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國家區塊鏈戰略的最核心一環,DCEP一直是大家熱議的焦點。但對於DCEP的運行機制,公眾卻知之甚少,我們目前對於DCEP的描述都是基於央行高層會議上的只言片語。那究竟DCEP會是什麼,會帶來哪些改變呢?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聊聊DCEP,並淺談一下我的預測。
從目前可以獲取到的信息來看,央行數字貨幣有下面四個特點:
①替代M0,基於100%準備金發行;②基於100%準備金發行,央行/商行雙層架構;③中心化管理;④松耦合,採用UTXO
我們分別來講一講。
第一點,替代M0。
這裡的M0,M1,M2不是指的和牛等級,而是指的貨幣供應量的範疇。人們一般根據貨幣流動性的大小,將供應量劃分為不同的層次加以測量、分析和調控。其中:
央行對於DCEP的定位是替代目前流通中的現金,未來DCEP將承擔起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價值貯藏的職能。基於貨幣的特性,DCEP不會付息,同時具有法償性。 (這兩點後面會詳細講解)
第二點,基於100%準備金發行,央行/商行雙層架構。這種雙層發行的架構與傳統現金發行的二元結構一致。在發行階段,中央銀行扣減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發行等額的數字貨幣;在回籠階段,中央銀行增加等額的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 DCEP的作用是逐漸替代紙幣,這個替代的過程需要商業銀行配合,央行只負責發行不干涉運營對於數字貨幣的推廣非常重要。
第三點,中心化管理。 DCEP與市場上現有的比特幣、以太坊等數字貨幣最大的不同點應該就是它採用了中心化管理。央行作為DCEP的發行方,將是DCEP賬本唯一的管理者,DCEP只對央行披露數據。此特點可用來實現DCEP的可控匿名,商業銀行和商家無法追踪數字貨幣的交易歷史和用途。
第四點,松耦合,採用UTXO這兩個特性都是區塊鏈數字貨幣的一些現有應用。
松耦合指的是DCEP在交易環節對於信息傳輸和賬戶信息的要求不高,可以支持點對點的雙離線交易,即:不需要銀行結算中心的確認就可以完成交易。
舉個例子,A爬華山,爬到山頭之後很渴,想問擺攤的B買一瓶礦泉水,但是山上沒有信號。 A和B掏出裝有DCEP的手機,兩人通過藍牙通信點對點完成了5元的轉賬。這筆轉賬並沒有被DCEP的結算中心確認,但是A向B支付5元的交易信息已被分別記錄在了A和B的錢包中,A的DCEP離線錢包裡減少了5元的可用金額,B的DCEP離線錢包增加了5元的可用金額。等到A或者B的錢包聯網的時候,DCEP結算中心收取交易的異步數據,確認這筆交易。
像上圖這樣的情況,有了DCEP後將成為歷史。
UTXO (unspent transaction output)中文翻譯為未花費的交易輸出,是比特幣交易和驗證設計中的一個核心理念,也是比特幣設計中最顛覆的部分。
比特幣對於交易數據的記賬方式和傳統的不同,傳統模式記錄的是賬戶金額的增減,比如A給B 轉賬5元,記錄的是A賬戶減少5元,B賬戶增加5元,而比特幣記錄的則是A給B轉賬5元的整個交易過程。一個是基於賬戶,一個是基於過程。基於過程的記賬好處是,交易構成了一組鍊式結構,所有合法的比特幣交易都可以追溯到前向一個或多個交易的輸出,這些鏈條的源頭都是挖礦獎勵,末尾則是當前未花費的交易輸出(賬戶餘額)。
利用UTXO的特性,央行將可以輕鬆地監控資金流向以及進行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和反逃漏稅等方面監管。
可能會有小伙伴說,現在根本就沒人用現金,菜市場擺攤的大媽都支持掃碼支付了,央行搞個數字貨幣會不會是趕了個晚集。如果光從DCEP目前已知的特性來看,似乎對於普通老百姓確實沒有啥吸引力:支付寶微信已經涵蓋了絕大多數的應用場景,在沒信號的地方點對點轉賬的情況一年也碰不到幾次,而且支付寶微信兼具理財功能,用支付寶還可以給螞蟻森林澆水……
如果DCEP想靠商業銀行或者銀聯的業務水平去和支付寶、微信競爭的話,很顯然勝算不大。那有沒有可能,DCEP的出現並不是想和支付寶、微信來競爭呢?
央行推出DCEP的核心訴求,我的看法是,一是降低鑄幣成本(鑄幣廠的勞改犯看來要失業了),二是加強對於金融犯罪的監管,三是拿回M0的實際控制權。
支付寶微信目前運行良好,但對於我們這樣一個大國來說,如果M0的流通都掌控在第三方機構手裡,不論是對於貨幣政策的製定還是監管都會存在風險。另外從嚴格意義上來講,用戶存入支付寶裡的錢進行流通,這部分錢日常行使著M0的功能,但本質上屬於M1(活期存款)。
一種解決辦法就是將微信支付寶強行收歸所有,之前也傳出過這樣的傳聞。問題在於阿里巴巴和騰訊目前的股權結構複雜,外資佔比很高。中國作為一個自由開放的市場,直接將支付寶和微信收歸國有,可以是可以..但在面子上會有些掛不住。
DCEP的出現能在不影響阿里巴巴、騰訊利益的情況下,解決這個問題。對於第三方支付來說,它們要做的只是在技術上支持DCEP錢包,並將用戶的餘額(強行)兌換為D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