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SEC日前對加密貨幣圈的監管正在不斷加強,繼多次發聲壓制Libra、拒絕多家ETF提案之後,美SEC 盯上了知名加密通訊軟件Telegram 的17 億新項目TON(Telegram Open Network)。
10 月11 日,美國SEC 官網的一份最新文件顯示,美國SEC 已針對兩家未經註冊就在美國和海外進行數字貨幣發行的Telegram Group 與其全資子公司TON Issuer採取了緊急行動,SEC 將對這兩家公司緊急發起臨時限制令。
主打加密通訊的Telegram 體量雖不及Facebook,但也算是幣圈中的網紅種子選手,坐擁近2 億用戶,其旗下最新區塊鏈項目TON 曾創下了17億美元的幣圈融資歷史記錄。頂級機構加持之下,Telegram 在區塊鏈市場的進軍之舉備受關注,私募輪中其代幣Gram 也是瞬間賣空。
SEC 官方文件認為,上述兩家企業在2018 年1 月時開始籌集資金為Telegram Open Network 等業務融資。 Telegram 方面以折扣價向全球171 名買家出售了約29 億枚Gram 代幣,其中Telegram 方面向39 名美國買家出售了超過10 億枚Gram。
SEC 認為,Telegram 方面承諾在2019 年10 月31 日前上線TON 主網並交付Gram,屆時購買者和Telegram 將向美國市場銷售數十億枚Gram。
在披露的官方文件中,此舉被認為是未經登記出售證券類產品,違反了證券法規定。
看到這裡,SEC 方面的態度就不難理解了。簡單來說,在SEC 看來,TON 即將流通的Gram 的實質是一種證券,需要符合嚴苛的證券法要求。
美國SEC 傾向於將盈利與證券聯繫起來,而被認定為一種證券後,將受到監管機構的嚴格規管。
SEC 執法部門聯席主管Stephanie Avakian 進一步解析,對Telegram 採取臨時限制令是為了防止Telegram 在美國市場非法出售大量代幣。她表示,SEC 方面指控Telegram 未能向投資者提供有關Gram 和Telegram 的業務運作、財務狀況、風險因素和符合證券法要求的管理等方面的信息。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執法部門另一聯席主管Steven Peikin的說法多少也印證上述說法:“我們已多次表示,發行者不能僅僅通過給自己的產品貼上加密貨幣或數字token的標籤來規避聯邦證券法。Telegram試圖不遵守保護投資者的規定,通過公開發行代幣牟利。”
美國SEC 官網文件還顯示,SEC已在曼哈頓聯邦地區法院對Telegram 的兩家實體公司提起訴訟,訴方或希望對Telegram 採取永久性禁令和民事處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