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本文來自巴比特資訊(ID:bitcoin8btc),作者:海倫,經授權發布。
編者按:本文來自
巴比特資訊(ID:bitcoin8btc)
巴比特資訊(ID:bitcoin8btc)
,作者:海倫,經授權發布。
編者按:本文來自
巴比特資訊(ID:bitcoin8btc)"巴比特資訊(ID:bitcoin8btc)"
,作者:海倫,經授權發布。
巴比特資訊(ID:bitcoin8btc)
巴比特資訊(ID:bitcoin8btc)
,作者:海倫,經授權發布。
從定位上來講,比特幣和Libra皆有“世界貨幣”的遠大理想。 2008年,中本聰在白皮書中將比特幣定義為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 2019年,Libra白皮書中寫到,Libra的使命是要建立一套簡單的、無國界的貨幣,和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
二級標題
從市值上來講,比特幣目前總值1853億美金,超過韓國、巴西、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亞的本國貨幣,成為全球第11大貨幣。而Libra背後的Facebook自帶27億跨國界用戶,也就是說平均每個用戶只要持有100美金,體量就可以超過比特幣。
反觀對於Libra的態度,剛被提名為歐洲央行主席的克里斯蒂娜•拉加德表示:“使用分佈式賬本技術的任何東西,不管是被稱之為加密、資產還是貨幣,它們都在撼動整個系統。”歐洲央行執行委員會成員Yves Mersch也表示:
二級標題
Libra可能削弱歐洲央行對歐元的控制,通過影響歐元區銀行的流動性狀況。
既然兩方各執一詞,觀點反而不重要,其背後的視角才是我們需要思考的。身為區塊鏈行業的記者,筆者希望跳出廬山外,站在各國央行的立場上,看看他們衡量的標準究竟是什麼。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隨後幾年比特幣一直在拓展支付場景,根據Coinmap數據,截至今年7月,全球接受比特幣的平台超過了1.5萬個。今年9月,就連全球第二連鎖餐飲企業德國漢堡王也宣布接受比特幣支付。顯然比特幣是可以用於支付的,但如今卻沒有多少人真的願意用比特幣支付。
二級標題
在Libra聽證會上,參議員Chris Van Hollen發表了對BTC的看法:“BTC的波動性導致它實際上並不會被廣泛使用,而Libra倒是可能被廣泛使用。”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也在得到課程中直言:“幣值波動過大,一直是加密資產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把它們的影響力限制在了它們的小圈子裡。Libra的意圖很明顯,它希望吸引更多人來使用,而不僅僅是風險偏好高的投資者。”
比特幣10分鐘的確認速度廣受詬病,隨著技術的發展,也有很多公鏈聲稱達到上萬TPS/s的性能。與之相比,穆長春透露央行曾運行Libra代碼後發現,其性能最優為3萬TPS/s,雖然這對於用於支付的貨幣來說仍然不夠好。但這使得在央行官員的視角里,比特幣不被視為法定貨幣的競爭者,而Libra則具備這樣的可能性。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能不能被更好的監管?
法國是旗幟鮮明反對Libra的國家之一,稱其對貨幣主權構成了巨大的威脅,並敦促歐盟(EU)出台相關禁令。法國經濟和財政部長Bruno Le Maire言辭激烈的表示:“我要確保Facebook的Libra項目不會成為可以與國家貨幣競爭的主權貨幣。因為我永遠不會接受公司成為私人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