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凱龍:比特幣價格被操縱,你還敢持有嗎?
蔡凯龙
2019-11-07 06:49
本文约3338字,阅读全文需要约13分钟
核彈級論文將深遠影響學界、業界和監管,幣圈卻低估可能的行業巨變。作為投資個人和機構,如何應對?

如果比特幣價格證明是被人為操縱的,你還敢持有嗎?機構投資還敢投嗎?監管層還放心讓普通投資人加入數字貨幣投資熱潮嗎?

最近一篇證明比特幣價格被操縱的研究,即將發表在金融界頂級學術期刊Journal of Finance上,引發了大量關注,並被《華爾街日報》、CNBC和Bloomberg廣泛報導和討論。

在這篇長達119頁、題為《比特幣是否真的和泰達無關? 》(IS BITCOIN REALLY UN-TETHERED?)的學術論文中,德州大學金融教授John Griffind和俄亥俄州州立大學金融教授Amin Shams,使用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的區塊鍊和市場數據,通過多種嚴謹的方法和不同角度,得出以下主要觀點:

1. 泰達為了操縱比特幣價格,捏造虛假需求,濫發穩定幣USDT,用來大幅抬高比特幣價格。具體表現為:比特幣價格一下跌,或者每當跌至關鍵價格位置,泰達就大幅發幣,而這些幣並非全部是因為實際需求而增加的。而且所有操作都來源於一個巨額賬戶,可以確認是這個賬戶一手把比特幣拉到18000美元的歷史最高點。

2. USDT並沒有充足的1:1美元儲備,每個月末為了應付審計,掩蓋漏洞,泰達賣掉比特幣換成美元,而且所有操作都來源於同一個巨額賬戶。

兩位教授在總結中指出,比特幣市場價格嚴重被操縱,並非一個公平可靠的市場,數字貨幣交易需要嚴格監管,在如此根基不穩情況下推出衍生品和ETF是不妥當的。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兩位教授論文裡USDT交易的追踪圖

這篇論文在數字貨幣研究界炸鍋了,同時也在傳統金融界引起軒然大波,更是受到監管單位的密切關注。可是數字貨幣行業卻顯得特別淡定,對此並沒有太多的報導,在幣圈對此屈指可數的媒體報導中,有兩位從業者提出了對研究的質疑。

BlockTower Capital首席信息官Ari Paul發推表示,學者的研究是基於對金融資產運作方式的誤解。加密技術公司Blockstream的首席戰略官Samson Mow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論文的前提很荒謬。兩位人士不相信有一個巨鯨賬戶能操縱市場,但是也說不出任何理由,跟學者的嚴謹縝密的推理論證相比,他們的反駁極其蒼白無力。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市場操縱”話題敏感

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使用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由算法產生的共識來擺脫中心化體系裡由中心控制的弊端。數字貨幣通過11年的發展,已經開始逐漸滲透到主流金融體系,各國監管層都在研究如何調整以應對數字貨幣帶來的挑戰。監管層遲遲不肯對數字貨幣一路開綠燈的原因,就是擔心數字貨幣市場被操縱,成為某些機構和個人掠奪眾人財富的工具,擔心數字貨幣行業成為韭菜場。

相比其他數字貨幣,比特幣去中心化更加徹底,因此逐漸被監管層和傳統金融機構所接受,允許在規範期貨市場公開交易。這個決定主要還是考慮到期貨的客戶是機構,它們有較強的風險識別和承受能力。然而面向個人投資者的ETF,美國監管已經否決了不下10次的相關申請。中國央行,更是在2017年就下令所有公開交易的數字貨幣都是非法的。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指控對象舉足輕重

數字貨幣還沒有公認的價值體系,價格波動大,無法作為衡量價值尺度的功能。因此在2017年開始,穩定幣大受歡迎。如今穩定幣交易量已經超過比特幣,而泰達Tether發行的USDT,佔據穩定幣市場三分之二以上份額,普遍用於數字貨幣交易。 Tether被稱為“數字貨幣界央行”並不為過。鑑於穩定幣市場巨大,也吸引了互聯網巨頭如Facebook參與進來發行Libra,各國央行比如中國央行準備推出DECP央行數字貨幣。

但是,Tether公司公信力欠缺,無法提供可信的美元儲備證明,甚至如今連審計報告都無法提供,存在哪家銀行都不對外公佈,業界普遍對它信心不足。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今年四月份,法庭文件顯示,Tether公司承認已發行USDT總額3/4美元儲備。

美國監管早已盯上Tether和其母公司Bifinex,對它們的調查早已展開,主要是負責反洗錢的FinCen和監管交易所的證監會SEC,據說成立一個聯合執法小組,如今學術界送來充足的彈藥,證明Tether操縱比特幣市場,這時候負責監管比特幣期貨市場的CFTC要成為主導了,因為比特幣期貨在美國商品交易管理委員會CFTC下批准交易,現貨被市場操縱使得期貨成為操縱者獲利的最佳幫兇,CFTC無論如何都要對民眾有個交代。 CFTC的加入預計將大幅加快監管層的執法行動。對於Tehter和Bifinex來說,面對的不僅僅是違反反洗錢法或者證券法,前面兩者都可以用罰款和解,而是操縱市場罪,足以讓犯罪者把牢底坐穿。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後續影響會不斷擴撒

最直接的影響是在學術界,學術界的研究結果和方向將受此影響。學術界近年來對數字貨幣對經濟的影響的研究越來越多,大部分研究把比特幣市場價格作為一個市場外部變量,假設比特幣價格是市場博弈均衡的結果,如今這些研究不得不重新考慮其假設基礎,重新調整其結論。另外一方面,研究如何設置市場交易機制,杜絕數字貨幣市場操縱的細分領域,市場微觀結構(Market Micro Structure)方面研究將成為研究數字貨幣的熱點,這也是凱叔目前研究方向。

不要小看學術界對監管層的影響。在監管方面,數字貨幣ETF基本上被判死刑了,衍生品未來更加不容易被放行。同時,監管層應該會更加重視對穩定幣和交易所的管理,打擊操縱市場的穩定幣和非法交易所,同時支持現有合規的穩定幣,給正規交易所發牌照也會擺上日程,也會加快央行數字貨幣的推出。至於有研究者認為中國因為對區塊鏈技術的重視,會取消對數字貨幣交易的禁令,凱叔認為這過於樂觀。

對行業來長遠來說,這份研究對行業是件好事,一個公平健康的數字貨幣交易市場是行業長遠發展的根基。可是行業中短期會有陣痛。比特幣期貨市場未來取決於監管認定現貨市場是否被操縱,機構客戶會因此而顧忌重重、不敢大舉介入數字貨幣交易,少數機構客戶甚至會短暫恐慌。例如,週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比特幣期貨,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閃崩1000點,現貨卻沒多少變化,這絕對不是像有些分析師解釋的那樣是失誤所致,時間點和媒體報導時間吻合,很有可能是機構客戶對市場被操控的恐慌。合規穩定幣將會受到熱捧,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和DeFi去中心化金融應用會藉機發展。

對個人來說,建議謹慎考慮長期持有大量的USDT,這可是一顆滴答作響的超級核彈。

兩位教授研究報告裡說的“標榜去中心化的加密數字貨幣世界,實際被中心化的交易所和控制發行量的穩定幣發行機構所掌控,這無疑是極具諷刺效果的”。

要么做到真正去中心化,否則必須接受嚴格的監管,這是擺在數字貨幣行業面前躲不開的難題。

關注公號:凱評金科(it_finance),查看論文原文。

作者:蔡凱龍。財經評論員,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前火幣集團首席戰略官兼任火幣美國CEO,互聯網金融千人會聯合創始人。

蔡凯龙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