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取代黃金、貨幣、金融體系?
区块浪潮
2019-09-03 09:28
本文约2924字,阅读全文需要约12分钟
比特幣不止是現金的問題,它關乎自由。

比特幣不只是錢的問題,它關乎自由。

圖片描述

二級標題

圖片描述

(紐約證券交易所——當前金融體系的象徵)

目前的金融體係受制於第三方,他們執行法律,壟斷系統,允許用戶在不互相信任的情況下兌換貨幣。

過去,人們習慣當面用貨幣交換商品。隨著在線支付的發展,傳統的價值交換方式逐漸消失,此時如何取得相互信任則變得尤為重要。

在現有的體系中,政府或金融機構其實都是某種形式的中介機構。它們的存在能夠確保兩個或多個人可以在相互不信任的情況下進行價值交換,可以說,如果沒有這樣的第三方機構,我們的金融體係將會崩潰。

儘管第三方帶來了交易便利,但這是以犧牲財務自由為代價的。

事實上,當前的金融體系在以下兩個方面有所限制:

1、每個國家唯一承認的支付媒介只有法幣。當要兌換貨幣時,只能通過銀行或者別的機構,這其中所產生的交易費和中介費都將由我們承擔。

2、除了現金,沒有隱私和自由可言:所有資金流動都必須通過中央體系。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當前金融體系的弱點

當前的金融體系在信任關係和個體財產自由之間做了權衡,雖然它解決了信任的問題,但這種結構有極大的缺陷:

1、單點故障

當前的系統是自上而下的,其特點是作為第三方中介。這意味著用戶正在支付高昂的中間成本,因為他們不能直接交易,而且系統本身是中心化的,單點故障會導致整體故障。如果控制當前體系的ZF崩潰,整個體係也會隨之崩潰。

2、不開放

由於其中心化特質,系統中不允許任何人加入。

事實上,頂層的金融機構扮演著看門人的角色。由於規定,他們被要求收集客戶的個人信息。

因此,該系統只對那些被認為“值得信賴”的人開放。這不可避免地將所有缺乏必要條件的人排除在該制度之外:窮人、沒有證件的人、受迫害者。

總之,控制當前金融體系的機構可以任意決定誰可以進入或誰不能進入全球經濟。

3、並非無國界

雖然我們生活在一個全球化的世界,但經濟體係並不存在這一點。

事實上,貨幣仍然是以國家為中心的。跨境和跨國交易仍然不方便,而且費用高昂。即使我們的付款是電子的,如果我們從另一個國家付款,仍然要收取額外的費用。

4、容易受到審查

現行製度允許審查,雖然這在某些情況下是好事(例如針對洗錢者),但這種權力也可能被濫用,例如,當美國利用美元對伊朗實施制裁,並將其排除在全球經濟之外時。

因此,比特幣的白皮書中才會說:

我們無法實現完全不可逆的交易,因為金融機構總是不可避免地會出面協調爭端。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比特幣的歷史意義

既然前面我們已經說了當前金融體系的情況,下面讓我們來討論一下比特幣創造的歷史意義。

比特幣白皮書於2008年10月發布,當時全球陷入金融危機。第一筆交易發生在2009年1月3日, 交易中嵌入了當天《泰晤士報》的標題,內容為:“2009年1月3日,財政大臣瀕臨對銀行進行第二次紓困。”

在比特幣發布的同一天,美國政府向銀行提供了9000億美元的救助款。在世界金融危機期間,以信任為基礎的金融體系的弱點變得尤為明顯。

現在讓我們弄清比特幣的目標以及它誕生的原因,很多人會混淆這個問題的答案。

許多人認為,比特幣誕生之初就具有統治世界的思想:取代當前金融體系的宏偉目標。

然而,這從來就不是比特幣的目標。

相反,讀過比特幣白皮書的人都知道,比特幣的目標是為當前的金融體系提供一個對等的替代方案。一種電子化的現金,可以讓人們直接交易,無需金融機構或任何第三方。

它建立的前提是,當前基於信任的體系存在缺陷。事實上,即便銀行和ZF在處理價值交換時存在某些問題,但我們仍然需要信任他們。

我們只能相信他們不會濫用權力,不會侵犯我們的隱私,不會對我們的資金進行危險的操作,我們只能相信他們會本著道德和誠意行事。

然而,過去我們見證了太多不值得信任的例子,其中最明顯的是上一次經濟危機。可以說,這就是比特幣被迫誕生的原因:我們必須信任現有的機構,因為沒有其他選擇。

比特幣的出現,給了我們很多希望:

成為目前中心化體系的對等替代方案;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比特幣如何取代第三方?

既然我們已經弄清比特幣誕生的原因,那麼讓我們進入下一個步驟:它怎樣才能成為傳統金融體系的替代品?

如前所述,我們當前的金融系統依賴第三方在交換價值的兩個或多個用戶之間加強信任。

相反,比特幣依賴於密碼學原理。

必須解決的主要問題是“雙重支付”問題,也就是,甲如何驗證乙沒有重複使用現在發送給他的錢?

目前這個問題是由第三方解決的,檢查每筆交易是否有重複支付。但是,這個體係有它自己的缺陷,因為整個系統的命運取決於運行它的實體,每筆交易都必須經過它們。

比特幣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1、點對點的、分佈式的系統架構:任何連接到比特幣網絡的計算機通常被定義為“節點”。

2、一種時間戳服務,其中發生的每筆交易都有時間戳。它按時間順序,共享給網絡的每個節點,能夠證實特定數據必然於某特定時間是的確存在的。

3、基於消耗的計算方式來證明交易是有效的:為了證明交易是有效的,需要運行節點計算,而此時CPU的時間和電力消耗就是消耗的資源。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比特幣是當前金融體系的唯一替代品

由上可見:

1、比特幣創建的目的是作為當前金融體系的替代品(而不是取代它!)

2、它有去中心化系統,無需信任第三方;

3、在比特幣底層的區塊鏈技術中,第三方被健全的密碼學原理所替代;

4、允許點對點交易、減少中間成本、欺詐和洩露隱私的情況;

5、最重要的一點是,它允許用戶完全控制他們的資金。

這篇文章的目的決不是簡單地講解比特幣的內部運作,而是對比特幣提出不同的觀點。畢竟自比特幣誕生以來,它一直被誤解,它也被媒體和專家們利用以獲取他們想達到的目標:更多的名氣、更多的觀眾、更多的點擊量。

比特幣不僅僅是一項技術,它是當前金融體系的替代品。它是安全的、去中心化的、開放的,不可能被審查或關閉,我們對第三方的依賴使得當前的體系效率低下,容易受到濫用權力和操縱,而完全控制我們的資金應該是人們的基本權利,這也是比特幣如此重要的原因。

区块浪潮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