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品| Odaily(ID:o-daily)
出品| Odaily(ID:o-daily)
雖然行業經歷波折、一些“劣幣”被擠出行業,但也有眾多從業者仍在砥礪前行。
雖然行業經歷波折、一些“劣幣”被擠出行業,但也有眾多從業者仍在砥礪前行。
出品| Odaily(ID:o-daily)
出品| Odaily(ID:o-daily)
雖然行業經歷波折、一些“劣幣”被擠出行業,但也有眾多從業者仍在砥礪前行。
雖然行業經歷波折、一些“劣幣”被擠出行業,但也有眾多從業者仍在砥礪前行。
TokenInsight 數據顯示,其收錄的71 個底層公鏈項目中,主網上線已有41 個項目。其中,主網上線但還未進行相關生態開發的項目佔比居多。
例如,以NEAR 為代表的分片技術提高了區塊鏈吞吐量,多種技術方案能支持現階段DApp 的性能需求;以Cosmos、Polkadot 等項目代表著跨鏈技術嚮往前邁進了一步;Grin 和BEAM背後的MimbleWimble 協議進一步的應用...
二級標題
此外,PoS 項目的火熱將Staking 經濟推入行業視野,Defi 也以推陳出新的模式和逐漸提高的鎖倉代幣價值,吸引更多從業者加入。
不過,面對“用戶在哪”和“何時落地”的兩大天問,公鏈的下一步也仍充滿不確定性。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公鏈的2019年
Odaily:如果用一個關鍵詞總結2019年公鏈的發展,您腦海中首先想到的是什麼?
Conflux CTO 伍鳴:就用“突圍”這個詞吧。
2019 年公鏈的發展屬於突破的一個階段,今年很多公鏈都在探索如何解決公鏈的底層基礎設施的難題,對於如何提高公鏈的性能和安全性等技術瓶頸,各家也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解決方案,我堅信那些在2019 年熊市始終堅持做技術開發的公鏈團隊在2020 年會得到爆發的。
Algorand基金會負責人陳芳芳:趨於理性化。
不少的優秀的公鏈項目從2017、2018 年的準備到2019 年開始以及2020 年上線主網運行。這些項目在技術上各有突破,為區塊鏈的大規模應用的技術壁壘實踐不同的解決方案。同時不少公鏈項目意識到這條賽道是一場靠實力的馬拉松。沒有強大並持續的技術研發,資金實力以及應用落地執行能力的,很難走遠。
NEAR Protocol 聯合創始人Illia Polosukhin:從我的角度來看,2019 年是下一代公鏈爆發的一年。
Taraxa CEO Steven Pu:2019 年公鏈底層的故事已經讓大家覺得是一個偽命題,只做技術和社區的公鏈顯然滿足不了現實社會的需求。
二級標題
現在矽谷的投資者很喜歡投可以解決某一特定領域需求的項目,當然前提是這個領域要足夠成熟和強大,但是區塊鏈到現在還沒解決某一領域的需求問題,所以我覺得現在花費這麼多時間和成本研究區塊鏈自身的底層基礎設施是有問題的。
現在的當務之急不是要把公鏈本身做得更安全、性能更高,關鍵問題是你所創造的這個公鏈可以用在哪裡?解決了現實世界中的哪些問題?這才是公鏈目前最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公鏈賽道漸趨理性
NEAR Protocol 聯合創始人Illia Polosukhin:在我看來,目前公鏈最大的問題還是沒能解決其在現實世界中的大規模應用。其包括兩個維度,一是C 端用戶的大規模應用,第二是開發者的大規模應用問題。自2018 年熊市行情以來,我們並沒有看到有大規模的開發者湧入這個行業。
二級標題
一次,我們和加密貨幣圈外的開發者們聊天,他們說他們也在等待一個成功的場景落地案例的出現。公鏈生態的開發者們雖然對共識機制和底層協議有了很多的實驗和研究,像PoS、DPoS、PoH 等共識機制,底層技術方面有側鏈、layer2、分片擴容方案等等。但是在開發者體驗的改進和場景落地的探索上依然缺乏實驗和探索。此外我們還發現,當應用程序開發人員試圖構建和創新產品時,他們會受到當前公鏈性能等底層基礎設施的限制。
我們認為目前的當務之急就是促進公鏈開發人員與應用程序開發人員緊密合作,為用戶帶來更好的去中心化體驗和基礎設施。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公鏈的商業模式
Odaily:圈內很多人調侃,公鏈的商業模式就是發幣(意思就是沒有商業模式),您認為公鏈有沒有商業模式?公鏈的商業模式該如何設計?
Conflux CTO 伍鳴:公鏈作為一個平台,更應該去支持application 的落地和應用,依托公鏈的系統去做生態,這才是公鏈應該有的商業模式。目前擺在公鏈面前的主要問題就是公鏈的底層基礎設施的問題,比如TPS 和安全性問題。
Algorand 基金會負責人陳芳芳:要看這個“商業模式”是如何定義的。有些人把公鏈的商業模式比喻成建設一條高速公路然後為其引入流量(traffic)。通過網絡效應不斷有機地增加公鏈的價值。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公鏈的商業模式不是一個短平快的模式。當然,公鏈項目也可以選擇某一個垂直領域自主進行應用的開發落地。如果成功的話,也有短期的商業盈利模式。但是,我還是相信一個高度去中心化的,有強大生態及真正商業應用的公鏈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
Taraxa CEO Steven Pu:我覺得公鏈的商業模式歸根到底還是在token上,但是目前對token的估值還沒有形成廣泛共識。
二級標題
token 是公鏈的價值載體,token 其實就是使用費,你問我如何看待公鏈的商業模式,其實就是在問公鏈的token 是如何估值的,這是一個非常tricky 的事情,我個人覺得在公鏈沒有大規模應用之前,這個token 的價值是很難估量的。
如果未來某天公鏈實現了大規模應用,那麼token 的價值應該如何來估值?他和股權的價值有何關聯?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公鏈的落地應用
Odaily:有人說公鏈不需要商業模式,應用層才需要。協議層只需要考慮,如何從DApp 的商業模式中獲取價值即可。但是當DApp 也淪為資金盤的盛宴時,您認為DApp 還能支撐起公鏈的商業模式嗎?
我個人覺得MakerDAO 等Defi 做得非常不錯,Defi 還是一個非常值得期待的區塊鏈應用場景。
二級標題
至於其他像存證、溯源等非金融應用,其實在聯盟鏈上也能做,主要看數據對安全性的需求是什麼,如果你對數據的要求特別可靠的話,那你也是可以在公鏈上去做這件事的,如果對安全性沒有那麼高,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在聯盟上去做,另外我覺得應用本身也是可以去驅動DApp 生態的application。
存證不僅可以to B 或者to G,其實也可以to C,我們現在正在研發將合同數據和社交網絡的工具結合在一起,使得我們的user 在使用社交網絡的時候將信用數據放到鏈上,並且讓用戶可以實際地使用。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公鍊和聯盟鏈不是競爭關係
Odaily:去年1024 之後,聯盟鏈迎來一波高潮,有人因此抬高聯盟鏈,唱衰公鏈,也有人說公鍊和聯盟鏈終有一戰,您怎麼看待公鍊和聯盟鏈的關係?兩者之於區塊鏈世界而言分別承擔著什麼樣的角色?
另外,在我看來,無論是聯盟鏈還是公鏈,目前共識機制對他們來說,已經不是最亟待突破的一個瓶頸了,下一步的瓶頸主要在當地的執行上,如何改進局部執行的效率是我們下一步要討論的問題。這個問題從公鍊和聯盟鏈的角度來講其實是相通的,也就是說公鍊和聯盟鏈只有共識機制上的區別,在存儲和計算方面其實都是一樣的,所以說,公鏈目前正在突破的一些技術難點,其實對聯盟鏈也有幫助。
二級標題
Algorand 基金會負責人陳芳芳:真是一個不朽的爭論話題。我覺得我們不應該把公鍊和聯盟鏈放在對立面,好像二者只能選一。我想大家應該都同意公鍊是強技術(參考聯合廣場風投的“強技術vs.弱技術”理念),但是這並不是說聯盟鏈沒有存在的價值。事實上,目前企業甚至政府在區塊鏈的應用絕大多數都是在使用聯盟鏈。
我覺得公鍊和聯盟鏈會共存很長時間。聯盟鏈也可以建在公鏈上,並享受公鏈技術升級以及可擴容性的優勢。我覺得專為商業短期應用而開發的聯盟鏈將來會遇到很多因商業發展而需要的技術拓展的瓶頸。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分片、隱私將是2020的重要方向
Odaily:對於2020 年公鏈的發展您有何展望?在技術和場景落地方面您看好哪些新趨勢?
Conflux CTO 伍鳴:我們會持續地在保持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公鏈的性能,類似分片的想法肯定是需要的,但是我們認為現有的分片技術還是會犧牲公鏈的安全性,所以我們也在不斷地挖掘其他可以提高公鏈性能的方法。
另外,我個人認為保護用戶數據和信息的隱私技術還是需要去發展的,通過多方計算的方法和零知識證明等理論將區塊鏈技術和隱私技術結合到一起,這是我們下一步研究和探討的重要方向。
畢竟數據還是有價值的,隨意將數據洩漏給其他人,本來就是對數據所有者的權利的侵犯,所以我認為人們對隱私的需求還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