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聚合,券商交易所與智能DeFi平台
dForce
2019-10-18 10:11
本文约2959字,阅读全文需要约12分钟
通過“聚合”站在已有的巨人肩膀上是一個更好的策略?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交易所的券商時代

交易所的券商模式(經紀服務商)是什麼?

券商模式是將交易深度建立在巨人身上(主流的交易所),而專注於自己服務用戶的業務。

PS: 券商擁有交易深度的背後來自於一個聚合器,聚合器把幾大主流交易所的訂單匯集彙整,當用戶需要交易時,可以進入券商的頁面,實際的交易發生仍然在幾大主流交易所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整個賽道裡玩家又分有幾種

1. 建立自己的交易聚合系統

- 國內比如非常知名的1token(官網介紹:1token聚合全球交易所,一個賬戶,交易全球幣種,覆蓋現貨及衍生品)

- 幣看(從行情資訊站起家,到建立智能聚合交易系統)

- Bituniverse (聚合交易+網格交易)

2. 使用第三方交易聚合系統的

小結:

圖片描述

小結:

小結:

傳統金融世界裡擁有交易所牌照的機構較少,比如在中國就只有上交所及深交所,一般人的交易需求是通過券商滿足的(PS:用戶下單後券商再到大型交易所進行買賣完成用戶需求);區塊鏈世界的不同之處在法規沒有明確前,可以同時存在多家中心化交易所,甚至還有許多無需信任許可的去中心化交易所,通過聚合交易模式,券商型交易所們可以韜光養晦,一邊通過自己獨有特色吸引流量並維繫用戶,一邊爭取時間建立屬於自己的交易深度,搶奪未來市場的大蛋糕。

開放式金融DeFi領域也出現走向聚合情況,因為最大的“借貸”應用Compound擁有很好的網路效應,豐富的資產沉澱量(超過1億元美金)及眾多的借貸需求方,讓想要超越Compound從新建立借貸市場變得非常困難,新進者選擇建立在已經成熟的借貸市場之上是不錯的進場方式。

類似的例子有,明星項目的Dharma,就在不久前宣布放棄原先架構,未來將會專注於提供用戶絲滑的體驗,將平台的借貸借貸對手方深度建立於Compound之上(換句話說,Dharma未來是一個借貸的入口,實際借貸行為皆發生於Compound協議中)

當然也有沒有放棄與Compound一較高下的平台,比如

1. dydx(資金沉澱量2千5百萬美金)

2. Fulctum(資金沉澱量2百萬美金左右)

但這些去中心化的借貸協議還是與Compound的1億美金有不小的差距

網路效應的強大,讓新進者採取類似交易所生態的聚合策略,將自己的業務建立於巨人肩膀之上。這樣建立於巨人肩膀的趨勢在開放式金融DeFi裡將會格外明顯,不像中心化服務每一次接入都需要授權甚至付費,開放式金融是無需任何許可的協議,就像一層層樂高積木一樣,團隊熟悉代碼後第三方團隊能快速、低成本的整合底層協議,並在上層推出更有特色的服務)

於是DeFi的借貸市場領域中誕生了通過智能優化,最大化用戶存款利率的平台

舉個例子:

舉個例子:

舉個例子:

當dydx上DAI的存款利率是10%大於Compound上的9%,這時候平台會自動偵測到dydx上誘人的利率並將用戶在Compound上一部分的資產轉移到dydx上最大化利潤(PS:這裡只有部分,因為一旦轉移大量DAI後,dydx上的收益率也會隨之下降)

這些智能優化的提供者有哪些呢?

1. RAY(Robo-Advisor for yield)by Staked.us

2. Idle 

3. MetaMoneyMarket

4. Topo Finance

或許你已經開始質疑了,這樣的模式有錢可以賺嗎?

因為這樣優化借貸利率的平台,實際的借貸情況是發生在第三方的協議(比如用戶通過優化利率平台存款入Compound,其借貸產生的費用也將歸屬第三方Compound,那這樣智能優化的平台/協議可能的盈利模式是什麼?

1. 收取用戶產生利息的一部分(以上都沒有這麼選擇,因為這樣違背了為用戶賺取最高收益的大原則)

2. 收取創建服務費OriginationFee (Dharma曾經在Twitter上提到這是一個不錯的模式,通過提供好又便捷的服務來收取一小部分費用)

3. 羊毛出在豬身上(這些平台有了流量以後,可以通過其它方式賺錢,比如Dharma就提到未來會有法幣出入金服務,Idle也提到未來通過法幣通道收入、合約保險服務費、DEX上代幣兌換收入等)

4. 收取用戶一部分的超額收益(比如:用戶A默認至少可以拿到5%的利息收入,平台幫助用戶獲得7%的利息,那將收取用戶超額2%利息中的一小部分)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下面是DeFi裡借貸平台的兩個思路

1. 做別人不敢做也不想的事

平台接入DeFi圈子中反感的資產USDT,雖然大家質疑USDT隨時可能發生系統風顯,但在中心化的借貸市場中,USDT的量巨大,目前去中心化交易所DDEX就推出了USDT的借貸服務(讓我們拭目以待)

2. 接入潛力資產,隨潛力資產借貸需求成長

比如USDx這樣的新興指數型穩定幣,或大交易所背書的平台穩定幣(HUSD, USDK, BUSD), 及時的接入這些穩定幣並與之合作,那可能享受到穩定幣借貸需求爆發的成長紅利(對於平台而言就是藉貸量)

回到聚合模式,傳統商業中在滿足用戶需求獲得流量後,就可以拓展更多領域,美團作為一個吃喝玩樂綜合平台,獲得用戶後也開始切向支付及打車領域,區塊鏈世界還只是草莽時期,站在巨人肩上,每一個新興團隊都有著無限可能。

dForce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