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數字邊疆:解讀即將發行的央行數字貨幣
通证通
2019-08-12 02:09
本文约6142字,阅读全文需要约25分钟
加速推出CBDC,主動應對Libra挑戰。 2019年6月,Libra白皮書發布,在全球範圍內引發巨大反響。在《Facebook發幣,Libra能煉成超主權貨幣? 》一文中,我們提出Libra對於主權國家法幣將會產生一定

事件

事件

正文

正文

二級標題

事件

正文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 1 CBDC籌劃已久,為何當前時點推出?

  • 加速推出CBDC,主動應對Libra挑戰。 2019年6月,Libra白皮書發布,在全球範圍內引發巨大反響。在《Facebook發幣,Libra能煉成超主權貨幣? 》一文中,我們提出Libra對於主權國家法幣將會產生一定衝擊,政府信用較差的國家的貨幣或被擠出市場,而政府信用良好的國家將主動應戰。央行在當前時點宣布CBDC“呼之欲出”正是主動應對Libra挑戰的表現。

  • 二級標題

  • 二級標題

  • 2 何為雙層體系,雙層體係有何意義?

  • 中國CBDC將採用雙層運營體系,即上層是中國人民銀行,第二層是商業機構。

  • 據稱,央行數字貨幣選擇“雙層運營體系”主要出於性能、用戶習慣、風險控制和對現有金融體系的影響等方面考慮:

商業銀行等機構的IT基礎設施應用和服務體系已經比較成熟,用戶基礎龐大,服務習慣已經養成;人才儲備較為充分,IT專家眾多;系統的處理能力較強,在金融科技應用等方面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二級標題

通過雙層運營的設計,可避免將風險過度集中在單一個體。

單層投放會引發“金融脫媒”。央行直接對公眾投放數字貨幣,會對商業銀行存款產生擠出效應,影響商業銀行的貸款投放能力;極端情況下,還會顛覆現有金融體系,出現央行包打天下的“大一統”局面。

雙層不會改變流通中貨幣的債權債務關係,不會改變現有貨幣投放體系和二元賬戶結構;不會影響現有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3 捍衛數字邊疆,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一直以來中國CBDC的研發受到市場的廣泛關注,我們認為中國CBDC的推出至少在以下三個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捍衛數字主權。我們認為,未來數字主權將構成各國綜合國力的一部分,數字主權將至少與金融主權處於同等重要的地位。從欠發達國家、小國家開始,Libra將對各國產生衝擊,哪個國家在面對Libra時越主動,越能受到越小的衝擊,並在數字貨幣潮流中佔據越多的主動權。

促進人民幣國際化。對於中國而言,充分利用在數字支付上的經驗,結合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貨幣能夠以數字化的方式進一步促進人民幣國際化。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4 中國研發加速,數字大戰一觸即發?

各國CBDC研發加速,逐漸由研究階段邁入實驗及試點階段。 2019年初國際清算銀行對包括中美日韓英法等國(地區)央行在內的63個央行的調查顯示,2018年70%的央行正在進行有關CBDC的研發,相比2017年有所增長,儘管多數尚處於研究或實驗階段,但是許多國家正在從研究階段邁入實驗階段。

Libra之前,全球CBDC的研發不慍不火,已經推出CBDC的國家均為第三世界國家,主要目的為實現去美元化或扭轉國內經濟困境等;Libra白皮書發布之後,主要大國均表現出了足夠的重視, 2019年尤其是Libra白皮書發布後各國CBDC研發似乎有加速趨勢。

採取雙層運營架構還有以下幾個考慮:

第四,如果我們使用單層運營架構,會導致金融脫媒。單層投放框架下,央行直接面對公眾投放數字貨幣,央行數字貨幣和商業銀行存款貨幣相比,前者在央行信用背書情況下,競爭力優於商業銀行存款貨幣,會對商業銀行存款產生擠出效應,影響商業銀行貸款投放能力,增加商業銀行對同業市場的依賴。這種情況下會抬高資金價格,增加社會融資成本,損害實體經濟,屆時央行將不得不對商業銀行進行補貼,極端情況下甚至可能顛覆現有金融體系,回到1984年之前央行“大一統”的格局。

先說是否採用區塊鏈技術的問題,最一開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小組做了一個原型,完全採用區塊鏈架構。後來發現有一個問題,因為我們的法定數字貨幣是M0替代,如果要達到零售級別,首先一點,高並發是繞不過去的一個問題。去年雙十一的時候,網聯的交易峰值達到了92771筆/秒,比較一下,比特幣是每秒7筆。以太幣是每秒10筆到20筆,Libra根據它剛發的白皮書,每秒1000筆。可以設想,在中國這樣一個大國發行數字貨幣,採用純區塊鏈架構無法實現零售所要求的高並發性能。所以最後我們決定央行層面應保持技術中性,不預設技術路線,也就是說不一定依賴某一種技術路線。

DC/EP採取的是雙層運營體系。單層運營體系,是人民銀行直接對公眾發行數字貨幣。而人民銀行先把數字貨幣兌換給銀行或者是其他運營機構,再由這些機構兌換給公眾,這就屬於雙層運營體系。

採取雙層運營架構還有以下幾個考慮:

首先,中國是一個複雜的經濟體,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各地的經濟發展、資源禀賦、人口教育程度以及對於智能終端的接受程度,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在這種經濟體發行法定數字貨幣是一個複雜的系統性工程。如果採用單層運營架構,意味著央行要獨自面對所有公眾。這種情況下,會給央行帶來極大的挑戰。從提升可得性,增強公眾使用意願的角度出發,我們認為應該採取雙層的運營架構來應對這種困難。

第二,人民銀行決定採取雙層架構,也是為了充分發揮商業機構的資源、人才和技術優勢,促進創新,競爭選優。商業機構IT基礎設施和服務體係比較成熟,系統的處理能力也比較強,在金融科技運用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人才儲備也比較充分。所以,如果在商業銀行現有的基礎設施、人力資源和服務體系之外,再另起爐灶是巨大的資源浪費。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等機構可以進行密切合作,不預設技術路線,充分調動市場力量,通過競爭實現系統優化,共同開發共同運行。後來我們發現,Libra的組織架構和我們DC/EP當年所採取的組織架構實際上是一樣的。

第三,雙層運營體係有助於化解風險,避免風險過度集中。人民銀行已經開發運營了很多支付清算體系、支付系統,包括大小額,包括銀聯網聯,但是我們原來所做的清算系統都是面對金融機構的。但是發行央行數字貨幣,要直接面對公眾。這就涉及到千家萬戶,僅靠央行自身力量研發並支撐如此龐大的系統,而且要滿足高效穩定安全的需求,並且還要提升客戶體驗,這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無論是從技術路線選擇,還是從操作風險、商業風險來說,我們通過雙層運營設計可以避免風險過度集中到單一機構。

第四,如果我們使用單層運營架構,會導致金融脫媒。單層投放框架下,央行直接面對公眾投放數字貨幣,央行數字貨幣和商業銀行存款貨幣相比,前者在央行信用背書情況下,競爭力優於商業銀行存款貨幣,會對商業銀行存款產生擠出效應,影響商業銀行貸款投放能力,增加商業銀行對同業市場的依賴。這種情況下會抬高資金價格,增加社會融資成本,損害實體經濟,屆時央行將不得不對商業銀行進行補貼,極端情況下甚至可能顛覆現有金融體系,回到1984年之前央行“大一統”的格局。

總結下來,央行做上層,商業銀行做第二層,這種雙重投放體系適合我們的國情。既能利用現有資源調動商業銀行積極性,也能夠順利提升數字貨幣的接受程度。

總結下來,央行做上層,商業銀行做第二層,這種雙重投放體系適合我們的國情。既能利用現有資源調動商業銀行積極性,也能夠順利提升數字貨幣的接受程度。

首先,中國是一個複雜的經濟體,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各地的經濟發展、資源禀賦、人口教育程度以及對於智能終端的接受程度,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在這種經濟體發行法定數字貨幣是一個複雜的系統性工程。如果採用單層運營架構,意味著央行要獨自面對所有公眾。這種情況下,會給央行帶來極大的挑戰。從提升可得性,增強公眾使用意願的角度出發,我們認為應該採取雙層的運營架構來應對這種困難。

第二,人民銀行決定採取雙層架構,也是為了充分發揮商業機構的資源、人才和技術優勢,促進創新,競爭選優。商業機構IT基礎設施和服務體係比較成熟,系統的處理能力也比較強,在金融科技運用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人才儲備也比較充分。所以,如果在商業銀行現有的基礎設施、人力資源和服務體系之外,再另起爐灶是巨大的資源浪費。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等機構可以進行密切合作,不預設技術路線,充分調動市場力量,通過競爭實現系統優化,共同開發共同運行。後來我們發現,Libra的組織架構和我們DC/EP當年所採取的組織架構實際上是一樣的。

第二,為了保證並加強央行的宏觀審慎和貨幣調控職能,需要繼續堅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

另外需要強調的是,在雙層運營體係安排下,我們還是要堅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大家知道加密資產,它的自然屬性就是去中心化。而DC/EP一定要堅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為什麼?

第一,央行數字貨幣仍然是中央銀行對社會公眾的負債。這種債權債務關係並沒有隨著貨幣形態變化而改變。因此,仍然要保證央行在投放過程中的中心地位。

第二,為了保證並加強央行的宏觀審慎和貨幣調控職能,需要繼續堅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

第三,第二層指定運營機構來進行貨幣的兌換,要進行中心化的管理,避免指定運營機構貨幣超發。

最後,因為在整個兌換過程中,沒有改變二元賬戶體系,所以應該保持原有的貨幣政策傳導方式,這也需要保持央行中心管理的地位。

中心化的管理方式與電子支付工具是不同的。從宏觀經濟角度來講,電子支付工具資金轉移必須通過傳統銀行賬戶才能完成,採取的是賬戶緊耦合的方式。而對於央行數字貨幣,我們是賬戶松耦合,即脫離傳統銀行賬戶實現價值轉移,使交易環節對賬戶依賴程度大為降低。這樣,央行數字貨幣既可以像現金一樣易於流通,有利於人民幣的流通和國際化, 同時又可以實現可控匿名,我們要在保證交易雙方是匿名的同時保證三反(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反逃稅),這兩個之間要取得一個平衡。

第三,現階段的央行數字貨幣設計,注重M0替代,而不是M1、M2的替代。這是因為M1、M2現在已經實現了電子化、數字化。因為它本來就是基於現有的商業銀行賬戶體系,所以沒有再用數字貨幣進行數字化的必要。另外,支持M1和M2流轉的銀行間支付清算系統、商業銀行行內系統以及非銀行支付機構的各類網絡支付手段等日益高效,能夠滿足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所以,用央行數字貨幣再去做一次M1、M2的替代,無助於提高支付效率,且會對現有的系統和資源造成巨大浪費。相比之下,現有的M0(紙鈔和硬幣)容易匿名偽造,存在用於洗錢、恐怖融資等的風險。另外電子支付工具,比如銀行卡和互聯網支付,基於現有銀行帳戶緊耦合的模式,公眾對匿名支付的需求又不能完全滿足。所以電子支付工具無法完全替代M0。特別是在賬戶服務和通信網絡覆蓋不佳的地區,民眾對於現鈔依賴程度還是比較高的。所以我們DC/EP的設計,保持了現鈔的屬性和主要特徵,也滿足了便攜和匿名的需求,是替代現鈔比較好的工具。

另外,大家也看到了Libra也是用所謂的100%的儲備資產抵押,但是它並沒有把自己限定於M0,因有可能會出現Libra進入信貸市場出現貨幣派生和貨幣乘數。這就有可能出現貨幣超發的情況。

另外,因為央行數字貨幣是對M0的替代,所以對於現鈔是不計付利息的,不會引發金融脫媒,也不會對現有的實體經濟產生大的衝擊。

第三,第二層指定運營機構來進行貨幣的兌換,要進行中心化的管理,避免指定運營機構貨幣超發。

最後,因為在整個兌換過程中,沒有改變二元賬戶體系,所以應該保持原有的貨幣政策傳導方式,這也需要保持央行中心管理的地位。

另外,因為央行數字貨幣是對M0的替代,所以對於現鈔是不計付利息的,不會引發金融脫媒,也不會對現有的實體經濟產生大的衝擊。

附註:

附註:

因一些原因,本文中的一些名詞標註並不是十分精準,主要如:通證、數字通證、數字currency、貨幣、token、Crowdsale等,讀者如有疑問,可來電來函共同探討。

通证通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