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本文來自編者按:本文來自編者按:本文來自
區塊鏈大本營
區塊鏈大本營
Libra和比特幣都有白皮書,並且被稱作加密貨幣。但除此之外,這兩者實際上存在較大的差異,下面我們就來談一談二者間的主要區別。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技術差異
比特幣與Libra二者最大的差異,就在於這兩種貨幣背後的基礎技術。
在使用比特幣時,交易是被匿名記錄在一個名為區塊鏈的公共賬本上的。它本質上是一個由計算機網絡維護的數據庫,且以一種幾乎無法被篡改的方式保護著每一筆交易。
“加密貨幣的本質決定了它不依賴於任何可信的中介,我們之所以認為Libra不是一種加密貨幣,是因為它使用的是一種經過許可的分類賬本,並且它依賴於一家可信的發行機構來持有、管理和支持這種貨幣資產。”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用例差異
比特幣白皮書將虛擬貨幣描述為點對點的支付系統,通過這種支付系統,人們可以不用經過銀行就兌換貨幣。如今比特幣通常被看成是一種投資,業內常見的俚語“HODL”指的就是長期購買和投資加密貨幣,比特幣也常常被稱作“數字黃金”
Libra的主要用途是跨境支付和轉賬,它是與政府法定貨幣以及其他資產相掛鉤的,避免了比特幣和以太幣等加密貨幣中常見的價值波動現象。 Libra被很多業內人士稱為“穩定幣”,旨在保持穩定的價值。
相反,比特幣的供應量是固定的,其總量被嚴格限制在2100萬以內。 Saga Foundation的Sadeh Man提到:“比特幣的供應量是固定的,且無法對市場的需求做出相應的反應。但是,當Libra的授權經銷商向他們的儲備金中存錢或取款時,新的Libra幣就會被創造或銷毀。”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監管差異
在談到加密貨幣的監管問題時,Facebook的Libra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有一些人擔心監管機構可能會將該公司的區塊鏈項目與其他數字資產混為一談。
鑑於Libra幣和比特幣這樣的數字貨幣之間存在差異,其監管問題就更為複雜。 Coin Center的Van Valkenburgh說:“雖然比特幣不需要金融中介機構的介入,但Libra模型依然依賴於構成Libra協會的實體機構。
一個系統沒有中介機構也就意味著沒有中介風險,因此不需要對中介機構可能帶來的風險進行監管。 ”
Libra白皮書中提到,Libra協會目前由28個創始成員組成,並有望在2020年上半年貨幣發行前增加到100個成員。
VanValkenburgh表示,雖然比特幣網絡中有記錄交易的“礦工”,但對“礦工”進行監管是毫無意義的,因為它們並不是用戶資金的可信託管人。但從另一方面來講,加密貨幣的交換和錢包確實需要監管。
週三的聽證會上提出了有關Libra如何適應現有金融法規的問題。在被問及Libra是否可以被看作是一種財務上的安全保障時,Facebook的Marcus給出的回答是否定的。他說Libra更應被視為一種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