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smos和Edgeware都出事了,1:1平”
“Cosmos和Edgeware都出事了,1:1平”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01. “雙熊”是怎麼回事?
9月24日,知名跨鏈項目Cosmos原本計劃於區塊高度1933000進行的Cosmos Hub3升級出現了故障。
按照計劃,從這一區塊高度開始,所有Cosmos驗證人需要在一個小時內完成節點升級,但是因為出現了升級故障,所以需要節點們進行一些操作(降級到Cosmos SDK v0.34.6+ ,還原到最新快照,然後再重新啟動節點)才可以保證正常運行。
Cosmos第1933000個區塊的產生時間大概是在北京時間9月24日19:30左右,部分節點可能沒有提前仔細閱讀升級提案,對升級故障沒有預料,因此出現了應對不及時的情況。
根據Cosmos區塊瀏覽器mintscan.io以及其他媒體的不完全統計,全網前100個驗證人中,約有10%的節點一度出現出塊異常的情況。例如,排名第19位的Cryptium Labs、排名第24位的Ztake.org、排名第28位的hashtower、排名第35位的HyperBlocksPro等都有過長達數小時的漏塊情況。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節點BouBouNode在瀏覽器上的信息
根據Cosmos的規則,如果節點連續9500個區塊(大約18小時)未正常工作,則節點和其委託者都將受到懲罰,節點的抵押金將被扣除,委託者staking的代幣也會受到相應比例的扣除。
除了節點和委託人本身,空塊漏塊也會導致鏈上資源浪費,甚至影響到整條公鏈的安全性。
根據網上信息,Cosmos主網升級失敗後,已經在區塊高度1933001進行了回滾並且重新啟用了Hub2,目前區塊已經恢復驗證,但是Hub3新的升級時間仍然未定。
無獨有偶,波卡生態中的知名項目Edgeware在主網上線兩天后,於9月17日發佈公告,表示將主網降為測試網,會在全面完成鏈上測試,解決所有問題後重新上線主網。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02. 曾經風光無二,現在卻在主網上翻了車
無論是Cosmos還是Edgeware,都可以說是今年行業中的明星項目,受到了用戶廣泛的關注。
與波卡齊名的跨鏈項目Cosmos,其主網上線讓行業期盼了4年。 2017年,團隊從1000多名投資者手中募集了25萬枚ETH和4870枚BTC。與EOS系統中抵押獲得網絡資源不同,用戶在Cosmos上抵押ATOM還可以獲得staking收益,這一點進一步增加了它的熱度。
而Edgeware則是首個提出ILO(initial lock-up offering)概念的項目,用戶通過鎖倉ETH可以獲得空投代幣。根據官網信息,Edgeware在鎖倉空投期間一共吸引了一萬多名用戶,ETH鎖倉數量接近550萬枚。此外,作為波卡網絡首個支持智能合約的項目,Edgeware還獲得了波卡官方的支持,成為首批獲得平行鏈插槽的項目。
但是此次主網事件,不得不說,讓兩個項目身上的光環黯淡了許多,也削減了用戶對這兩個項目的信心。
所謂主網,可以理解為公鏈真正上線,並且可以獨立運行的網絡。與測試網階段相比,主網階段意味著前期規劃的應用有了真正運行的平台,項目有了實際應用,其本身的價值能得到體現,鏈上的代幣也就有了真正的價值。所以,公鏈生態的啟動始於主網。
主網是公鏈生態的基礎,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Cosmos和Edgeware卻在主網上栽了跟頭。
在Edgeware社區中,用戶對Edgeware主網怨聲連連:“貌似有節點被slash扣了幾百萬個幣,一直扣,項目方還沒發現”、“扣一次,一個禮拜白乾了”、“難道沒有人維護網絡嗎,這麼多問題”、“辛苦做節點,換來測試幣”,更有人略帶調侃地說道“感覺這個團隊實力不行,測試幣也給你slash掉”。
另一邊,繼Edgeware之後,Cosmos主網的升級失敗,引發了一部分用戶對於公鏈整體的吐槽和質疑。論壇上有一位網友表示:“最近很多項目技術都有問題。”
其實相對於技術問題,Cosmos此次事件的起因更應該被歸結為社區治理問題。仍記得去年,EOS節點不作為事件一度鬧得沸沸揚揚。社區質疑超級節點在享受生態獎勵的同時,沒有履行好自己的義務。
而Cosmos可以說與EOS存在類似的問題,雖然此次主網升級失敗只是導致了2個多小時的區塊驗證異常,但是通過這一事件,我們可以推測,Cosmos節點在主網治理問題上,也存在非常大的隱患。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03. 主網發展趕檔期
區塊鏈行業發展特別快,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新概念、新玩法、新模式,這導致用戶對於項目很難抱以很大的耐心。
公鏈之王以太坊的發展分為四個階段:前沿、家園、大都會和寧靜。今年3月1日,以太坊完成君士坦丁堡和聖彼得堡升級,標誌著以太坊進入“寧靜“階段,即將迎來ETH 2.0。
然而,縱觀以太坊君士坦丁堡的升級歷程,真的可以用一波多折來形容。原本計劃於2018年11月份完成的君士坦丁堡升級因為代碼漏洞、礦工抵制等原因,被推遲了至少三次,整個過程進展得極其不順利。伴隨著多次的推遲和延期,ETH也在大都會階段經歷了幣價的最高點和最低點,隨之而來的,是用戶耐心的耗盡,以及對以太坊的動搖和質疑。
3月1日凌晨3時左右,君士坦丁堡升級之前,就有用戶在網上提問:此次升級是否還會再延期?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04. 做節點更像是做投資
在採用PoS/DPoS共識機制的公鏈生態中,用戶持幣越多,持幣時間越長,其擁有的權益就越大,同時也有更大的概率成為鏈上節點並且獲得記賬權。用戶“身份”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財富”的多少。這也導致強者愈強。
據了解,EOS超級節點每年能收到5%的增發代幣,平均下來,每個節點每年大概可以獲得238萬枚EOS,即便按照現在熊市20RMB一枚的價格,一個節點每年的收入也在5000萬RMB左右。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05. 本該拼生態的階段,不要讓基礎問題毀了主網發展
進入2019年以來,行業對公鏈的關注點已經從TPS轉移到瞭如何建設生態和獲取用戶上。這也是今年Defi、staking、跨鍊等概念爆發的原因,市場希望看到公鏈更加多樣以及實際的發展。
生態建設以及用戶的捕獲和留存是一個比技術以及社區治理更為複雜的問題,行業競爭已經進入到了“應用落地”快車道,伴隨著熊市洗牌,公鏈競爭只會比原先更加激烈。
參考文章:
參考文章:
參考文章:
《Cosmos升級遇故障,大量節點應對不及時恐引發扣幣》by Rudy 盧地
《Edgeware主網啟動失敗,開發團隊連測試網BUG都不改? 》by 區塊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