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本文來自蜂巢財經News(ID:fengchao-caijing),作者:JX kin,Odaily經授權轉載。
編者按:本文來自
蜂巢財經News(ID:fengchao-caijing)
蜂巢財經News(ID:fengchao-caijing)
蜂巢財經News(ID:fengchao-caijing)
蜂巢財經News(ID:fengchao-caijing)
蜂巢財經News(ID:fengchao-caijing)

二級標題
蜂巢財經News(ID:fengchao-caijing)
二級標題
圖片描述
新規顯示,納入監管的僅包括交易證券型代幣的平台,且對KYC、AML以及平台安全的門檻較高;用戶端方面,只有合格投資者可以參與。這意味著幣圈現有的大部分投資者被擋在門外。
“新規具有標桿意義”。國家信息中心中經網管理中心副主任、區塊鏈經濟學者朱幼平表達了對香港監管部門的肯定,不過,他也強調,不受監管的ICO以及不受監管的交易所都不靠譜,“鞋子是否合腳,要穿上走走才知道。”
圖片描述
二級標題
香港證監會明確“發牌”
11月6日是可以被寫進加密貨幣發展史的一天。當日下午5點,《立場書:監管虛擬資產交易平台》和《有關虛擬資產期貨合約警告》出現在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檢察委員會(SFC,簡稱香港證監會)的官網首頁。
圖片描述
《立場書》將加密貨幣定義為虛擬資產,適用於持牌證券經紀商及自動化交易場所,監管標準涉及穩妥保管資產、KYC、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市場操縱、會計及審計、風險管理、利益衝突和接納虛擬資產進行買賣等方面的關注事項。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按照規定,香港證監會將向夠符合預期標準的平台批出牌照,持牌平台僅對專業投資人提供服務,且上線產品需向證監會報備並獲得許可。
新規頒布當天,OK集團旗下子公司OKLink行政總裁任煜男錶示,OKLink 已經獲香港本地傳統證券公司查詢,將即時開展金融科技業務合作,下一步會將OK 集團在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資產交易領域的技術實力,落實在香港即將興起的合規業務中。
除OKEx以及OKLink外,行業裡鮮少有交易平台針對新規發聲。
二級標題
11月6日,在香港金融科技週上,香港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發表演講時透露,SFC對STO交易所已有監管(申請)細則。
如此判斷的依據,來自這兩家頭部平台都曾通過收購港股上市公司,當時,業內就曾將此解讀為兩平台尋求上市、合規的路徑。火幣在去年收購桐成控股,現已更名為火幣科技(股票代碼:HK.01611),11月6日,火幣科技的股價上漲15.6%;OKEx 則控股了香港上市公司前進控股(股票代碼:HK.01499),香港證監會消息後,也帶動前進控股股價上漲了6.2%。
二級標題
不過目前,火幣方面還為對香港證監會的新動作發聲。火幣相關人員對蜂巢財經表示,暫時不方便回复。
據香港證監會文件顯示,目前在香港有十餘家加密貨幣交易所在運營,而這些在地的平台也未予置評。

二級標題
交易平台拿牌門檻高
在這兩週前的10月24日,中國內地將區塊鏈技術推到國家重視的前沿技術層面,香港在此時頒布加密貨幣相關監管新規,意味著國內將出現合規的數字資產交易平台。
圖片描述
財經評論員、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蔡凱龍告訴蜂巢財經,香港的監管大原則遵循美國證監會監管原則,所以,哪些可以分為證券型代幣可參考美國的規定。
圖片描述
美國SEC規定,滿足“Howey 測試”四大條件的代幣可歸結為證券型代幣,即投資者投入現金或等價物;投資共同的一個事業;投資為獲取利益;投資者不參與經營,獲利依賴於發起人或第三方的努力。
可見,市場範圍內多數數字資產在明確是否為證券型代幣前,提供這些資產交易的平台還夠不著持牌標準。
二級標題
圖片描述
蔡凱龍也提到,SFC新規壓縮了交易所的灰色空間,如果交易所接受監管,將對其上幣類業務帶來較大影響,因此,對於一些交易所來說,監管並不一定是好事。
二級標題
另外,針對持牌交易所,新規監管下只有合格投資者方可參與,《證券及期貨條例》界定了專業投資者的概念,一般包括擁有投資組合不少於800 萬元(或任何等值外幣);或總資產不少於4000 萬元(或任何等值外幣)的機構。
蔡凱龍也提到,在明確加密貨幣監管政策方面,香港不是先例,美國對ICO監管嚴格,所以開通了STO(通證證券化),但STO在美國也沒做起來,“行業瞎熱鬧,覺得這是一件大好新聞,美國市場上,納斯達克專門做正規STO的通道目前也沒成功。”

二級標題
“證券型代幣”標準的雙刃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