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介紹
介紹
介紹
介紹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Maker DAO & DAI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圖2 —— 各大DeFi 項目中的ETH 鎖定量(來源:https://public.tableau.com/profile/alethio.defi#!/vizhome/Overview_15567111639100/DeFiOverview)-
什麼是DAI ?
DAI 是如何生成的?
DAI 是一種由質押資產背書的密碼學貨幣,完全存在於區塊鏈之上,其穩定性以及與美元的錨定關係不依賴於任何中間方。 DAI 是由經過審計的開放式智能合約鎖定的質押資產背書的。
DAI 是如何生成的?
通過CDP(質押債倉)機制、反饋機制和可信第三方,Maker 使用部署在主網上的一系列智能合約來維持穩定幣DAI 的價值。任何人都可以利用自己持有的ETH 來生成穩定幣DAI 。
想要生成DAI 的用戶先要創建一個CDP ,然後將ETH 質押進Maker 的CDP 智能合約裡。
從技術角度來說,被質押的不是真正的ETH ,而是PETH,也叫以太池(Pooled Ether)。首先將ETH 轉化成WETH(Wrapped Ether),即,與ETH 成1:1 兌換比例的ERC 20 代幣。 PETH 充當“以太池” 的份額—— 你在質押ETH 之後,會根據質押量獲得一定的份額。需要注意的是,與ETH 和WETH 的兌換比例不同,ETH 和PETH 之間的兌換比例不是1:1 。目前,1 PETH = 1.04 ETH —— 後文會解釋具體原因。
如果ETH 出現價格波動,CDP 中ETH 的價格下跌到接近質押率——就會面臨清算的風險。不過,除非CDP 中的資產被清算,用戶可以通過機制增加質押量。反之亦然——如果ETH 升值,質押率變高——用戶有兩個選擇。可以選擇根據之前的質押率生成新的DAI ,或者取出一部分被質押的ETH 。用戶也可以轉讓CDP 的所有權,償還所有債務或者說徹底註銷賬戶。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根據紫皮書來看) CDP 的生命週期可分為6 個階段:
圖片描述
-圖3 —— CDP 生命週期的6 個階段-
1. 得意(PRIDE):CDP 滿足超額質押條件,未達到債務上限
2. 憤怒(ANGER):CDP 創造出的債務達到上限
3. 焦慮(WORRY):CDP 的質押資產價格產生波動
4. 驚慌(PANIC):CDP 質押不足,或者CDP 中質押資產的價格波動超出寬限期
5. 悲痛(GRIEF):觸發清算機制
6. 絕望(DREAD):觸發並開啟清算
一些啟示:
只能在PRIDE 階段取出質押資產,在ANGER 階段還可以清償一些債務。

每個清算行為都有對應的階段。
風險管理:MKR 代幣。它是一種ERC-20 代幣,會根據DAI 價格的波動自動增發/銷毀,以便將MKR 的價格維持在1 美元左右。除了用於支付系統所規定的穩定費用,MKR 持有者有責任通過行使投票權來參與風險管理。他們可以增加/修改現有的CDP 種類(目前僅支持單一質押資產CDP )、改變DAI 的儲蓄利率(目前並未使用——這是向多種質押資產CDP 過渡的一部分)、選擇有助於為質押資產精准定價的預言機(適當激勵參與報價的外部參與者)、選擇能夠觸發緊急關停的預言機,最後,(在緊急關停機制下)一旦獲得足夠多的讚成票,投票者可以自行觸發緊急關停(在技術更新或是系統遭遇嚴重攻擊之時可以觸發緊急關停)。
Compound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Compound 協議的利率不是由借貸雙方商議決定的,而是基於利率隨需求增加而上漲的理論模型計算出來的。每個貨幣市場都要對此進行計算,因此每種代幣都有自己的利率模型——特定代幣利用率的函數。當然了,放貸利率是低於借款利率的——以確保協議的經濟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圖片描述
在Compound 平台上借貸有什麼優勢?

同樣地,借方可以立即藉出代幣(用戶必須通過類似於Maker 的超額質押機制,確保質押金額是超出債務金額的,從而確保償付能力) 。借方無需掛單,可以使用他們現有的資產借出代幣,立即拿到以太坊的生態系統中使用。
平台使用情況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上表總結了Compound 平台上的代幣使用情況。要確定供需狀況及其對利率的影響,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貸款金額、貸方人數和借方人數。能夠解釋利率較高的原因的另一個有趣指標是,根據某一時刻的借出量佔總供給量的百分比所示,DAI 和WETH 是藉出量最多的兩種代幣。
一級標題
代幣交易所:Uniswap
Uniswap 是在以太坊上實現代幣交易自動化的協議。根據Vitalik 發表在Reddit 上的一篇帖子可知,Uniswap 是部署在主網上的一系列智能合約。這個平台沒有它自己的原生代幣(它實際上聚集了不止一種代幣,而且之後會越來越多),沒有中心化訂單簿,平台和平台創建者也不收取任何費用(流動性提供者和用戶會收取費用)。目前Uniswap 平台上鎖定了3 萬個ETH 不到,單靠這個數量就足以讓Uniswap 躋身DeFi 平台的前五名。不過,這個數量還不能代表質押在Uniswap 上的所有代幣——加上之後,Uniswap 就成了世界第三大價值鎖定DeFi 平台(位居Maker 和Compound 之後)。
Uniswap 的運作方式主要是為不同的ERC 20 - ETH 代幣對創建單獨的貨幣市場。每個人都能在這個平台上部署智能合約,為任何ERC 20 代幣創建一個新的交易所。這些智能合約會儲備一些ETH 以及相關的ERC 20 代幣。然後,以ETH 作為交易媒介來撮合兩種代幣之間的交易——所有智能合約都通過一個登記簿連接起來,並由這個登記簿來記錄交易信息。這些任務都由uniswap_factory 合約完成,這個合約既是工廠,又是登記簿。用戶可以使用createExchange() 函數為新的ERC20 代幣部署一個交易合約。
從傳統意義上來說,在中心化交易所上,用戶提供流動性的方式是選幾個價格點做交易——可以掛買單、也可以掛賣單,也可以雙方都掛。所有交易者的訂單會統一記錄在訂單簿上。然而,在Uniswap 上,交易雙方的流動性是匯集到一起的,然後再根據算法來自動做市。 Uniswap 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徵——就是流動性永遠不會被耗盡。誠然,如此誇張的目標不可能不存在犧牲。 Uniswap 算法採取的方法是通過一個漸進函數來提高代幣價格。所以,你一次性想購買的代幣越多——你要支付的單價就越高,這樣就形成了一種權衡關係。大鱷們再也無法進行大額交易,不過與此同時——這個系統是一直具有流動性的——每時每刻都會有交易達成。
對流動性提供者來說意味著什麼?
在向Uniswap 交易所提供流動性的時候,不可以只向交易對的一方提供流動性——這就會改變兩種代幣之間的比率、改變交易價格(實際上,x 代幣/ y ETH = 價格),有了這種價格比率上的變化,想要套利的流動性提供者就會虧錢。
在向某ETH - ERC 20 代幣的交易合約中註入等價值的ETH 和對應代幣之後,合約會向流動性提供者發放一種流動性代幣,這些代幣代表的是流動性池中的份額(佔據流動性池中總流動性的10% ——收到這些代幣的人就有權掌握總流動性的10% )。這些流動性代幣僅僅代表了流動性提供者所提供的數量。在流動性增加或減少的過程中,會相應生成/銷毀流動性代幣,從而確保每個人擁有的相對份額保持不變。
說完瞭如何成為流動性提供者,接下來說說為何要成為流動性提供者。提供流動性的激勵源自所有交易都會支付的費用。這些費用會重新註入流動性池,因此,即使提供者所持有的流動性池比例始終不變,這個比例的價值也會上升。平台不會收取費用,只會產生交易費。
費用結構
1. ETH ➡️ ERC 20 代幣交易
用ETH 支付0.3% 的交易費
2. ERC 20 代幣➡️ ETH 交易
3. ERC 20 代幣➡️ ERC 20 代幣交易

用ETH 支付0.3 % 的交易費將ETH 換成ERC 20
代幣實際交易費是0.5991 % 。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上圖顯示了每種代幣的流動性提供者。每個顏色都代表一個幣種,每個矩形代表一個流動性提供者。每個矩形的大小與流動性成正比。左邊兩個最大的幣種(綠色和金色)分別是DAI 和MKR —— 這兩個顯然是最受歡迎的交易對。
一級標題
預測市場:Augur
預測市場分為四個階段:創建、交易、報告和結算。創建預測市場之後立即開啟交易,一旦事件發生並確定結果之後,用戶可以平倉並取出他們的資金。
交易
交易
交易
市場創建者還需要繳納保證金:有效期保證金(用ETH 支付,如果市場沒有得到有效結算,會退還給創建者——基於最近無效結果的數量而定,用來激勵創建者開設明確的預測市場)和違約保證金(用REP 支付——只有當被指定的報告者在三天之內提交報告之後,才會歸還給創建者——這樣能夠激勵創建者選擇可靠的報告者,好讓預測市場盡快收盤) 。
交易
對事件結果的下注是通過交易份額來實現的。其實,當用戶在市場上買賣不同結果的“份額” 時,就是在用ETH 給不同的結果下注。 Augur 的配對引擎會創建一個完整的份額集合,每個可能結果的所有份額都會包含在內。
所有預測市場都是由訂單簿來維護的,用戶可以隨時為任何市場創建/成交訂單。可以是與其他用戶進行交易,也可以是創建新的份額集合。交易者為他們的訂單設定一個最低價格,如果不能全部交易,至少可以部分交易,未達成交易的部分則重新生成一個訂單掛出去。
報告

市場結算
交易者可以通過將自己的份額賣給其他人或是與市場進行結算的方式退場。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在創建一個預測市場之時,用戶可以對其進行具體描述,並且加上一些標籤來對市場做出限定。上圖是依據Augur 預測市場上用過的所有標籤製作的一朵詞雲。 (這些標籤都是在預測市場創建之後,從Augur 智能合約生成的主題的數據段中提取並解碼的。)
一級標題
用戶重疊分析——Maker & Compound
我們在上文提到的所有協議中,唯一兩個共享市場的協議(請看第一張圖的右下角“借貸”一欄)是Maker 和Compound 。這兩個協議恰好也是目前為止最大的兩個協議( Maker 比Compound 還要再大個幾倍)。因此,可以分析一下它們的用戶群。
Maker 的用戶是那些創建CDP 的人,而Compound 的用戶是藉貸雙方,因為二者對平台來說同等重要。不同的是,Maker 的用戶是鎖定ETH (創建CDP )來借DAI ,而Compound 的用戶可以是藉貸雙方的任意一方,或者兩方。
Compound 上的475 個借方(2549 次借款行為)
230 個用戶發生過1 次借款行為
136 個用戶發生過1 至5 次借款行為
54 個用戶發生過5 至10 次借款行為
55 個用戶發生過10 次以上的借款行為(其中7 個用戶發生過50 次以上的借款行為,最多達到171 次)
Compound 上的3116 個貸方(10956 次貸款行為)
1527 個用戶發生過1 次貸款行為
1133 個用戶發生過1 至5 次貸款行為
338 個用戶發生過5 至10 次貸款行為
199 個用戶發生過10 次以上的貸款行為(其中4 個用戶發生過100 次以上的貸款行為,最多達到160 次)
Maker 上的7518 個CDP 創建者(共創建16848 個CDP)
1091 個用戶創建過1 至5 個CDP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從上述共計30353 次行為(與下圖所示形狀對應,為避免過於雜亂,部分行為沒有在圖中顯示出來,目前圖中只顯示了11109 次行為—— 在圖中表現為一條一條的線)中可見,產生這些行為的地址共計有9539 個(在圖中表現為一個一個的點)。
圖片描述
-圖9 —— 兩大借貸平台之間用戶重疊情況的網絡示意圖-
乍看之下,我們會注意到這兩個平台之間的大小差異,二者之間龐大的地址數量(另外少部分地址只指向其中一個平台)以及在代表Maker 和Compound 的節點周圍形成的環狀物。讓我們描述一下這幾組地址,以便更好地理解上圖的內容。首先,可以把Maker 和Compound 的節點想像成具有某種“引力”。與它們靠得越近的節點,產生的交互也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