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億美元的公鏈項目,Telegram打造的TON平台和Gram代幣即將面世
欧易情报局
2019-08-29 10:53
本文约2871字,阅读全文需要约11分钟
預熱了兩年之久,Telegram區塊鏈項目終於進入正式“發車”軌道了。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了解TON平台和Gram代幣

Telegram(電報)是由俄羅斯企業家Pavel Durov和他的哥哥、著名的計算機科學家Nikolai在2013年共同開發的一款加密聊天軟件,也被稱為“俄羅斯的微信”,其採用點對點的加密方式,所有的內容不會通過服務器,也沒有第三方監管,最大特點是注重隱私保護。正是由於這一特性,也深受區塊鍊和加密社區的喜愛。據第三方數據統計,截至目前為止,Telegram的全球日活用戶已超過2億,目前算是全球最大的加密聊天軟件。

TON的全稱是Telegram Open Network,是Telegram 團隊在2018年專門建立的區塊鏈項目。它是一種可擴展的多鏈區塊鏈架構平台,提供了多個基礎網絡設施擬支持各種鏈上服務,用戶可以基於TON提供的基礎架構來執行分佈式的應用程序。

根據TON的白皮書介紹,該項目總共有八個部分:TON區塊鏈,TON P2P網絡,TON 存儲,TON 網絡代理,TON DHT,TON 服務,TON DNS 和TON 支付。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TON項目發展進程

  • 籌備期:趁熱打鐵

2017年12月,在區塊鍊和加密貨幣勢頭正猛、異常火爆之時,Telegram公司首次對外宣布要開發自己的區塊鏈平台,也就是Telegram Open Network(TON),併計劃發行流通於TON上的加密貨幣Gram。

2018年1月,Telegram團隊向投資者發布了項目白皮書,根據白皮書內容顯示,該平台的擴容性將超過比特幣和以太坊,這將使其在交易速度上可以與Visa和萬事達等行業巨頭一較高下。

2018年1月和3月的時候,Telegram 分別完成了兩輪融資,成功募集了17 億美金,據媒體報導其中包括紅杉資本、Benchmark、KPCB 在內的頂級風投和國際投資機構都有參與。

這個數字是什麼概念呢?可以說是創紀錄的融資金額,僅次於EOS項目的40億美金。

而且按照原計劃有一半額度是要面向散戶投資者募集的,但由於募資金額遠超原計劃的數額,再加上為了規避美國監管問題,Telegram在2018年4月的時候取消了面向公眾的lCO。

  • 啟動期:緩慢進行

但是在募資完成之後,TON 的整個項目進程比較緩慢,主網上線時間等得讓人焦灼。

根據公開報導資料,2018年第三季度,TON曾對外宣布項目已進行到70%,虛擬機95%準備完畢;

2019年2月,Cointelegraph報導稱,TON目前已經完成90%的開發,計劃最早於3月份正式發布TON平台主網和Token;

一不小心又沒了後文,直到今年4月,Telegram團隊面向有限數量的全球開發商發布了TON區塊鏈的私測版本,有測試人員表示系統交易處理速度非常高;

5月,Telegram正式發布TON 的測試客戶端TON Testnet Blockchain Lite;

8月,TON中文社區宣布,TON核心代碼已基本完成,將在9月1日正式開始公測,這將是主網上線前的最後測試版本

  • 後續:代幣發行

除了主網上線的問題,大部分投資者關注的應該還是代幣的情況。畢竟之前面向公眾的私募被取消,有很多沒能上車的散戶投資者。

根據公開資料,今年7月10日,TON在Liquid交易所進行了首次代幣銷售,類似於現在流行的IEO模式。但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公開發售似乎並不是官方發售。 Liquid 交易平台頁面的相關信息顯示,這次銷售是由一家亞洲最大私募買家Gram Asia 組織的,而且是對有限客戶的限量發行,用戶可以使用美元和USDC 認購GRAM,代幣價格為4 USD/ Gram 。

正是由於不是官方出貨,這次吸引眼球的代幣銷售也被不少人質疑是私募買家出貨套現,是不是真的不好說,大家有所了解就行。這輪銷售是屬於預售性質,購買者只是拿到額度而不是真正的代幣,要等到10月全面發行後,才能收到代幣。

官方告知的Gram 的正式上線時間為2019 年10 月31 日,在TON Network 上線之後,本輪銷售的Gram 代幣將在未來18 個月的時間內向投資者解鎖發放,一共分4個階段,主網上線之後3 個月釋放25%,6 個月後釋放25%,12 個月後釋放25%,18 個月後釋放25%。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TON的意義和影響

說到最後,來談談Telegram這麼大區塊鏈項目的意義。

作為史上創造募集金額紀錄之一的區塊鏈項目,而且是在市場熊市的時候完成的融資,再加上著名投資方的加持,Telegram 的項目從去年開始就備受關注。

有不少人非常看好,也有人持觀望或質疑態度。一方面,有人認為憑藉Telegram的幾億用戶和巨大流量,入局區塊鍊及加密貨幣領域,勢必會帶來大量的真實用例,提高全球範圍用戶對區塊鏈的認知;另外TON主網上也會支持比特幣、以太坊等主流貨幣,所以或許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大大提高主流加密貨幣的使用率。

另一方面,也有人質疑TON的底層技術是否過硬,能否對得上它們宣稱的要成為對標比特幣和以太坊的新一代區塊鏈的口號;還有項目17億美金的估值是否過高,畢竟Facebook 和Uber 都花了好幾年才融資到10億美金。

說到Facebook,前段時間也剛宣布要推出穩定幣Libra,Telegram 的代幣也即將面世,它們同樣是世界知名的社交巨頭,同樣是自帶大體量用戶和流量,它們誰能更勝一籌?兩者又是否會齊頭並進,並駕齊驅,一起助力點燃加密貨幣領域的新火苗呢?

話說回來,Facebook 的Libra 還沒“出世”,最近已經面臨歐美多方監管機構的輪番“轟炸”,又是聽證會,又是調查問訊,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Facebook之前的“隱私洩露”事件,那麼主打保護隱私的Telegram 這次會不會逃過一劫呢?

欧易情报局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