻極速增加。
而他們的實際身份,則分別對應著Peng Zhong(Tendermint 首席設計官)、Jae Kwon(Tendermint CEO)、Peter Haymond(Tendermint 開發者關係負責人)、Hans Schoenburg(Handshake 首席Web 開發者/Cosmos 代碼貢獻者)、Cyrus Goh(Tendermint 前端工程師)、Khoa Phan、John Shutt、Jacob Gadikian 以及匿名者E。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在此次離職風波前,Jae Kwon 的身份是Tendermint 聯合創始人兼CEO,同時也是ICF 負責人,無論哪方面,他對Cosmos 來說,都可以算是舉足輕重的核心人物。
2008 年,金融危機席捲全球,Jae Kwon 因此獲知比特幣,2013 年決心進入區塊鏈行業,2014 年,他研究如何將學術領域中的拜占庭容錯(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BFT) 概念,實際應用到基於權益證明(proof-of-stake,PoS) 的公眾區塊鏈上,隨後合作成立All in Bits 公司(AiB),專注研發。
在此次離職風波前,Jae Kwon 的身份是Tendermint 聯合創始人兼CEO,同時也是ICF 負責人,無論哪方面,他對Cosmos 來說,都可以算是舉足輕重的核心人物。
在此次離職風波前,Jae Kwon 的身份是Tendermint 聯合創始人兼CEO,同時也是ICF 負責人,無論哪方面,他對Cosmos 來說,都可以算是舉足輕重的核心人物。
Cosmos 由Hub(樞紐)和Zone(分區)兩部分組成,分區採用Tendermint 共識,支持多種區塊鏈,同時分區數量可以擴展;分區之間通過樞紐遵照IBC(inter-blockchain communication protocol,跨鏈通訊協定)進行交易,並定義了區塊鏈註冊、數據包格式、交易類型和數據包交付確認流程等內容。
圖片描述
此後,ICF 開始資助一系列跨鏈開發項目,比如Agoric Systems Operating Company(以傳統股權形式對其進行投資)和Tendermint 等,希望通過這種方式IBC 的快速發展。經過開發者的不斷努力,2019 年3 月,Cosmos 主網成功上線,代幣ATOM 相繼上線交易平台。
Cosmos 由Hub(樞紐)和Zone(分區)兩部分組成,分區採用Tendermint 共識,支持多種區塊鏈,同時分區數量可以擴展;分區之間通過樞紐遵照IBC(inter-blockchain communication protocol,跨鏈通訊協定)進行交易,並定義了區塊鏈註冊、數據包格式、交易類型和數據包交付確認流程等內容。
Cosmos 由Hub(樞紐)和Zone(分區)兩部分組成,分區採用Tendermint 共識,支持多種區塊鏈,同時分區數量可以擴展;分區之間通過樞紐遵照IBC(inter-blockchain communication protocol,跨鏈通訊協定)進行交易,並定義了區塊鏈註冊、數據包格式、交易類型和數據包交付確認流程等內容。
此後,ICF 開始資助一系列跨鏈開發項目,比如Agoric Systems Operating Company(以傳統股權形式對其進行投資)和Tendermint 等,希望通過這種方式IBC 的快速發展。經過開發者的不斷努力,2019 年3 月,Cosmos 主網成功上線,代幣ATOM 相繼上線交易平台。
Cosmos 創始人Jae Kwon 與開發者Sunny Aggarwal 截圖來源:YouTube
此後,ICF 開始資助一系列跨鏈開發項目,比如Agoric Systems Operating Company(以傳統股權形式對其進行投資)和Tendermint 等,希望通過這種方式IBC 的快速發展。經過開發者的不斷努力,2019 年3 月,Cosmos 主網成功上線,代幣ATOM 相繼上線交易平台。
大約一年後,2017 年4 月,在喧囂的融資背景下,Cosmos 很快匯聚大批擁躉者,即便項目方發布了大量文件,「警告參與者不能保證代幣如期接收」,但蜂擁而上的投資者,讓項目方只在半小時就成功募集到了1600 多萬美元,不到兩週後,項目方建立了中國社區。
此後,ICF 開始資助一系列跨鏈開發項目,比如Agoric Systems Operating Company(以傳統股權形式對其進行投資)和Tendermint 等,希望通過這種方式IBC 的快速發展。經過開發者的不斷努力,2019 年3 月,Cosmos 主網成功上線,代幣ATOM 相繼上線交易平台。
作為Cosmos 的創始人,Jae Kwon 作為該項目代言人不斷向外界傳達著Cosmos 的願景與技術,在他的佈道和影響下,不少基於Cosmos 開發的優秀團隊開始湧現。
Zaki Manian 公開指責Jae Kwon 截圖來源:推特
圖片描述
不過,Jae Kwon 尚未對這些指控做出回應,只是留言「僅供參考,我並沒有任何驗證節點……我98% 以上的淨資產或來自ATOM 持倉,或以AIB 的股票形式存在……說到Staking,我是ATOM 的最大支持者。」
圖片描述
Jae Kwon 的回應截圖來源:推特
圖片描述
1 月29 日事件公開後,區塊律動BlockBeats 試圖採訪相關知情人,但沒有成功;在2 月4 日Cosmos 高層意見不和披露後,ATOM 價格24 小時下跌約5%,二級市場出現了下跌。
對於此次事件,Cosmos 中國區負責人兼IRISnet 創始人Harriet 在朋友圈發文稱,成長會經歷「陣痛」,這場「風暴」會過去,疑似指代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