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本文來自藍狐筆記(ID:lanhubiji)編者按:本文來自
藍狐筆記(ID:lanhubiji)
藍狐筆記(ID:lanhubiji)
編者按:本文來自
藍狐筆記(ID:lanhubiji)
編者按:本文來自
藍狐筆記(ID:lanhubiji)
,作者:Hugh Karp,由“藍狐筆記”社群的“MoQi”翻譯,Odaily經授權轉載。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後果
可能性
接下來會闡述一個高級框架,可以幫你了解跟各種DeFi系統交互會涉及到的風險。它不會給出固定的快速的評分或特定答案,而是會向你提供基本工具來幫你進行評估和決策。還有,重要的是,你不必一定要懂得Solidity代碼就可以解決問題。
後果
二級標題
理解風險的第一步是將其分解為兩個主要因素,也就是可能性和後果。正如你所見,它有助於將這兩個因素分開,不僅便於了解風險,也便於在如何管理它們方面採取適當的措施。
後果
風險實際上發生的概率。它是相對普遍的情況?還是很少發生的事件?甚至是永遠不會發生的事件?
管理
後果
避開
投保
管理
二級標題
高可能性和低後果的結合構成日常管理的一部分,你可以自己承擔責任或付錢給其他人幫助你管理。例如,由於不同DeFi協議之間的利率變化,可以採取優化回報率的措施。
低可能性和低後果的情況通常不值得擔心。不值得在上面花費管理的時間和成本,因此忽略它們完全合理。
二級標題
投保
剩下的類別是低可能性和高後果的結合,應盡可能改善風險調整後的收益。至少你應該了解嚴重後果的場景,以及什麼會導致出現這些後果。 (藍狐筆記註:為了幫助出借人減少風險,目前也有項目已經開發保險服務,這進一步說明了DeFi基本上是現有傳統金融世界的平行世界,且它呈現出全新的特徵,如無固定借貸期間,可變利率等)
二級標題
貸款協議中的三種風險
現在我們有了一個通用的風險管理框架,那麼,我們如何來確定可能會發生的事件或風險?高可能性風險通常更明顯,因為它們傾向於在平台的正常運行期間發生。例如利率變化、抵押率過低導致清算、滑點成本等。嚴重後果的風險是需要你花更多時間去思考的地方,因為這裡你將完全掌握風險回報的範圍。
在使用各種DeFi平台時,主要有三類風險。根據平台的不同,每個風險可能導致大量的資金損失。因此了解這三種風險非常重要。
1. 技術風險
智能合約存在沒有按照開發者的預期進行運行的風險。要編寫出完全沒有任何錯誤的代碼是非常困難的,因此總是會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技術風險。對智能合約進行審計、大量測試、形式化驗證、以及“實戰測試”等都是可以降低技術風險的。
一個簡單的指標是,其資金的持有時間,這可能是合理地衡量技術風險的一個方面,因為即使是經過嚴格“實戰測試”的智能合約在過去也可能存在問題。

2. 外部風險
------
外部信息的風險影響智能合約的運行,從而損害用戶利益。例如,預言機可能會提供惡意數據、管理者可能會改變系統參數或可以選擇治理程序等。 (藍狐筆記註:例如抵押率的變化,可能會導致資產被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