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月25 日,我們在北京海淀區再一次見到了Gavin wood。圈內人對他一定不陌生,這個曾經與V 神共同創立以太坊、並寫出以太坊黃皮書、發明Solidity 語言、以及創立以太坊客戶端Parity 的創業者,今年因為新事業——被視為以太坊競爭對手的Polkadot,成為了區塊鏈世界最炙手可熱的人物。
最近,他正在中國各地奔波,昨天晚上是北京清華大學站。第二天,除了Odaily之外,他上午時間被數家媒體採訪充斥地滿滿噹噹。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互聯網沒有「成長」
在《為什麼我們需要Web3》一文中,Gavin 寫下了這樣一句話:互聯網宛若一個巨嬰,它已經衰老,卻從未長大。他曾對此表示,互聯網已經擁有了全球海量的用戶,但因為架構上的缺陷,互聯網從未真正擔負起自己應該完成的責任。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Libra 與web3.0
對於一些傳統巨頭嘗試擁抱web3.0 的舉動,比如Libra,Gavin 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他認為,Libra 的確是一種去中心化的技術,無論是在技術方面還是在法律環境方面都有一定進步。但是它是“有權限的、基於許可的”,這意味著,用戶不能自由免費使用Libra,開發人員也不能自由地在Libra 上進行創新。
另一方面,“Libra 的背後是一群中心化公司,且都植根於美國的領土上。 所以Libra 是一個非常以美國為中心的服務,而不是一個單一公司為核心的服務。”與此相對的是,Web3.0 是一個國際(international)的概念,而非國家(national)概念。
這就是為什麼web3.0 需要區塊鏈,因為區塊鍊為人們提供了超主權,而非依靠某國政府的授權。
他以法律作為例子,“基本的刑法是這樣的:每個人都不能互相謀殺,也不能互相攻擊,法律作為我們的行為準則,每個人都需要按照規定行事。但是如果沒有一個可以統一遵循的司法管轄權,那麼法律就不能很好地發揮作用。”
如果要按照紐約的法律行事,一旦有分歧,雙方需要飛去紐約進行審判,但這個解決方案很麻煩,交通很貴、律師也很貴。如果使用了區塊鏈,一切可以通過智能合約解決。
如何暢想web3.0?
在Gavin 看來,對於那些感興趣於新事物和新思維的開發者來說,web3.0 的優勢在於應用是“去中心化的”,在web3.0,構建一個應用程序的過程像是做一個純粹的算法,只需要設計正確,不需要做運行服務器這樣的苦差事,開發者由此更具聚焦於「開發」而非「部署和操作」。
另外,加密資產也是web3.0 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其的存在,使得在並無權威機構的前提下,開發活動和經濟活動也仍然是被鼓勵的。
類似於Facebook 的網站通過攫取用戶注意力獲利,但在web3.0,沒有一個應用程序可以真正控制用戶的注意力,因為所有的事情都是在用戶端完成的。在wen3.0,我們創建一個內部經濟,用戶可以用token 購買服務,但他們獲得token 的渠道是多樣的,比如挖礦、比如貢獻我們的注意力、貢獻數據,來交換其他服務。
“我們可以想像一個更加兩廂情願的互聯網。”Gavin 說。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Cosmos 與Polkadot
雖然Cosmos 與Polkadot 的對比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但這次的Gavin 的回答顯然超出我們的期待。
上週的萬向區塊鏈峰會上,Cosmos 創始人Jae 曾表示「有四成以上的PoS 鏈使用Tendermint」,我們問Gavin 怎麼看待這件事,以及Substrate 是否有同樣的潛力?
Gavin 先是表示對這個數據並不驚訝,隨後引用了丘吉爾的名言「世界上只有三種謊言: 謊言、該死的謊言和統計數字」,他認為Cosmos 雖然在合作上的速度相對更快一些,但重要的並不是鏈的數量,而是連的鍊是哪些。 Substrate 是他心目中發鏈的最佳工具,也將變成最好的生產工具,他也很開心Substrate 已經準備好了。
對於Cosmos,Gavin 說Tendermint 並不是什麼新的技術,Parity 在幾年前就已經實現。 Cosmos 的想法,執行地相對快一些,但這的確是一個簡單的技術。
Gavin 認為,Cosmos 並沒有完全做到「去信任化」,在他看來,Cosmos Zone 除了使用同一套共識機制,即Tendermint 之外沒有其他選擇,“所以你沒法在共識機制上有所創新,你也不得不使用Cosmos SDK,正是因為這些搭建的基礎設施,你可以非常快速地部署區塊鏈、以及通過Cosmos hub 相互橋接,你也可以發幣,這也正是Tendermint 有用的地方,但也僅僅到此為止了,因為Tendermint 很簡單,所以它也很有限”。
在Cosmos 中,鏈與鏈之間因為需要通過Cosmos 中心化的hub 來互傳消息與token,所以其前提條件仍然是所有人都需要信任這個hub,“這不是去信任(trust free),也不是無需信任(trustless),而是約束(bound)”;除此以外,在Cosmos 中,因為Zone 並不共享節點,也不會共享同樣的安全保證。所以Gavin認為“ Zone 之間不能直接對話,也不能信任彼此,只有hub 控制著每條鏈條上的象徵性平衡。”
所以,在Gavin 看來,它也並非一條可擴展性高的鏈。 “一個系統要想做到可擴展性,就要做到可展開支持多條區塊鏈,而無需增加新的節點、無需增加額外的安全性”, Polkadot 則做到了精準的「可擴展性」 ,Polkadot 中有一個驗證節點池,保證一段時間內能夠同時驗證不同的鏈條。
Gavin 補充說,從技術基礎的角度講,Cosmos 解決問題的假設前提是,全世界都是使用Tendermint 共識機制的區塊鏈、以及所有人都樂意信任一條Tendermint 中心鏈、所有人都樂意在這些Tendermint鏈中相互轉移代幣。
相比之下,Polkadot 的設想在於:“如果我有一個關於區塊鏈的新想法。我不必考慮驗證節點的事,也不必考慮安全的事,我就想快速部署一條區塊鏈,這條區塊鏈需要跑得夠快,也可以直接跟Polkadot 生態裡的所有區塊鏈進行互聯,包括比特幣和以太坊。”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Edgeware 很有勇氣
近期,Polkadot 知名生態項目Edgeware 算得上十分活躍。 9 月中旬,Edgeware 團隊一度啟動主網,但在兩天后,宣告「失敗」:將兩天前上線的主網降級為測試網,接下來會在完成全面的鏈上測試、所有問題全部「解決」後再重新上線。
我們同樣問了Gavin 對此事的看法。 Gavin 強調當前技術還在早期階段,Edgeware 勇氣可嘉,冒了個險,但是沒有成功,如果Kusama 推出,他們或許會更有收穫。
Gavin 說,“如果我認為它一定會成功,那麼我肯定啟動Polkadot 主網,只是現在我們還沒到那一步。我們採取了一種傾向於規避風險的方法,如果不能保證99% 以上的穩定與安全性,主網是不會推出的,但Edgeware 也許只有50% 的確定性,他們更加擅長於應用層。”從操作的角度看,Gavin 認為既定的路線圖在實際執行中,是可以根據事實酌情調整的。
不過Gavin 也覺得,如果Edgeware 在一年前嘗試這樣做,情況會更糟,所以這也證明了隨著時間的推移,bug 在不斷修正,技術也在不斷地成熟。最初Polkadot 說是在今年第三季度,目前團隊正在盡力完善以及試錯,也許在2019 年第四季度或者明年的第一季度推出主網。開發者可在Kusama 上做一些嘗試,體驗Polkadot 的高效。
此外針對「Parity 使用凍結錢包中的ETH 參與了Edgeware 的Signal 空投」,Gavin 表示很合情合理,他認為Edgeware 的做法,是讓凍結的ETH 財產所有權獲得修復。
Odaily資深分析師李雪婷、Polkaworld龐曉傑對此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