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本文來自31QU(ID:blockchain31)編者按:本文來自
編者按:本文來自
編者按:本文來自
,作者:31QU 張宇,Odaily 經授權轉載。
二道販子,北京話俗稱“倒爺”。
其工作的實質內容是指在生產或者供應商一方買進某種商品,然後再販賣出去,實則為中間商。本質上是利用信息不對稱來獲利。
不同的在於,他們大多尋找的是一些渠道相對較窄、買賣雙方聯繫比較閉塞的行業。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在某些產品銷售過程中,出現了的暴利機會。
然而,搬來搬去的加密貨幣真的能賺錢嗎?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何為套利搬磚
套利搬磚,也叫“持幣套利”,也就是以賺取平台間差價為盈利的投資手段。有時候,同一幣種在不同交易平台的價格是不同的,於是兩者就產生了差價,往往這種差價還不小。
簡單地說,搬磚就是講同一幣種從價格相對低的交易平台買進,然後轉存到諸如錢包等中轉平台,再選擇價格高的交易平台賣出去,從而賺取中間利差的行為。
一般來說,由於加密貨幣市場正處於野蠻生長的初期,各國政府有的還沒有對其形成系統的監管體系,而形成監管的一些國家,其對加密貨幣的態度也並不一致,以至於各國加密貨幣發展程度參差不齊。
此外,縱觀加密貨幣發展歷史,其整體價格曲線仍然處於上升通道,再加上人們對加密貨幣的長期看好。
最終導致,儘管搬磚難度較大,但人們卻依然趨之若鶩。
搬磚的方式有兩種,首先就是最簡單的,當確定兩國之間某一種加密貨幣存在差價時,將加密貨幣從價低國買入,並提到價高國,最終賣出,以此來賺取差價。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跨國提幣流程較長,快則幾個小時,慢則幾週。在一充一提的過程中,兩個差價很有可能抹平甚至反轉。
此外,還有一種方法也是搬磚者們較為常用的,即搬磚者在兩個國家間同時擁有一定數量的加密貨幣。當兩國市場出現差價時,搬磚者即可在低價市場買入一定數量的加密貨幣,並同時在高價市場賣出同等數量的加密貨幣。
以上兩種方法就是幣圈玩家常用的搬磚手法。
當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發布的《關於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明確代幣融資的本質是一種未經批的行為,並且要求立即停止各類代幣融資行為,已完成代幣發行融資的組織和個人應做出清退安排。
然而,儘管由此造成比特幣價格在全球範圍內的下跌,但由於國內監管政策的縮進,導致國內比特幣價格與國外市場出現了較大差價。
因此,在顯著的利潤引導下,幣圈玩家們之間,出海搬磚的風氣開始流行起來。
有玩家表示,9月4日15時到9月5日12時,海內外平台出現了顯著的價差。通過在平台間騰挪“搬磚”不到12小時,他獲利頗豐。
隨著時間來到2017年的年底,比特幣突破歷史新高,來到2萬美金。
“當時,整個加密貨幣市場都處在一片沸騰之中。”搬磚玩家雷兵(化名)告訴31QU,“這場狂歡,該給韓國加密貨幣投資者們記下一大功。”
雷兵表示,當時國內比特幣價格是12萬人民幣左右,而韓國比特幣則漲到了15萬人民幣。
“我第一時間就聯繫了在韓國的發小,使用他的身份信息註冊了韓國交易所的賬號。”
於是,雷兵在國內買幣,然後轉到韓國交易所賣出,再由發小幫他把韓元從銀行提出,再通過民間機構把錢轉回國內,周而復始。
雷兵不無自豪的說:“這一波,我賺了不少錢,但具體多少,不能告訴你們。”
“其實搬磚套利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賺錢。”雷兵告訴31QU,“至少現在不賺錢了。”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搬磚套利沒有想像中賺錢
幣圈搬磚套利的本質就是賺取兩平台同一幣種之間不同的差價。但差價的賺取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同一個幣種在不同平台之間存在的價差,必須足夠支付用戶的交易成本(手續費,提現費,提現時間內幣價的波動),否則搬磚並不划算。
除了市場浮動為搬磚帶來的不確定因素以外,搬磚領域另一個不可忽視的角色:交易所。它的一舉一動同樣會影響到搬磚者的利益。
“站在交易所的角度來說,搬磚套利的現像是流動性引流的一個辦法,有時候,市值維護做出高於大多數平台的價格,是為了引流。”
小黑龍表示,作為在搬磚套利中扮演至關重要角色的交易所,對部分用戶搬磚的行為並不十分排斥。
“但凡事都有個度。不排除不代表完全不在乎。”小黑龍補充道。
交易所都是希望讓一些新幣種增加曝光度,所以會容許有一定的套利空間,但如果是主流加密貨幣的話,交易所是不願意的。
因此針對主流加密貨幣,各個交易所都會安排機器人來進行檢測,如果發現套利空間,就會馬上下單填平。這樣一來,搬磚玩家就無利可圖了。
除此之外,一般搬磚還會有提幣風險,做為幣圈的普通玩家,一般很少有人能在每個交易平台都存有一定數量的資金。
再者,各個平台之間,除了諸如比特幣等搬磚熱門加密貨幣價格不一致,即使是USDT等入金加密貨幣之間也存在不同的差價,但其中的差價並不大,一進一出,基本上利潤空間很少。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量化交易或在加密貨幣領域水土不服
“在搬磚套利裡,一般有兩種人。”小黑龍說:“一種是單純手工套利的小玩家,還有一種是有專門套利程序的專業搬磚團隊。”
通過專門套利程序搬磚,也就是量化交易。
某交易所負責人表示,量化交易,有時候也稱自動化交易,是指以先進的數學模型替代人為的主觀判斷,極大地減少投資者情緒波動的影響,避免在市場極度狂熱或悲觀的情況下做出非理性的投資決策,量化交易有很多種,包括跨平台搬磚、趨勢交易、對沖套利、三角套利、跨期套利、ETF輪動套利等。
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量化交易就成為全球金融市場佔據重要地位的交易方式,並衍生出龐大的金融體系。如今,隨著區塊鏈行業的整體向好以及數字貨幣交易市場的擴張,量化交易也已經被大量團隊引入數字貨幣市場之中,目前各類量化團隊已經達到數百家。
“量化很簡單的,原理就和玩家普通操作一模一樣,但玩法多種多樣。”資深幣圈量化玩家Otto告訴31QU,“搬磚只是其中一種賺錢方法而已。”
Otto表示,量化交易只不過是把人的意念通過機器和代碼來表現出來。
人總要睡覺的,而且不可能24小時都能時刻保持專心和理智。但機器可以。
用戶只要提前設定好交易的各項參數,就可以讓機器來進行買入賣出的操作流程了。
“唯一值得憂慮的就是機器和代碼自身的不完善,會導致交易過程中出現Bug。”Otto告訴31QU,“但就算如此,相較於人來說,機器所犯的錯誤,少之又少。 ”
然而,儘管Otto無比推崇量化交易,認為儘管量化交易具有投機性,但卻是高智商玩家才能玩得轉的。但另一位量化玩家任衝(化名)卻表達了不同的意見。
他認為,相比傳統金融市場的量化交易,加密貨幣市場的量化交易由於發展階段過早、自身特性等原因,還存在各種各樣的內外部問題,致使量化交易在加密貨幣市場並沒有很好地扮演其角色。
首先,相較於傳統證券交易所而言,加密貨幣交易所大多處於監管空白的領域,無法做到足夠的公開與透明;其次,加密貨幣市場太過於“肆無忌憚”。
任衝表示,交易所作為規則制定者打破規則,擾亂市場秩序;投資機構莊家砸盤、內幕炒作;黑客攻擊事件頻發。這些都對量化交易的風控策略提出了更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