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本文來自星傳媒STARMEDIA(ID:Star_Media1),作者:深度煉丹,Odaily經授權轉載。
編者按:本文來自
星傳媒STARMEDIA(ID:Star_Media1)
,作者:深度煉丹,Odaily經授權轉載。
編者按:本文來自
星傳媒STARMEDIA(ID:Star_Media1)
,作者:深度煉丹,Odaily經授權轉載。
二級標題
編者按:本文來自
星傳媒STARMEDIA(ID:Star_Media1)
,作者:深度煉丹,Odaily經授權轉載。
二級標題
監管出手後,交易所盛行出海,牌照順勢成了一門生意經。
其中,由於“物美價廉”,最為熱門的牌照為美國MSB,只需要幾萬元。
二級標題
野蠻區塊鏈,倒逼監管出手
發展至今,數字貨幣的歷史才十年多。期間,數字貨幣市場起起落落,野蠻發展。
二級標題
雖然參與者在積極開發區塊鏈技術、探索區塊鏈應用場景,但是同樣存在操縱市場、ICO融資亂象、披著區塊鏈旗號的資金盤/傳銷盤。
此外,比特幣具備貨幣交易結算功能、繞過銀行進行國際支付、洗錢方面等方面對現有金融體係是一個顛覆。
因此,對加密數字貨幣的監管迫在眉睫,特別是在2019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將區塊鏈技術發展提升到國家層面,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後,監管顯得尤為重要。
二級標題
2019年11月,監管如期而至。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先後出台了相應的整頓措施,對虛擬貨幣炒作進行風險提示、排查區塊鏈相關非法公司。
期間大盤隨之下跌,BTC價格更是從一萬美元跌至六千五百美元。一時間整個幣圈風聲鶴唳,短短一個月時間經歷了“冰火二重天”。
星傳媒認為,監管對於區塊鏈從小眾走向主流、促進行業良性發展是必不可少的,加密數字貨幣雖然誕生於崇尚自由主義的極客群體,但是這個世界上不存在法外之地。
二級標題
加密數字貨幣交易所作為區塊鏈行業的重要環節,它們不單單承擔著交易的功能,更控制著法幣通道進出、上下架數字貨幣、新項目打新(IEO)等話語權,其利潤模式被認為是幣圈已經驗證的賺錢領域之一。
數據顯示,美國交易所Bitfinex 2017年的淨利潤為3.26億美元,2018年淨利潤4.04億美金;Coinbase總營收約為5.2 億美元。幣安2018 年淨利潤約4.46億美元;根據HT回購數據測算出火幣2018 年收入約為4.5 億美元;OKEX 2018年手續費收入約4.24 億美元。
面對交易所這塊大蛋糕,國家自然無法不為所動,出台對交易所的監管也不足為奇。其中最為嚴厲的監管措施是2017年9月4號中國人民銀行、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工商總局、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等七個部門聯合下發《關於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公告指出,“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非法從事代幣發行融資活動,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應當立即停止。”
在合規性路上,最大的交易所Coinbase無疑是領先的,它於2012年在舊金山成立,是美國首家持有正規牌照的比特幣交易所,先後通過了紐約金融服務部門(NYDFS)的比特幣交易牌照申請,得到美國證監會(SEC)和美國金融業監管局的批准。
二級標題
此外,主流交易所幣安、火幣和OKEx先後都公佈了各自獲得的交易所牌照。某開展海外交易所牌照業務財經公司的商務「Helen」告訴星傳媒,“主流交易所基本上都有兩三個牌照”。
在地域方面,美國、加拿大、新加坡等開放國家對加密數字貨幣比較友好,交易所可以申請相關牌照,在當地合法開展區塊鏈資產交易服務。
因此,即使某些交易所在國外取得的合法牌照,在中國本土並非“免死金牌”。
二級標題
那為何主要業務實體在中國的交易所,都熱衷於申請一個或多個外國的牌照呢?
“這個道理沒錯,但是你啥都沒有就等於裸泳啊”,Helen表示,“有了牌照,起碼你在某個國家是合法的,只是中國不允許”。
另一家同樣經營海外牌照業務法務公司的經理「佳雪」確認了這一點:“中國用戶還是很認可牌照的,你手裡一塊(國外牌照)都沒有,對外沒啥可說的。並且牌照申請下來以後,在境外開展業務至少是合法合規、符合監管的。”
二級標題
助交易所“偷渡”,賺取牌照錢
那麼,申請海外牌照到底有哪些內幕?星傳媒帶你一探究竟。
首先,並非所有國家都開放加密貨幣交易牌照,只有對加密貨幣較為友好、對區塊鏈技術持開放態度的國家才會發放。
據星傳媒不完全統計,頒布過或者可申請此類牌照的國家包括:美國、日本、瑞士、泰國、新加坡、加拿大、菲律賓、愛沙尼亞、澳洲、英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