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品| Odaily(ID:o-daily)
出品| Odaily(ID:o-daily)
出品| Odaily(ID:o-daily)
出品| Odaily(ID:o-daily)
如何保障飲食安全、購買正品,是人們一直在研究卻始終無法根治的大問題。而區塊鏈技術以其信息公開透明、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為產品溯源帶來了新的希望。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區塊鏈何以實現產品溯源
早在2003 年,我國政府便竭力推進食品追溯體系的建設。只不過傳統的溯源方式採用了中心式的記賬模式,溯源全鏈條的各個環節更易受到人為因素影響。
舉個例子,假如你是一位養豬戶,消費者吃完你的豬肉後生病了,追溯時並不會到你這裡就結束了。因為從餵養到銷售再到餐桌,涉及到太多的相關方,你會懷疑:買的豬飼料會不會造假、收豬的商家會不會造假、物流會不會造假、倉儲會不會造假?
實際上,經銷商、分銷商、代理商、加工廠都有可能造假。因為大家使用的是中心式記賬方式,各方的數據和信息均記錄在自己的追溯系統裡。除了自己和系統提供方,別的環節都不知道。各方填寫數據的不可靠性和被篡改的風險就大大增加。
這就是去中心化的運作方式:消解一家機構過大的權力,以此解決信任問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典型落地場景:食品、奢侈品、化妝品
原理之後,談及落地場景,食品和大牌商品(多為奢侈品和化妝品)等消費品的假貨最集中,也就最需要區塊鏈。
食品與每個人息息相關,也最受到重視:眾安的步步雞、京東的牛肉上鍊、網易的豬肉上鍊……
在網信辦今年發布的兩批500 個備案項目中,涉及產品防偽溯源類別的共有26 個項目,佔總備案數的35%。其中專注於食品安全(農產品)方向的項目共有5 個,遠超品牌商品、珠寶玉器等其他類別。
今年10 月,蘇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聯合“質量鏈”,將陽澄湖大閘蟹“寫進區塊鏈”,將政府到企業到消費者的全鏈條數據可視化。
蘇州市質監局明確規定,官方蟹扣只發給已經取得陽澄湖大閘蟹地理標誌使用權的500 家單位,以認證真正的陽澄湖大閘蟹,鎖定質量責任主體。陽澄湖大閘蟹在流通各環節的流通數據都會上鍊。消費者可掃碼驗真偽,同時還能通過比對陽澄湖大閘蟹產品標準、企業聲明來驗證大閘蟹是否達標。
針對跨境電商行業頻發的各種造假現象,順豐的區塊鏈溯源項目「豐溯」基於現有的海外商品跨境供應鏈條,搭建了全程溯源體系,監控商品生產、包裝、物流、倉儲、報關、報檢、銷售等全流程,並將信息登記上鍊,讓消費者可查。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阿里、京東、沃爾瑪等巨頭紛紛入局
區塊鏈溯源賽道不僅有溯源鏈、唯鏈、根源、智鍊等創業公司,阿里、百度、京東、蘇寧、IBM 這樣的互聯網巨頭也早早入局。
2016 年10 月,沃爾瑪與IBM、清華大學合作達成合作,利用區塊鏈技術跟踪食品,將每個環節進行數字化記錄,進而提高沃爾瑪在中國市場的供應鏈追踪能力。
沃爾瑪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旦發生食品安全的恐慌,或對某個產品有懷疑,就可以很快地追溯到它的生產地,從而判定這些食品是不是受到了影響。如果受到影響就能夠很快做出決策,是不是進行召回。”
同一時間,阿里巴巴提出了“區塊鏈+農產品”的概念,讓種植者通過阿里旗下農村淘寶平台,把農產品從田間地頭直供城市餐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防偽不能只靠區塊鏈
溯源目前是區塊鏈落地最廣的領域之一。
雖然區塊鏈能為產品溯源提供新的解決方案,抬升了製造、銷售偽劣產品的難度與成本,但仍然面臨以下問題:
數據上鍊的成本暫高於傳統溯源方式
目前區塊鏈人才短缺,導致區塊鏈的開發和運維背後是高額的成本,這將在短時間推高各個環節的運營成本。此外,由於各方都需要同步所有數據,理論上提高了存儲成本,但在信息量不多的情況下該成本幾可忽略不計。
鏈下信息的真實性無法保證
信息上鍊前,仍然多為人工操作,很難杜絕差錯或造假等情況的出現。資產歸屬信息可以分成生成和流轉兩步,區塊鏈無法保證上鍊信息真實,只能保證一旦上鍊,各方都能及時同步信息,且在流轉過程中無法篡改。
此外,目前的區塊鏈溯源往往依靠產品包裝或內置標籤上面的二維碼,因此溯源到的其實是標籤,而並非產品本身。如果在哪一個環節包裝中的產品被掉包,依然可能混進假貨。
上述兩個問題的本質是,線上的可控與線下的不可控難以銜接。區塊鏈可以用技術來解決線上信息流轉問題,但信任場景的主陣地仍然是在線下,單靠技術無法介入。
另外,個人手動輸入信息造假風險更高,利用傳感器等物聯網設備讀取作業流程中的關鍵數據,再記錄到區塊鏈上,就更為可靠。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盤點:區塊鏈商品溯源落地應用案例》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