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mos的故事:如何把1700萬美元“變成”1.04億美元
Moni
2019-11-12 04:32
本文约3087字,阅读全文需要约12分钟
相比於那些通過營銷尋求快速增長的區塊鏈公司,擁有保守資金管理策略的區塊鏈公司表現更好一些。

本文來自finance.yahoo,原文作者:Leigh Cuen

Odaily 譯者| Moni

本文來自

,原文作者:Leigh Cuen

Odaily 譯者| Moni

本文來自

,原文作者:Leigh Cuen

Odaily 譯者| Moni

本文來自

,原文作者:Leigh Cuen

2017 年4 月,The Interchain Foundation (ICF) 成功募集到了1700 萬美元資金,旨在推動Cosmos 網絡發展,促進不同區塊鏈之間的彼此對話。

在出售了ATOM 代幣之後,The Interchain Foundation 便開始資助一系列跨鏈開發項目,比如Agoric Systems Operating Company(ICF以傳統股權形式對其進行了投資)和Tendermint,他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推動區塊鏈間通信(IBC)協議快速發展。

“我可以在一條鏈上簽署一份合約,然後在另一條鏈上出售資產,或是在另一個平台上的某個堆棧裡出售給其他私人財團。”

二級標題

然而時至今日,跨鏈技術依然不夠成熟,但是ATOM 代幣銷售卻如火如荼,投資人也獲得了不錯的回報。 The Interchain Foundation 技術總監Ethan“ Bucky” Buchman 透露:

從The Interchain Foundation 的情況來看,似乎說明了2017 年ICO 繁榮時期一個不為人知的事實,即:相比於那些通過營銷尋求快速增長的區塊鏈公司,擁有保守資金管理策略的區塊鏈公司的表現和可持續性發展會更好一些。

二級標題

Tendermint 創始人、現任The Interchain Foundation 主席的Jae Kwon 透露,ATOM 代幣其實是在ICO 融資之後才發行的,因此他們並不算是典型的初始代幣發行項目。雖然之後他們發布了大量文件警告ICO 參與者不能保證代幣如期接收,但最終,其代幣還是按計劃分配給了項目籌款人。

二級標題

想要發展治理牢,基礎首先要打好

在Dean Tribble 和Ethan“ Bucky” Buchman 看來,The Interchain Foundation 的ATOM 代幣算不上資本,只是一種用於參與Cosmos 系統的代幣。 Ethan“ Bucky” Buchman 進一步解釋說,ATOM 只是一種激勵Cosmos 網絡治理的參與工具,Cosmos 網絡希望在2020 年實現跨鏈互操作性,目前正處於測試階段,但該網絡現在能完成的唯一功能就是向參與者分發ATOM 代幣,並在其網絡內部交易。

二級標題

據Tendermint 研究主管Zaki Manian 透露,Tendermint 目前持有大約8% 的ATOM 代幣,但他們並沒有受到來自Cosmos 的壓力,也沒有被強迫使用特定的軟件開發客戶端。 Zaki Manian 說道:

Zaki Manian 表示,如果Cosmos 網絡不使用他們的軟件,他們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尋求其他軟件開發合約。他補充稱:

二級標題

Cosmos 網絡採取的“自由放任”方法似乎正在奏效,現階段有近30 位網絡驗證人定期參加網絡升級投票,這個比例遠高於Maker Foundation 的治理系統,後者投票人數與Cosmos 差不多,但其合同員工的數量卻是其兩倍以上,而普通用戶的數量則更多。

二級標題

除了在資金管理方面表現不俗之外,The Interchain Foundation 在投資交易方面也做的非常出色。

二級標題

最值得注意的是,The Interchain Foundation 並沒有把錢花在營銷上,而是選擇了投資加密項目。目前,ATOM 代幣已經在Binance 等主流加密貨幣交易所上市,不過雙方均否認“花錢”上幣,相反Binance 為了表明自己對Cosmos 的支持,已經申請成為了該網絡的驗證人。

基本上,通過The Interchain Foundation 的“佈局”,許多跨鏈領域裡志趣相投的公司之間的聯繫得以進一步鞏固,不少行業內為Cosmos 做出貢獻的知名專家也獲得了激勵。此外,The Interchain Foundation 的部分資金花在了黑客馬拉鬆的獎金和法律費用上。

二級標題

The Interchain Foundation 技術總監Ethan“ Bucky” Buchman 說道:

Moni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