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9日,比特大陸兩位聯合創始人的“逼宮戲碼”,拋出了這個“區塊鏈最貴公司”的大瓜。
一下子,兩位在去年年會上還淚灑當場、互相攙扶的兄弟,一夜之間變了模樣,吳忌寒成了“王者歸來”,詹克團則成了“落難魔王”。
昔日的兩兄弟反目,趁著詹克團出差“奪權”的吳忌寒,雖然頗受爭議,卻也順風順水。我們不禁要問,誰在支持吳忌寒,又為何支持?
不同於喬布斯,吳忌寒上位之路不“合規”
這步棋的確是劍走偏鋒。在不少人看來,吳忌寒“奪權”的過程,既不合規也不合情。
根據比特大陸於去年9月披露的招股書,詹克團持有集團36%的B類股(高投票權股份),吳忌寒則持有20.25%的B類股。所以,詹克團共有公司59.6%的投票權,佔絕對優勢。
此外,“政變”之前,詹克團也是開曼公司(申請在港上市的主體)的董事長、北京比特大陸的執行董事,而吳忌寒僅是開曼公司的董事、北京比特大陸的監事,從投票權和行政權而言,吳忌寒都很難完成這種“篡位”。
並且,“篡位”之後,吳忌寒禁止員工接觸詹克團甚至執行其指令的極權規定,也不像是民主協商後的結果。
不合情之處,正如身為局外人的一位知乎答主所言,吳忌寒這個做法對公司並不見得多好。
“公司創始人之間的矛盾是常有的事。萬一遇到嚴重不可調和的矛盾,要么一方主動退出另外一方給出足夠補償,要么二者分裂改造成兩個業務關聯不大的公司。但不管怎樣,雙方會為了公司的名譽著想,對外展示公司的穩定與團結,並且協商解決。而吳的做法太激進。”
該答主補充道:“就像老婆趁著老公出差把老公掃地出門還換了鎖,在朋友圈大肆宣揚老公已被單方面離婚、以後自己是一家之主,還威脅孩子,誰跟你爸說話也別想進家門。而老公目前還尚未發聲。至少在氣度、對'家庭'的在乎程度上說,詹更勝一籌。”
詹克團成比特大陸最大憂患?
當然,作為一手將比特大陸做大的靈魂人物,吳忌寒不會“不在乎”公司的死活。之所以走到這一步,或許正如ViaBTC創始人楊海坡所言,比特大陸到了“最危急的時刻”,吳忌寒只能鐵腕奪權,“回來拯救這家公司”。
這句話信息量很大,比特大陸目前面臨的內憂外患,似乎比我們想的更加嚴重。如果像騰訊新聞《潛望》所述,這最大的憂患就是詹克團。
如今看外界信息,詹克團自2018年熊市以來有這樣的“四宗罪”。
其一,根據部分員工評價,其性格怪異且瘋狂,嗜酒、喜修佛、信中藥,痴迷模仿華為與任正非。性格強硬,不善溝通,很愛罵人。據Coindesk獲得的10月29日下午比特大陸的全員大會上,吳忌寒還稱詹克團迷戀權勢虛榮。
“公司裡有人說,我管理業務,他(詹克團)管理技術。我想問,詹和我之間,誰真正熱愛技術?詹不愛技術,他愛滿足自己的權利慾望;他不愛技術,他愛虛榮。“吳忌寒控訴道。
其次,管理不善。騰訊新聞《潛望》披露,在29日下午比特大陸約一小時的員工大會上,吳忌寒歷數詹克團管理不善的行為,比如詹克團於今年8月份在內部推行的“年度第二次組織架構調整”,正是導致本次“政變”的直接原因。
本次調整由詹克團力主,公司戰略方向也以詹克團所負責的人工智能方向為主導。多位員工講述,詹克團將多個部門相互調換,很多老員工甚至是業務負責人,被調整至新部門,並向資歷較淺的上級匯報工作,引起大批量老員工提起離職。
第三,砸錢搞AI,但目前為止成績平平。
“詹克團花了大錢想搞AI,招來很多被華為淘汰的'中年人',搞得很差,在我們(AI)業界已經快淪為一個笑話。別說英偉達華為,和寒武紀相比都差了三個檔次,還拖累礦機技術被競爭對手超越。”比特大陸就職於AI部門的前員工在知乎吐槽道。
第四,重大決策錯誤。在昨日下午比特大陸召開的全員大會上,吳忌寒指出詹克團在2018年作出的芯片投片決定讓公司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直接損失15億美元。
基於以上,眾多員工頗有一番“苦詹久矣”的怨念,並渴望吳忌寒回歸。
輿論倒向吳忌寒,管理難題仍不小
與詹克團相比,目前比特大陸員工、圈內人士等對“奪權”的吳忌寒的評價,反倒較為正面。
“吳忌寒在公司裡口碑還可以。”
“相比詹克團,吳忌寒的處理要更得人心,對外的話客戶也更認可。”
“吳更像是比特大陸的精神領袖,邏輯性很好。”
“寒自律且城府,發出致命一擊,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這些,都是出現在各處,來自前員工、現員工對吳忌寒的評價。
在外部,吳忌寒因翻譯白皮書、佈道比特幣,也比埋頭研發的詹克團更有路人緣。何況還有BCH社區的人在造勢助威。
微比特楊海坡、萊比特創始人江卓爾等都是BCH的重要礦池。
吳忌寒重掌比特大陸的消息發出後,BCH也快速拉升了7%。
一位BCH群友奔走呼號,“BCH的大支持者回來了,知道關係的早已買入了。吳老闆在圈裡影響大,參加活動都他去。”
在很多BCH支持者看來,吳忌寒信仰擴容路線,並持續為之貢獻和佈道,於社區而言無疑是“大腿”的存在。
比特大陸自2017年10月組建“哥白尼”團隊,開發BCH新客戶端以及Layer2協議,至2018年12月底裁員前,團隊已從6人擴充至30餘人,這種手筆,是很多去中心化的項目開發團隊難以企及的。加上,比特大陸之前連飯卡發的都是BCH,可以說是身體力行擴展了BCH的應用場景。
那麼重倉BCH,從公司層面而言會是個長期利好的決策嗎?從上市和傳統資本市場的角度看,本就受BTC等加密貨幣價格影響的比特大陸,再將過多人力財力投入到BCH上,會被資本市場接受嗎?實際上,最近吳忌寒在BCH社區也低調也許多,把更多的心思花在了Matrixport等方向上。
BCH社群再多人支持吳忌寒,最終有決定權的還是比特大陸的股東,吳忌寒的位置坐穩了沒有還有待回答。
很多人將詹吳兩人的分崩歸結為路線之爭——吳忌寒希望研發新礦機、重倉BCH、發展基於幣的業務。而詹克團則希望在AI領域有所發展。但比特大陸和吳忌寒多次回應的,“忌寒也是支持AI的”。
可是由於資金所限,比特大陸終究無法佈局太廣,還是要選好聚焦點,是重押AI,還是佈局礦業之外的金融、公鍊等生態,或者夯實主營礦機業務,這些,都是未來要交上的答卷。
儘管吳忌寒有著“為人處事妥當、在圈內頗有建樹”的評價,但近看,其既要迎戰詹克團可能發起的“反攻”、重整“軍心”、管好已頗為混亂的公司、讓上市進程不至於被“政變”影響;遠看,吳忌寒還要釐清公司發展的方向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