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數字貨幣研究報告(二)
ROY
2019-09-05 07:03
本文约6214字,阅读全文需要约25分钟
金丘區塊鏈研究院構建評估模型,對央行數字貨幣CBDC、現金M0、銀行存款M1、Libar進行量化分析和深度比較

前情提要

前情提要

前情提要前情提要

金丘區塊鏈研究院用區塊鏈&數字貨幣與銀行金融系統相結合的視角,推出系列研報,與大家更全面探究什麼是央行數字貨幣(CBDC),以及中國央行數字貨幣(DC/ EP)的政策解讀,並對央行數字貨幣推出後金融機構的業務進行一系列預測和應用構想。

上期文章中,我們討論了央行數字貨幣的定義和基礎信息;央行數字貨幣和現金、活期存款、電子現金、穩定幣的區別;央行數字貨幣是不是偽需求。 (上期回顧: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報告(一)

作者:劉明瑞

本文我們將主要討論的問題是:

4. 從供應角度,探討央行數字貨幣的影響。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一、從需求角度,構建貨幣評估模型

前文提到,“具體一種貨幣形式是否有價值,我們要從供需兩個維度來評判”。本文我們先來構建一個貨幣評估模型。

3. 價值存儲(a store ofvalue):一個安全的價值存儲形式,阻止多種風險發生的安全的價值存儲。

從貨幣的使用者來說,人們往往會選擇一種可以“最大化個人利益”,又“最小化交易成本”和“最小化交易風險”的方式。根據貨幣功能和使用者需求這兩大維度,IMF構建了下面的貨幣評估模型。根據“支付功能”、“儲值功能”兩個橫向指標,以及“好處最大化”、“交易成本最小化”、“風險最小化”三個縱向指標,總結出幾點關於貨幣形式優劣的量化指標。

從貨幣的使用者來說,人們往往會選擇一種可以“最大化個人利益”,又“最小化交易成本”和“最小化交易風險”的方式。根據貨幣功能和使用者需求這兩大維度,IMF構建了下面的貨幣評估模型。根據“支付功能”、“儲值功能”兩個橫向指標,以及“好處最大化”、“交易成本最小化”、“風險最小化”三個縱向指標,總結出幾點關於貨幣形式優劣的量化指標。

從貨幣的使用者來說,人們往往會選擇一種可以“最大化個人利益”,又“最小化交易成本”和“最小化交易風險”的方式。根據貨幣功能和使用者需求這兩大維度,IMF構建了下面的貨幣評估模型。根據“支付功能”、“儲值功能”兩個橫向指標,以及“好處最大化”、“交易成本最小化”、“風險最小化”三個縱向指標,總結出幾點關於貨幣形式優劣的量化指標。

Scalability 可擴展性:支持任何金額的大小;

Eatra Service 額外服務:是否可以獲得其他金融服務,比如貸款、顧問服務等;

Eatra Service 額外服務:是否可以獲得其他金融服務,比如貸款、顧問服務等;

Anonymity 匿名性:匿名性的高低;

Transaction 交易:是否容易使用,交易手續費高低;

Anonymity 匿名性:匿名性的高低;

商業銀行存款

加密貨幣

根據上述貨幣評估模型,我們對市場上主流的貨幣形式進行量化評估,包括現金、加密貨幣、電子現金、銀行存款、以及央行數字貨幣(CBDC)。金丘區塊鏈研究院根據不同的貨幣特性,做了貨幣評估的雷達圖。其中覆蓋面積越大,貨幣的優勢就越大。在每個指標上,5分為最低,30分為最高。

現金

現金並不是一個普遍意義上很受歡迎的支付方式,主要問題在於交易成本高(需要支付雙方物理上見面,提現等也有諸多限制),容易被盜(尤其是大額),沒有回報(缺少利息)。但是現金的優點也很突出,比如及時的結算,沒有信息化系統風險,同時是完全匿名的。

加密貨幣

最沒有吸引力的支付方式,受到結算速度的拖累因此抗結算風險方面得了低分。同時在被盜和丟失、交易成本、額外服務、可接受程度方面都有明顯缺陷。唯一的優勢是在匿名性維度。

電子現金優勢明顯,具有廣泛的接受程度,因為它極低的交易成本(通常客戶體驗良好,有互聯網公司設計的支付場景),並且額外服務場景豐富。由於監管和法規的限制,電子現金的可擴展性有機會覆蓋到大額支付中去,但與銀行存款的網銀支付相比,其可接受度在B2B場景中有一定局限,和銀行存款一樣匿名性程度不高。

電子現金優勢明顯,具有廣泛的接受程度,因為它極低的交易成本(通常客戶體驗良好,有互聯網公司設計的支付場景),並且額外服務場景豐富。由於監管和法規的限制,電子現金的可擴展性有機會覆蓋到大額支付中去,但與銀行存款的網銀支付相比,其可接受度在B2B場景中有一定局限,和銀行存款一樣匿名性程度不高。

商業銀行存款

CBDC的量化數據預測

CBDC的量化數據預測

CBDC的量化數據預測

CBDC是一個全新的貨幣形式,由於目前市場上還沒有一種大規模使用的CBDC,因此我們只能動態地預測它的量化指標。

當然,CBDC和銀行存款、電子現金之間也有一些共同優點,比如抗結算風險和交易成本都較低,接受程度較高。

CBDC和銀行存款相比劣勢明顯。在量化雷達圖中,銀行存款在“可擴展性”、“額外服務”、“回報”、“被盜或丟失”等4個核心指標中有明顯優勢,不過“匿名性”和“抗違約風險”方面的表現不敵CBDC。其實,中國金融體系非常發達,銀行存款作為支付形式功能已經相當完善了,目前中國M1、M2已經實現了電子化、數字化。

CBDC vs 現金

為了更直觀地了解央行數字貨幣(CBDC),我們重點將其與銀行存款(M2)、現金(M0)和Libra三種具有代表性的貨幣形式進行對比分析。

CBDC vs 銀行存款

CBDC和銀行存款相比劣勢明顯。在量化雷達圖中,銀行存款在“可擴展性”、“額外服務”、“回報”、“被盜或丟失”等4個核心指標中有明顯優勢,不過“匿名性”和“抗違約風險”方面的表現不敵CBDC。其實,中國金融體系非常發達,銀行存款作為支付形式功能已經相當完善了,目前中國M1、M2已經實現了電子化、數字化。

CBDC vs 現金

和現金(M0)相比,CBDC在“可接受度”、“額外服務”、“交易”、“回報”維度上就有了潛在的優勢。現金容易匿名偽造,存在用於洗錢、恐怖融資等風險。而在賬戶服務和通信網絡覆蓋不佳的地區,現鈔的依賴程度還是很高。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紙幣在很多場景中變得越來越不合時宜,用CBDC替代現金是個非常值得試點的選擇。

CBDC vs Libra

CBDC vs 現金

Libra在大額轉賬上會受到限制,因此“可擴展性”上的得分中等;Libra在B2B場景的接受度會受到限制,因此“可接受度”指標的得分低於e-money;Libra沒有提到任何匿名性和用戶信息的保護,考慮到Facebook的前科,因此“匿名性”得分低於CBDC但高於e-money;Libra的“抗結算風險”和“抗違約風險”,分數低於央行貨幣、B-money,同時也低於接受金融監管的支付寶等e-money;在“額外服務”和“交易”方面,Libra和e-money一樣可以獲得滿分。

當然隨著監管的明確和Libra自身的發展,像e-money一樣Libra也會逐漸提昇在各個維度的評分,不過這個就不在我們研報的討論範圍之內了。

如果CBDC和銀行存款形成競爭關係的話,CBDC將會影響到金融穩定性和金融脫媒。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央行數字貨幣(DC/EP)採用雙層架構,以及只是用來替代M0的深層考量。

金融體系的健全性Financial Integrity

從供應角度,也就是從央行的監管視角下來看央行數字貨幣(CBDC)的影響,則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話題。本篇研報由於篇幅和主要研究方向的關係,我們只簡單地進行框架性討論。

金融體系的健全性Financial Integrity

根據設計的不同,CBDC可以增強或減弱國家金融體系的健全性(Financial Integrity)。

根據設計的不同,CBDC可以增強或減弱國家金融體系的健全性(Financial Integrity)。

結語

這個模式將充分規避金融健全性的風險,但是如何建立一套用戶可信賴的有效的隱私保護機制需要在實踐中摸索。另一種可能就是不限制轉賬的額度上限,同時不對交易身份和信息進行記錄的完全匿名形式,這個方法的問題就是會破壞現有的金融健全性。需要強調的是,在CBDC規則的設計中,KYC(客戶身份認證)領域會有一些靈活的規則,但是在AML(反洗錢)和CFT(反恐怖融資)上都會進行嚴格有效的管控。

金融穩定和銀行脫媒Financial stability Banking intermediation

如果CBDC和銀行存款形成競爭關係的話,CBDC將會影響到金融穩定性和金融脫媒。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央行數字貨幣(DC/EP)採用雙層架構,以及只是用來替代M0的深層考量。

穆司長在演講中也對這個部分進行了詳細解釋:“如果我們使用單層運營架構,會導致'金融脫媒'。單層投放框架下,央行直接面對公眾投放數字貨幣,央行數字貨幣和商業銀行存款貨幣相比,前者在央行信用背書情況下,競爭力優於商業銀行存款貨幣,會對商業銀行存款產生擠出效應,影響商業銀行貸款投放能力,增加商業銀行對同業市場的依賴。這種情況下會抬高資金價格,增加社會融資成本,損害實體經濟......央行數字貨幣是對M0的替代,所以對於現鈔是不計付利息的,不會引發金融脫媒,也不會對現有的實體經濟產生大的衝擊。”

貨幣政策的有效性Effective Monetary Policy

CBDC的推出不會很明顯地改變央行貨幣政策的有效性。貨幣政策傳導有四個主要渠道,包括基本利率、銀行借貸渠道、信貸渠道和貨幣匯率渠道。 IMF的研究顯示,CBDC對貨幣政策在上述四個主要傳導渠道中產生的影響比較微弱。

結語

二級標題

結語

本文從需求和供給的維度,用IMF的模型量化分析了市場上主流的貨幣形式。在世界範圍內,金丘區塊鏈研究院也是率先給出明確CBDC量化預測和Libar量化預測的機構。

Reference

Adrian, Tobias. 2019. “Stablecoins,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ies, and Cross-Border Payments: A New Look at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speech given at the IMF-Swiss National Bank Conference, Zurich, May 2019.

https://www.imf.org/en/News/Articles/2019/05/13/sp051419 -stablecoins-central-bank-digital-currencies-and-cross -border-payments

Duffie, Darrell. 2019. “Digital Currencies and Fast Payment Systems,” mimeo, Stanford University.

Mancini-Gri oli, Tommaso, Maria Soledad Martinez Peria,Itai Agur, Anil Ari, John Ki , Adina Popescu, and Celine Rochon. 2018. “Casting Light on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 rency,” IMF Sta  Discussion Note, November.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Policy Paper"- June 2019

“The Rise of Digital Money” Tobias Adrian, Tommaso Mancini-Griffoli, July 2019

本文從需求和供給的維度,用IMF的模型量化分析了市場上主流的貨幣形式。在世界範圍內,金丘區塊鏈研究院也是率先給出明確CBDC量化預測和Libar量化預測的機構。

由於都是最新的事物,信息量有限,因此指標需要在若干假設下完成。接下來研報的第三部分我們將把視野鎖定在中國央行即將推出的央行數字貨幣(DC/EP)上, 對DC/EP做量化預測以及政策解讀,歡迎關注。

從經濟學角度來說,要把傳統貨幣長期演化過程中的合理內涵繼承下來。因此法定數字貨幣的內在價值不應有任何變化,變化的地方在於貨幣的形態數字化。 ——姚前,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前所長

姚前, 湯瑩瑋. 關於央行法定數字貨幣的若干思考[J]. 金融研究, 2017, 445(7): 78-85.

關於金丘科技

金丘科技創立於2013年,致力於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助力金融產業實現數字化變革,目前擁有監管科技、智能稅務、智能支付、區塊鏈四大業務。金丘的核心團隊具備超過18年的金融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技術與服務經驗,曾參與央行現代化支付CNAPS系統、中國銀聯CUPS核心系統、超級網銀、跨境人民幣支付CIPS系統等國家級金融系統建設。目前在全球擁有超過80家銀行、保險和金融機構客戶,包括摩根斯坦利銀行、花旗銀行、法國巴黎銀行、匯豐銀行、恆生銀行、中國銀聯等。

ROY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