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秦曉峰編輯| Mandy王夢蝶
出品| Odaily(ID:o-daily)
出品| Odaily(ID:o-daily)
文| 秦曉峰編輯| Mandy王夢蝶
2019 年,交易所做了諸多嘗試,從IEO(首次交易所發行)到模式幣,從永續合約到借貸理財等,不一而足。
2020 年,交易所的下一個戰場又在哪兒?突圍行業,哪裡才是正確的方向?
2020 年,交易所的下一個戰場又在哪兒?突圍行業,哪裡才是正確的方向?
2020 年,交易所的下一個戰場又在哪兒?突圍行業,哪裡才是正確的方向?
二級標題
2020 年,交易所的下一個戰場又在哪兒?突圍行業,哪裡才是正確的方向?
二級標題
新年開啟之際,Odaily推出年度策劃報導“你好2020”展望未來系列,本期為交易所篇,我們總結了發展趨勢,也梳理了機遇,希望給從業者提供一些參考。
二級標題
回顧2019:兩大戰場與一大方向
這一年,交易所不斷對模式和玩法推陳出新,但一個新的玩法出來後,同行競相模仿,同質化嚴重。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交易所,逐漸喪失口碑與用戶,最終被市場淘汰。
這一年,交易所們的兩大垂直主戰場是IEO 以及期貨合約,橫向發展方向則是將流量一魚多吃,成為綜合性的一站式交易平台。
1. 前半場,IEO 大行其道
回看IEO,其初衷是塑造「多方共贏」的局面:明星項目為交易平台帶來流量,交易所則為項目融資進行品牌背書;交易所篩選項目,保護投資者。
從其實踐來看,年初幣安推出的第一個IEO 項目BTT 開盤十倍,造富效應也為交易所帶來極高的關注度以及流量。
去年4 月,Gate 交易所推出的首期IEO 項目CNNS 上線後,高開低走,次日直接腰斬,引發投資者維權風波。
到了年中,IEO 熱度冷卻,逐漸被人遺忘。即便是先行者幣安,推出IEO 的頻率也在逐步放緩,從一月一期,變為兩到三月一期,OKEx 同樣降低頻率,更多的交易所則完全放棄這一模式。
圖片描述
如今對IEO 進行評價,多數交易所受訪者認為其已經「成功」。在IEO 的刺激下,各家平台幣均有著不同程度的上漲。其中,平台幣BNB 今年最高上漲超過6 倍,遠超OKB 以及HT 最高漲幅。
圖片描述
而從投資者角度來看,IEO 項目投資回報率最高超過1000%;即便是目前,幣安所有IEO 項目綜合收益率依然可以達到60% 以上。
圖片描述
(IEO 收益率,來源:CryptoRank)
只是,在這場IEO 戰局中,表現亮眼的主角依然是頭部幾家交易平台。更多的小交易所連配角都算不上,徹底淪為炮灰。
2. 後半場,期貨合約大戰
2019 年,交易所爭奪的另一個重點便是合約市場。
合約交易所的集中興起,可以追溯到2018 年第四季度。僅當年10 月,就有數十家合約交易所成立,2019 年更是迎來爆發性增長。
非小號數據顯示,目前交易量前十的交易所中,有7 家開通了期貨合約業務,合約的魅力可見一斑。
“第一,對交易所來說,任何一家比較健康的交易所的收入主要來自交易手續費,由於2019 年整個市場的行情依舊比較寒冷,用戶參與熱度減少,交易所會主動找出路。第二,推出合約也是迎合用戶的需求,在熊市環境下,合約可以設置槓桿倍數,可做空做多,比現貨更有獲利空間。“KuCoin 聯合創始人Johnny Lyu 解釋說。
合約市場的繁榮,自是吸引了火幣、幣安,二者爭相入局。但三大交易所之間,也因此產生摩擦,背後的根源在於爭奪存量用戶。
去年8 月13 日,火幣官微發布的“火幣合約交易量+深度現穩居全球第一”業績海報,遭到了老對手OKEx 的反擊。先是海報發布幾個小時之後,OKEx CEO Jay Hao 通過個人微博諷刺火幣“提前爆倉”;緊接著第二天OKEx 發布官方公告,表示“補償所有用戶在友商比在OKEx 提前爆倉的損失”。
此外,2019 年的合約市場也在逐步完善。
一方面,在原有的交割合約基礎之上,誕生了永續合約。從設計機制上而言,最大的區別在於永續合約沒有交割日,合約永遠不會到期結算,只要合約不被爆倉,用戶可以一直持有。
另一方面,在幣本位保證金機制基礎之上,誕生了USDT(穩定幣)保證金。後者相較於前者,更方便用戶交割計價,完善了交易體驗。
不過,目前新老交易平台的合約產品較為相近,難顯特色。一些交易平台開始主打一些賣點,例如交易引擎、手續優惠、跟單等,一批合約交易平台也因此異軍突起:如Bybit、Hopex、AAX、BEX 等。
3. 大方向:一站式綜合性交易平台
對於這種轉變,眾多受訪者也較為積極樂觀。在他們看來,綜合性平台滿足了用戶多樣的交易需求,也為平台留住了存量用戶。
但要成為綜合性平台,絕非一朝一夕,OKEx CEO Jay Hao 提醒說:“發展綜合性交易平台需要強大的技術實力背景做支撐,目前掌握這些產品業務技術的平台並不多,輕易上線各加密衍生品容易造成用戶損失,進而損害平台的品牌和聲譽。
二級標題
雖然綜合性平台有著諸多優勢,但對於交易所而言,也應視自身實力而定。
二級標題
“單一的交易平台和綜合交易平台就像專科醫院和綜合醫院,要往哪邊發展,取決於平台定位、面向的人群。” Johnny Lyu 解釋。
二級標題
2020已至,交易所的新機會在哪兒?
經歷了2018 年的「交易挖礦」、2019 年的「IEO」、「期貨合約」,交易所的下一站在哪兒,這一問題也一直縈繞在所有加密投資者的腦海中。
在一些交易平台掌門人看來,現有的交易所業務已經非常齊全,難以推陳出新,只需要完善現有產品即可。
“現在交易所已經進入一個比較成熟的階段,產品品類趨向豐富,以後的發展方向是把單一的產品做到極致。”曹晶表示,“細分化用戶,並對某些用戶的特定需求完全滿足,這樣的交易所就會有流量。”
不過,筆者在過去一年寫了幾十餘篇交易所深度長文後,卻發現了一些趨勢,或可成為下一輪交易所競爭的主戰場。
從橫向來看,交易所期貨合約還將繼續成為主戰場,其中山寨幣合約將迎來新一輪爆發;此外,期權業務也可能成為殺手鐧。
從縱向來看,交易所公鏈、礦池將成為新趨勢,為平台幣賦能。
1. 橫向業務
山寨幣合約
不過,前文已經提及,目前包括三大交易所在內的期貨合約,同質化嚴重。
但是,目前市場上山寨幣合約非常少。整個2019 年做的較為突出,只有FTX 以及BBX。
圖片描述
雖然相較於主流幣,其他山寨幣的總市值不到20%,但交易山寨幣合約的需求一直很旺盛,特別是有新幣上線或者出現極端行情時(山寨幣拉盤)時。
圖片描述
2018 年10 月,FCoin 日本版(FCoinJP)上線,不少人看空旗下代幣FJ 。 BBX 順勢推出了FJ / USDT 永續合約,乘勢收穫數千用戶,該合約也在一個月後下線。除了FJ,BBX 還曾上過GTC、HT 、Grin 等紅極一時的代幣永續合約。
圖片描述
(BBX 上線FJ )
雖然市場廣闊,但主流交易所卻很難直接上線這一業務,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山寨幣合約波動性更大,用戶承受的風險更大,這也讓幣安、OKEx 等主流交易平台頗為顧慮。
不過,這並不意味這些巨頭不想瓜分這塊蛋糕。去年12 月,幣安宣布投資山寨幣合約交易平台FTX,正式入局這一細分領域。
實際上,OKEx 早在幣安之前,就已經完成佈局。 Odaily獨家獲悉,OKEx 早在去年上半年,就已經收購了BBX,但一直秘而不發。不過,山寨幣合約交易平台也並非沒有門檻。除了技術上要打造高性能的撮合引擎,更重要的就是如何提高交易深度。》
期權
實際上,除了BBX、FTX,其他小型交易平台同樣也曾開通山寨幣合約,但深度較差。去年Nervos(CKB) 上線前,GJ 交易所就曾上線CKB 期貨,但多數時候處於橫盤零交易量的狀態。
期權
如果說2019 年是「合約之年」,那Odaily大膽預測一下, 2020 年或將成為「期權之年」。
所謂期權,即一種在未來某個時間可以行使的權利,期權的買方向賣方支付一定數額的期權費後,就獲得這種權利:在未來某個時間內以一定的價格買入或賣出一定數量的標的資產,這就是期權交易。推薦閱讀
《“期權是不會爆倉的期貨”,這是真的嗎?
期權可以看作是期貨的補充,豐富了交易種類。
這一新興業務,也吸引了眾多交易所的目光。
對於期權交易,OKEx 方面認為門檻較高,小型交易平台很難玩得轉。
圖片描述
KuCoin 方面則表示會密切關注期權熱度,不排除上線的可能。 “期權能否發展起來,取決於用戶的需求和市場的飽和程度。目前來看,不能確定目前的時點是否適合期權產品的發展。我們也將及時關注用戶對這類產品的熱度。”
圖片描述
Odaily發現,一些平台也推出了期權的變形版。例如,BitMax 就曾推出名為「烏龜卡」、「兔子卡」的波動率卡片產品,其本質類似期權交易中的做多做空波動率。
圖片描述
(期權變形版)
不過,期權交易要想真正發展起來,需要投入更多的用戶教育。
“因為期權交易比交割合約交易更複雜,當我們進行交割合約交易時,考慮的只有未來價格這一單一維度,而在期權交易時,我們不僅應考慮未來價格,還需考慮市場波動率、無風險收益率、時間價值損耗等多個維度。”Jay Hao 解釋說。
雖然短時間期權很難成為主戰場,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機構用戶入場,期權交易或將迎來大爆發。
2. 縱向業務
交易所礦池
除了深耕專業的交易板塊,交易所也在進一步挖掘流量價值。
過去兩年,包括火幣、OKEx、Kucoin 在內的多家交易平台,都已入局礦業,開展礦池業務。
近期,Odaily獨家獲悉,幣安或將於2020 年推出自己的礦池。
“礦池業務是交易所向上打通區塊鏈產業鏈的最好落腳點,未來礦池的產出(幣)可以直接通向交易所(交易),進一步鞏固交易所在區塊鏈行業的核心地位。“OKEx CEO Jay Hao 解釋說。
而交易所開展礦池業務,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一方面,交易所可以在前期進行手續費減免補貼用戶,留住存量用戶;另一方面,交易所體系內共用一個賬戶,方便用戶交易,因此在POS 礦池中更容易出彩。
目前,OK 礦池在EOS 節點中排名第一,並在比特幣礦池中排名第五;火幣礦池在EOS、ATOM 等多個POS(Proof of Stake)項目節點中排名前五,並已成功擠進比特幣礦池前六。
2020 年,ETH 將轉成POS,這一市場還將繼續擴大,屆時交易所礦池或將成為交易所的核心競爭力。
“我的判斷是:未來,頭部交易所礦池會領先其它礦池。“趙長鵬對交易所礦池的未來,表示樂觀。
不過,在交易所礦池發展中,也面臨一個關鍵性問題:究竟應不應該發幣。
目前,火幣礦池發行了HPT,並在2019 年最高漲幅超過600%,當年綜合收益也達到85%。此外,Kucoin 的Pool-X 礦池也發行了自己的代幣POL,尚未上線交易。
對此,趙長鵬認為,交易所礦池不應該發幣,而是應該服務整個交易所生態,尤其是為平台幣賦能。
“交易所礦池要發幣,首先還是要考慮自身的業務量。礦池發幣,作為用戶激勵,從邏輯上是合理的。但是,礦池發的幣是不是有足夠的流動性、使用量,從而支撐其價格,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如果礦池業務量不大,維持幣價的壓力就會很大。
其次,我認為交易所礦池還是沒有必要發幣的,一個生態圈最好共用一個幣。我們將問題極端化,假設交易所有100 個子業務,究竟是發行100 個幣好,還是共用一個幣好?我認為肯定還是只有一個幣好。因為這個幣的流通性會很好,使用人數也會更多,網絡效應倍增。這一個幣的價值,遠遠超過100 個幣的價值。新發一個幣,雖然聽起來新的玩法很多,實際上生態圈總價值就那麼大。 “趙長鵬解釋說。
交易所公鏈
2018 年誕生了數以百計的公鏈,被稱為「公鏈元年」。到了2019 年,超過80% 的公鏈死亡,「公鏈已死」的說法也流傳開來。
實際上,目前三大交易所都已經開發了自己的公鏈。其中火幣拔得頭籌,早在2018 年6 月就宣布研發消息,幣安與OKEx 都在去年年底透露自家動向。
交易所的公鏈,聽起來似乎也並不靠譜,但實際上大有可為。
其一,交易所公鏈可以使用平台幣作為通證,擴大了平台幣的使用場景,為平台幣賦能,同時擴大整個生態圈的價值。
其二,在優質項目日趨減少的當下,交易所可以扶持項目在自己公鏈上進行開發,既提高了公鏈的可用性,又可以促進公鏈落地應用。
其三,交易所可以基於自家公鏈開發DEX(去中心化交易所)。雖然DEX 目前在交易體驗上比不上中心化交易所,但隨著時間推移,DEX 也許會迎來一個新的春天。
其四,交易所公鏈上的項目,更容易為交易所青睞。
二級標題
正是基於以上種種原因,交易所才對公鏈趨之若鶩。 Odaily獨家獲悉,Kucoin 也將入局公鏈。
二級標題
“KuCoin 未來一定會做公鏈。“KuCoin 聯合創始人Johnny Lyu 肯定地回答。
二級標題
生命線:安全與監管
在發展過程中,交易所有兩條生命線必須牢牢把握:一是安全,二是監管。
安全是首當其衝的,必須警鐘長鳴。
往前追溯6 年,Mt Gox 被盜79 萬枚BTC 的陰影一直籠罩著幣圈。即便是安全意識日益強化的當下,被盜事件依舊屢見不鮮。 Odaily報導過2019 年較為知名的被盜事件:
3 月,新加坡DragonEx 遭黑客入侵,受損資產總額超4000 萬人民幣;
3月, BiKi 同樣遭受攻擊,受損金額未知;
5 月,幣安遭受黑客攻擊,損失7000 個BTC(約4100 萬美元);
11 月,韓國Upbit 交易所被盜34.2 萬個ETH,約合580 億韓元或3.5 億元人民幣……
此外,2019 年還爆發了幾起丟幣事件,原因主要是創始人死亡/跑路。
上述攻擊不過是黑客攻擊的冰山一角,他們也一直都未停下攻擊的步伐。
隨著加密貨幣的普及,交易所日益成為黑客眼中的「肥肉」。在一次次的攻擊之下,無論交易所規模大小,都有可能被攻破。
對於交易所而言,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提高安全投入,加強安全措施。當然,這個要求對於一些「快餐式」交易所而言,似乎有點高。
(Odaily注:「快餐式」交易所,即僅靠購買第三方交易系統的速成交易所,一般安全防護較差。)
10 月開始,包括央行上海總部、深證市互金辦等在內的監察機構,相繼發布了關於防範“虛擬貨幣”非法活動的風險提示。 12 月25 日,廣州金融局局長邱億通表示,廣州所有虛擬貨幣平台均已正常退出市場。
推薦閱讀:
僅第四季度,就有超過30 家交易平台遭遇提幣困難、破產倒閉或者直接跑路。》
“2020 年,各國的監管將是交易所再次重新洗牌的契機。當各國監管打開,來自傳統金融市場百倍甚至千倍存量資金殺入數字貨幣交易所的時候,數字貨幣交易所將迎來真正的角斗場。”曹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