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介紹Harmony的DeFi現狀-第一部分:生態系統和工具集》
從那時起,我們就獲得了來自各方的青睞,來自世界各地的許多開發人員和企業家們紛紛在Harmony上構建了第一個DEFI -應用。
● 使用BFT機制達成共識(如Cosmos或EOS,不像Eth 2.0和Tezos在“遵循最長鏈”的共識下)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成功的DeFi平台的必備要素
首先,讓我們定義一下DeFi“參與者”。在這個早期階段,我們可以假設目前有3個群體:
● Dapp開發人員,有一定的財務背景
● 做市商和套利者,Uniswap(流動性池)和做市商(CDP keeper)等協議不可或缺的參與者。
● 定義更寬鬆的,使用協議的加密領域愛好者
● 穩定幣用於非投機性的用例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今天什麼正在運行?什麼沒有?
現在,如果我們看一下中心化的加密貨幣交易,每天的交易額超過100億美元。我們在DEX上還沒有達到如此高額的原因是沒有鏈上吞吐量。 15秒的延遲和通常約50 cts+啟動或取消交易是太慢和昂貴,特別是吸引必要的做市商,創造流動性的市場。這可能是一個與可擴展的鏈上網絡(如Harmony)非常相關的用例。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1/和Dai相似的基於合約的抵押能否部署在股權協議證明上?
穩定幣是協議需要的首要資產之一。高波動性資產(如$ETH或$ONE)幾乎不能支持需要穩定的交換媒介的用例,而穩定的交換媒介是能夠承受這些資產的不穩定性的一切)。
穩定幣主要有三種類型:
● 法幣抵押,它們很好理解,目前它們的主要挑戰是審計信任層的合規工作
● 加密抵押,Maker目前在使用
● 算法,就像現在已經不存在的基礎,或者Ampleforth,穩定性來自於協議中嵌入的參數,套利者會使用這些參數來維持穩定的價格。但與加密附屬協議不同,它沒有附屬協議。這與法定貨幣的運作方式類似,只是沒有政府或國家在背後支持,而且規則是固定不變的。這個類別還沒有得到有意義的採用。
雖然Harmony和構建在我們基礎架構上的開發者們這三個類別都有所考慮,但在本文中,我們將重點討論第二類。
雖然Maker已經在以太坊上大獲成功,可這是否對股權協議證明也同樣適用呢?隨著備受期待的eth2.0版本的發布,同樣的問題也將涉及到MakerDAO的未來。
有沒有可能在股權協議證明上生成像DAI這樣的構造美元?
在像ETH 1.0這樣的工作協議證明上,長期持有ETH的人被激勵去貸款他們的代幣來產生收益,無論是在Genesis Mining或BlockFi上的託管貸款,還是像Compound或Dharma那樣的非託管貸款。有了Maker CDP, ETH 持有者就可以用他們持倉的ETH來鑄造DAI代幣。這提供了類似於其他貸款解決方案的槓桿作用,儘管貸款人的角色已被Maker CDP智能合約所取代。
由ETH 1.0(一種PoW協議)生成的通脹代幣被提供給那些不需要持有任何代幣,也不會對持有的代幣給出任何收益的礦商。礦商仍然有在硬件上投資的需求,但這是一種鏈下資源。
其經濟性不同於股權協議證明。持有令牌是強制的,以通過“質押”獲得部分協議膨脹。長期代幣持有者有一個生成收益的自然選擇:質押。
借貸仍然是一種選擇,因為藉貸和質押有不同的好處。
質押用於保護協議。貸款與借貸者相匹配,借貸者可以使用本國的代幣,購買DAI,將其轉換為法幣,用於“現實世界”,或者通過購買本國代幣進行長期槓桿操作。
但總體而言,長期代幣持有者將尋求經風險調整後的最高回報,這將由市場力量決定。
假設收益率將受到市場力量的推動,那麼想想收益率在押注和放貸之間可能會如何演變就很有意思了。
在牛市中,我們可以預期貸款將與質押競爭,正如我們最近看到的MakerDao和利率(穩定費)已經上升到19.5%,以保持DAI的聯繫匯率。這比目前通常的協議生成率要高(https://stakingrewards.com/平均為13.3%)。
現在,如果我們看看Maker在熊市環境下是如何運作的,去年2018年的大部分時間利率是0.5%。這足以讓DAI錨定在1美元,因為DAI上拋壓很小。
但是,如果ETH持有人有辦法通過質押獲得5% - 10%的收益會出現什麼情況?DAI的供給會跟不上嗎?最終會導致波動性上升,失去聯繫匯率,然後用穩定幣在DAI上質押,這難道不是一個可行的選擇嗎?
另一種看法是假定風險是回報率的“無風險利率”,就像我們在傳統金融體系中會有的那樣。
它並不是完全無風險的,因為有被削減的可能性,但是有一個好的驗證器,風險應該是有限的。此外,在第1層出現“系統故障”(例如:一個導致代幣濫發的BUG,如2010年的比特幣)的情況下,該錯誤將得到修復,交易可能會恢復,因為它會影響整個協議。
我將ETH持有者可以向Maker借貸的利率標準和ETH 2.0所有者可以用他們的代幣借出的利率混合在一起來看。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2/從其他鏈中移動鏈上的資產。依靠BFT /即時的最終決定來促進轉移。
只有當DeFi平台上有足量資產時,協議才會成功。
理想的場景是在平台上直接發行主流代幣。這對於純粹的數字資產是可能的。否則,代幣將僅是另一種資產的表示,這種資產要么存在於另一個鏈上,要么存在於物理世界(例如:房地產)。
眾所周知,在一個新平台上吸引新代幣是非常困難的。以太坊在2017年作為實際上ICO的平台非常成功。如今,Binance.org正炙手可熱,但幣安有一個“不公平”的優勢,即Binance.com是最大的加密現貨交易所。
那麼,新協議如何才能獲得更多新資產呢?
聯盟鍊是一種方式,就像wBTC一樣,但它是經過許可的,並且需要託管,所以它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完成。
另一種更可行的方法是執行無許可的跨鏈合約。
在“遵循最長鏈”共識(Eth 2.0, Tezos)中,跨鏈交易更具挑戰性,因為這種共識機制具有概率特性,並且需要等待“足夠多”的區塊才能被認為是最終區塊。如果需要低延遲,這是一個重要的攻擊載體。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3/大多數DeFi合同應由第一層協議資助
2017年,ICO熱潮催生了無數新嘗試。這對生態系統是非常有益的,正如我們所看到的,有些成功了,有些則是無用的。
一個顯而易見的後果是,對於許多項目,代幣會產生摩擦,有時沒有任何明面上的好處。最典型的例子可能是Bancor。一方面,Bancor發明了一個非常有益的流動資金池,在代幣交換方面非常有效,尤其是在低吞吐量的平台上。它還具有很好的可組合性,允許與其他智能合約進行原子事務。
但Bancor作為每筆交易的中間人整合了一個代幣,這是其獲取1.43億美元融資的關鍵。現在社區似乎很清楚,這個代幣會增加摩擦,沒有代幣的同種協議可能會更好。
我們來看看Uniswap的例子:
由以太坊基金會贊助的計劃。由於只有10萬美元的撥款,或者比Bancor籌集的資金少3個數量級(!),這個項目現在的流動性是以前的兩倍。
我們可以從這學到什麼教訓呢?
我們不應該忽視Bancor創造的價值。但是很明顯是當無需要代幣時,沒有代幣的分叉版本才是趨勢所在。但如果沒有經濟激勵,誰會首先制定這樣的協議呢?領導,而不是由通過象徵性的銷售獲得私人資助的團隊來領導。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4/分片對DeFi意味著什麼
對DeFi來說,分片的主要影響是在流動性方面。在以太坊上,每個資產和協議都位於同一位置,可以立即與協議的任何其他部分交互。可以創建一個原子事務,例如,將出售CDP位置併購買cDai代幣,這正是InstaDapp橋的構建目的。否則,這將需要許多獨立的交易來完成(出售CDP,出售pETH,出售,購買cDAI)。
交易的原子性在分片協議中受到了挑戰,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原子性實際上不是分片協議的選項,原因是跨分片交易的異步性,即所謂的“培訓和酒店問題”。
然而,在分片協議上獲得DeFi的初始步驟有哪些不同?
一個通證的標準
第一步是跨分片通證的新標準,即“切分- erc20”。代幣從一個分片轉移到另一個代幣的方式是在一個分片上使用銷毀功能(源頭),在另一個分片上使用鑄幣功能(終點),它將接受“銷毀證明”作為輸入。由此產生的第一個問題是如何解釋代幣供給?一種方法是,代幣最初部署的第一個分片是“主分片”,而其他切分有一個輕量級的“從分片”實現,它只有銷毀/鑄造代幣的功能,這樣供應就不會增加。
即使使用了代幣標準,我們也可以預期,就像ERC20一樣,代幣在其實現中也有其微妙之處。一套簽名足以讓人接受銷毀證明和新造的代幣嗎?“從屬”代幣是否也可有一個附加的功能,如標記/鎖定?
尋求跨分片功能的代幣需要在每個分片上部署一個智能合約。
流動性中心化?
對於交易所來說,流動性帶來流動性。因此,將資產集中用於交易相關活動可能是一種動機。我們認為分片在某些組合中領先是很有道理的。分片#1為ONE標記的報價代幣(例如:wBTC/ 1, ETH/ 1,…),分片#2為DAI標記的代幣,等等。
通過將交易分流到不同的分片上,可以將分片效用最大化。這對於交易委託模型可能是有意義的,但是對於像Uniswap這樣的長期產品造市商模型呢?
通過在每個分片上合併一個Uniswap,再加上一個類似kyber的跨分片流動性解決方法,這意味著,如果你想要一個更低的價格,你將不得不進行許多跨分片交易,這將花費一些時間。如果你想讓你的交易立即執行,就會損失你當前分片的流動性,所以很難在最優價格成交。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5/分片是預言機問題的解決方案?
減少延遲和增加吞吐量將使更有效的鏈上交換成為可能,如果達到一個拐點將發生“真正的”交易量。結合一些智能的密碼零知識原語,比如Starkware和0x正在做的事情,可能是進行大規模鏈上交易的途徑。
除了鏈上交易成為可行的解決方案有內在安全好處之外,這也可以解決許多預言機問題。這個想法是在ETHDenver的黑客馬拉松項目中由Delfi提出的,該想法被授予“最具創新性”獎。
這個想法是這樣的:當在鏈上沒有可用的價格,或者價格太容易操縱的情況下,隨著鏈上更多交易量的產生,相對於鏈下預言機,我們可以使用鏈上預言機來處理多個DeFi智能合約。
好處是對鏈上預言機不需要信任。缺點是,現在的流量很低,所以鏈上預言機給出的價格很容易被操縱,而且隨著流量的增加,成本會越來越高。缺乏可擴展性是更多的鏈上交易目前無法實現的一個關鍵瓶頸。
此外,大多數訂單系統因為存儲費用的昂貴,並不會特地將價格上鍊(相反,0x使用事件來減少成本),但分片協議的另一個好處是,gas費相對Eth 1.0較少,所以對這樣的協議多了幾分可行性(如0 x),可以保存鏈上最後的價格,通過這些數據可用與鏈上的其他協議。Nicolas Burtey眾所周知,DeFi是區塊鏈中最受關注的用例。特別是如果我們假設用於對資產未來價值進行投機的工具(例如:交易所)代表一種金融產品,去中心化將是其趨勢所在!
這篇文章是由Harmony的合作者
進行的研究工作的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