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聲匿蹟的隱私幣
星传媒
2020-01-16 00:00
本文约2623字,阅读全文需要约10分钟
以隱私保護為噱頭的隱私幣還能行騙多久?

編者按:本文來自星傳媒STARMEDIA(ID:Star_Media1),作者:雪穗,Odaily經授權轉載。

編者按:本文來自

星傳媒STARMEDIA(ID:Star_Media1)

,作者:雪穗,Odaily經授權轉載。

編者按:本文來自

星傳媒STARMEDIA(ID:Star_Media1)

,作者:雪穗,Odaily經授權轉載。

二級標題

編者按:本文來自

星傳媒STARMEDIA(ID:Star_Media1)

,作者:雪穗,Odaily經授權轉載。

二級標題

互聯網上,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平行世界。這個世界裡有你所有的行動軌跡,買了什麼,去了哪裡,乾了什麼,這些軌跡可以清晰地將你畫像出一個數字形體,這,便是數字孿生。

而隱私鏈的出現,則為“數字孿生體”披上了一件隱身衣。

二級標題

鯉魚跳龍門,隱私幣晉升新貴

當傳言有技術或有可能改善這一現狀時,警覺的投機者趁機湧了上去,與之相關的區塊鏈隱私項目也身價倍增。

二級標題

2019年1月27日,主打隱私概念的隱私幣Grin發行,上線交易所首日幣價就翻了50倍,成為點燃2019小牛市的一把火,一時間大量礦工、開發者為之瘋狂。

如果說前10年,比特幣是虛擬貨幣市場的寵兒,那麼從2019年開始,隱私幣開始成為市場的新貴。

因此,匿名幣備受青睞。

二級標題

有人為了支持隱私幣的發展,還特意發起了捐款。 2019年11月12日,Grin團隊收到了一筆50枚比特幣的捐款,捐贈者匿名留言道,希望將該筆資金用於Grin的良性開發,圈內聞風聯動,其他隱私代幣也集體上漲。

而根據非小號數據顯示,隱私幣有三大鼻祖門羅幣(Monero)、達世幣(Dash)和大零幣(Zcash),都有著不錯的市值,分別排名全球第14、15和24位。甚至有人認為,隱私幣市值的提升是大勢所趨,也是2019年最值得關注的幣種類型。

二級標題

50個BTC也拯救不了虛假的事實

投行出身的王磊說,以前投資者是逢幣必投,管他是ICO、IEO、IFO還是IMO,先上車薅了第一手羊毛再考慮如何跳車。但如今,被割多了,韭菜也變精明了,再入場會先關注落地的可能性。

市場正在喧鬧隱私概念,隱私幣自然受到眾多聚焦。

為了證明Grin的隱私性並不存在,Ivan專門演示了對Grin網絡進行攻擊,最終,Grin網絡96%的交易數據被破解,儘管無法獲知具體的轉賬金額,但能追踪到發件人和收件人的確切地址,他說,若花費更多精力是可以用相同手法破獲更多的用戶數據的。

隱私是未來,但隱私幣不是

一小時內後,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V神)呼應了Ivan,他評論稱,只有零知識證明ZK-SNARKs等全局匿名集,才能實現真正的匿名。暗指Grin所採用的MimbleWimble等協議只能實現部分信息的匿名,並不具備真正的魯棒性。

對隱私幣的安全性存在質疑,這並非是第一次。

早在2018年,被喻為隱私幣鼻祖的門羅幣Monero,也被指出在用戶隱私方面存在嚴重缺陷。一份來自麻省理工學院、波士頓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伊利諾伊大學的研究人員論文表示,Monero並非像所宣揚的那樣看上去安全可靠、交易數據不可追踪。論文指出,Monero所採用的環簽名機制,來混淆視聽並隱藏用戶真實身份並非堅不可摧。通過對簽名數據單個提取分析,90%的發送方用戶身份是可以被識別的。

隱私是未來,但隱私幣不是

儘管後來Monero團隊表示,通過硬分叉升級已經修復這個漏洞,但外界表示事實並非如此,用戶身份追踪成功可能性仍有50%。

最後,Monero的首席開發員Riccardo Spagni承認了實現隱私安全的確有難度。他回應稱,實現完全隱私並非易事,就像貓捉老鼠是一場持續的戰鬥,沒有辦法完全杜絕,但我們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改進它。

星传媒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