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aily 前線| 中國央行數字貨幣或比Libra更早發行,考慮讓非政府機構參與試點
余YU
2019-08-20 10:21
本文约1643字,阅读全文需要约7分钟
接下來的試點應側重於非政府和跨境場景,將涉及私營及國有企業。

本文來自China Daily,原文作者:Chen Jia

Odaily譯者| 餘順遂

Odaily譯者| 餘順遂

本文來自

,原文作者:Chen Jia

  • Odaily譯者| 餘順遂

Odaily譯者| 餘順遂

中國官員和專家們表示,中國正在測試推出中國首款央行數字貨幣(CBDC)的多種方式,他們預計私營機構將更多地參與創造政府支持的貨幣。

基於一些領域正在進行的試驗,引入CBDC 的時機已經接近成熟。但與中國央行關係密切的專家們週一表示,Facebook 公佈其數字貨幣Libra 可能促使中國監管機構重新考慮CBDC 的可能模式。

中國人民銀行(PBOC)支付結算司副司長穆長春一周前在一個論壇上表示,經過五年的研究,中國央行幾乎已經準備好推出自己的數字貨幣。他表示,央行於2018 年開始系統開發工作。

據Odaily此前報導,穆長春在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上表示,央行數字貨幣即將推出,將採用雙層運營體系,即上層是中國人民銀行,第二層是商業機構。原因如下:1. 央行數字貨幣必將是面對零售場景、面對公眾,而比特幣、Libra 的性能並不能滿足高並發,經過研究後決定採用雙層體系;2. 大國發行央行數字貨幣是複雜的系統工程;3. 商業銀行等機構的IT 基礎設施應用和服務體系已比較成熟,用戶基礎龐大,服務習慣已經養成;人才儲備較為充分,IT 專家眾多;系統的處理能力較強,在金融科技應用等方面已積累了一定的經驗;4. 可避免將風險過度集中在單一個體;5. 單層投放會引發“金融脫媒”。央行直接對公眾投放數字貨幣,會對商業銀行存款產生擠出效應,影響商業銀行的貸款投放能力;極端情況下,還會顛覆現有金融體系,出現央行包打天下的“大一統” 局面;6.雙層不會改變流通中貨幣的債權債務關係,不會改變現有貨幣投放體系和二元賬戶結構;不會影響現有貨幣政策傳導機制;7. 央行不會預設技術路線,任何一個先進技術都可能用於央行數字貨幣研發;電子支付與央行數字貨幣界限模糊;可以充分調動市場力量,通過競爭實現系統優化。

專家們預測,如果一切順利,中國政府支持的數字貨幣可能會比Libra 的官方發佈時間更早。

央行最初的計劃可能受到了Libra 的影響,Libra 是世界上最大社交網絡Facbook 在6 月份提出的數字貨幣計劃。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與互聯網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楊東告訴《中國日報》,這引發了中國金融監管機構之間的討論,促使設計者重新思考讓更多非政府機構參與CBDC 開發和發行過程的各種模式。

楊東表示,“在正式推出中國CBDC 之前,需要進一步測試,從Libra 獲得靈感。”

“接下來的試點應側重於使用CBDC 的非政府和跨境場景。包括私營和國有企業在內的多個參與者可以與央行一起加入這一過程。”楊東補充道,他拒絕透露參與試點的公司具體名稱。

中國CBDC 將由中央銀行控制,居民將能夠在商業機構兌換數字貨幣。據這位央行官員稱,CBDC 也得到商業機構向央行支付的準備金的100% 支持。

二級標題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余YU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