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數字貨幣即將落地深圳和蘇州:深挖央行提速背後的野心與戰略
Bplus新加坡
2019-12-11 07:23
本文约2918字,阅读全文需要约12分钟
數字貨幣時代加速到來,全球首個央行數字貨幣蓄勢待發,中國決心成為先驅者。

自從中國人民銀行公開數字貨幣發行計劃後,一舉一動都會成為頭條新聞,近日,陸續披露出更多央行數字貨幣落地的新細節,引發全球各界關注。

據《財經》最新消息,中國央行法定數字貨幣計劃從今年底開始在深圳和蘇州等地落地試行。本次深圳試點計劃將分為兩個階段進行,2019年底在小範圍場景封閉試點,明年起將在深圳大範圍推廣應用。

二級標題二級標題 

蟄伏五年蓄勢待發

上月底,中國央行副行長範一飛出席“第八屆中國支付清算論壇”時表示,目前央行法定數字貨幣DC/EP基本完成頂層設計、標準制定、功能研發、聯調測試等工作,下一步將合理選擇試點驗證地區、場景和服務範圍,穩妥推進數字化形態法定貨幣出台應用。

而根據火星財經報導,央行已經在蘇州設立子公司長三角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法人為目前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副所長狄剛。

該公司由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聯合蘇州市有關單位所共同設立,承接法定數字貨幣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穩定運行;承擔法定數字貨幣關鍵技術攻關和試點場景支持、配套研發與測試;聚焦區塊鏈、密碼學等金融科技前沿方向。

繼9月份,央行在深圳成立數字貨幣研究院後,這一消息側面印證蘇州也入選成為央行數字貨幣試點城市。

回顧過去五年中國法定數字貨幣的發展,可以看出央行在數字貨幣研究方面頗具前瞻思維;並且經過五年的潛心研發,已到了厚積薄發的時刻。

何為DC/EP? 2018年,時任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金融改革與發展”主題記者會上介紹道:“DC,digital currency,是數字貨幣;EP,electronic payment,是電子支付。 ”

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工具相結合的目標是替代一部分M0,也就是流通中的現金。

正如周小川所說:“研究數字貨幣不是說讓貨幣去實現某一種技術方案的應用,而是說本質上是要追求零售支付系統的方便性、快捷性和低成本。同時也必須考慮安全性和保護隱私。”

早在2014年,央行就開始佈局區塊鏈在各個行業的落地發展,低調成立研究團隊,進行數字貨幣研究,這一舉措在全球範圍內都具有首創性和前瞻性。

2016年初,中國人民銀行在北京召開數字貨幣研討會。這次會議讓央行數字貨幣浮出水面,也第一次向全社會展示了中國央行對數字貨幣發行的重視和決心,且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研究成果。

2017 年7 月3 日,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在北京正式掛牌成立,並且陸續申請了涉及數字貨幣的多項專利。

2019年無疑是央行DC/EP發展過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從第三季度開始,陸續有法定數字貨幣呼之欲出的權威消息流出。

圖片描述圖片描述

工、農、中、建四大行將參與試點工作/圖源網絡

相比2017年法定數字貨幣首次試水,二級標題二級標題

央行為何推出法定數字貨幣?

隨著越來越多關於DC/EP的細節被披露,各界得以窺其全貌,中國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戰略目的也逐漸明朗。

首先,為何是由央行承擔發行數字貨幣的職責?簡單來說,央行發行法定數字貨幣,是履行公共職能。

由於數字貨幣的不可複制性和可檢測性,再加上宏觀調控的需求,可以說只有央行來承擔這個職責,發行數字貨幣,才有現實性和可操作性。

那麼,中國加速推出法定數字貨幣的原因是什麼呢?

2016年央行召開的數字貨幣研究會認為,在經濟新常態下,探索央行發行數字貨幣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首先,現代信用紙幣制度有一定的缺陷。發行數字貨幣首先可以降低紙幣發行流通的高昂成本;再者,使用數字貨幣進行經濟交易活動,可以提高其便利性和透明度,這對於打擊洗錢、逃漏稅等違法犯罪行為具有重大意義。

從更宏觀和長遠的角度來看,數字貨幣將提高央行對貨幣發行和流通的控制力,從而升級我國金融體系,支持經濟社會發展,提高穩定性。

數字貨幣還具有不可忽略的一個特性,即跨境屬性。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法定數字貨幣全球競賽

在央行在法定數字貨幣落地的時間表上不斷提速的背後,也折射出了全球大國在這條賽道上的激烈競爭。

國際清算銀行總經理奧古斯丁·卡斯滕斯最近在一次講話中敦促各國央行採用數字貨幣。他認為銀行應當掌握控制權,並不贊成Libra等科技公司的項目。 Libra確實遭遇紅燈,也在一定程度上警醒了各國央行。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歐洲央行正探索數字貨幣

歐洲目前面臨各方面的嚴峻挑戰,部分國家仍然被籠罩在歐債危機的陰影下,英國脫歐也打擊了歐洲一體化的信心。CBDC的推出能否為歐元區帶來新的經濟活力,擴大歐元的國際影響力,尚需要時間證明。

此外,加納央行行長表示加納中央銀行正在考慮發行數字貨幣;阿聯酋-沙特數字貨幣項目也已經於今年年初啟動。可以看出,眾多國家都在關注數字貨幣。

不過,目前數字歐元試點僅針對金融部門,尚未涉及個人零售支付。相比之下在這一點上,中國走在前列,今年在深圳的試點就會涉及到C端用戶,各大銀行正努力探索數字貨幣在不同服務場景的應用。

目前,在數字貨幣研究和推廣的全球熱潮中,中國處於領跑地位;而本身中國在數字經濟的實踐中已經總結出了一套成功的模式。經濟學家朱民表示,中國是世界電子支付最大和最先進的國家,具有優勢。而且,'一帶一路'場景也為中國的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暢想空間。

但是,在發展數字貨幣的同時,全球各國都需要面臨創新監管的挑戰。

Orogen Group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維克拉姆•潘迪特認為,數字貨幣受到央行支持,數字金融時代可能會催生新的21世紀監管架構。

最令大眾欣喜的是,全新的監管體系或許可以解決銀行業寡頭壟斷和“大到不能倒”等困擾金融業已久的問題。

結語結語

結語

經過五年潛心的研究和發展,央行數字貨幣已經完成了雛形的搭建。而加速進行試點工作,加快落地時間表,對內是響應國家大力發展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的號召,對外則是應對全球各國的激烈競爭。

中國在這一賽道的優勢集中體現在入場時間早、國家政策扶持和成功的技術與實踐經驗上。可以預見,數字貨幣時代正加速向人們走來,行業在創新,規則在改變。在這場變革中,中國已有劍指第一的決心和能力。

Bplus新加坡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