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經典| 比特幣和Libra或許都不是哈耶克所設想的競爭性貨幣
李雪婷
2019-07-23 02:29
本文约3338字,阅读全文需要约13分钟
來自《貨幣的非國家化》的啟示。

Odaily研究院出品

編輯| 郝方舟

編輯| 郝方舟

編輯| 郝方舟

編輯| 郝方舟

——塔勒布《黑天鵝》作為奧地利學派https://baike.baidu.com/item/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馮·哈耶克/6691771?fromtitle=哈耶克&fromid=2350232&fr=aladdin哈耶克一生都在推崇自由市場經濟。這位經濟學家、哲學家思想活躍、學術卓越,因著有《通往奴役之路》和《致命的自負》而流傳於世。在其晚年,他更是將自由主義經濟思想貫徹到底,質疑國家壟斷貨幣的法理性,提出“多元貨幣競爭”理論,撰寫了《貨幣的非國家化》這篇重要且有預見性的論文。 《貨幣的非國家化》雖然是在哈耶克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兩年後(1976 年)出版,但當時並未在經濟學界引起太大反響。對於書中強調的“私人貨幣”,同樣堅持自由主義的經濟學家弗里德曼

弗里德曼都表示懷疑。而後的40 年,這本小冊子更是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

有趣的是,近年來哈耶克被頻繁提及。

為何加密貨幣的信仰者和佈道者喜歡引用“貨幣非國家化”作為比特幣將成為主流貨幣的理論支柱?比特幣真的是哈耶克所設想的理想貨幣嗎?什麼樣的加密資產更符合哈耶克的預期?二戰後西方各國經濟經歷了黃金發展期,https://baike.baidu.com/item/凱恩斯主義/477914?fr=aladdin

凱恩斯主義一時大行其道,“看得見的手”以不同的方式主導貨幣的發展走向(編者註:'看得見的手'出自凱恩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指國家對經濟生活的干預)。儘管在哈耶克等人的持續努力下,自由主義經濟理論體係不斷成熟完善,但在“政府之手”面前,仍然顯得力量單薄。隨著西方主要經濟體深陷“

滯脹的七十年代

”,凱恩斯主義的大廈開始搖搖欲墜。以哈耶克為代表的奧地利學派憑藉對經濟週期的分析,以及對凱恩斯主義的批判,走入經濟學實踐的聚光燈下。1979 年,英國迎來信奉哈耶克的撒切爾夫人,開始全面推進自由化改革;1981 年,裡根成為美國總統,其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與撒切爾夫人遙相呼應。這些政策和改革背後都可以看到奧地利學派自由主義經濟的身影。此後,在拉美債務危機、亞洲金融危機以及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危機的背景下,“政府之手”長期壓制“市場之手”的局面開始在全球範圍內反轉。特別是在2008 年美國金融危機下,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在各國政府疲於印鈔時,一個化名“中本聰”的天才發表了一篇論文:《比特幣白皮書: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次年,第一枚比特幣誕生。在之後的十年,

比特幣呈現出難以置信的發展態勢。人們發現,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的引入,為優化貨幣問題帶來新思路。https://baike.baidu.com/item/瓦爾拉斯一般均衡/2536802瓦卡拉斯一般均衡

瓦卡拉斯一般均衡

的理想狀態。

實際上,從貨幣發展史的角度看,貨幣的演變發展過程本身就是不同貨幣之間的競爭過程:金屬貨幣與紙幣之間的競爭、私人貨幣與官方貨幣的競爭、主權貨幣與世界貨幣的競爭,最終由更具優勢的一方獲勝並形成共識,為眾人所接受。貨幣從黃金向紙幣的演變,17 世紀英國的銀行券向英鎊的演變,二戰以後部分發展中國家貨幣的美元化,無不例外都是多元貨幣競爭的結果。

只是在當時的政治結構下,國家不可能放棄貨幣發行的專有權或壟斷權,甘願扮演公共產品供給者的角色。如哈耶克所言,貨幣發行的專有權或壟斷權向來是政府攫取收益的誘人來源和贏得權力的重要手段。尤其是紙幣出現後,政府獲得了比鑄幣時代更為廉價的“融資方式”。因此,哈耶克的設想在當時似乎不太可能付諸實施。儘管如此,哈耶克寫道,他仍然希望有朝一日會發生一系列的事件,來改變規則。他甚至建議,這種改變可能需要在沒有政府支持的情況下發生。

比特幣的出現像極了哈耶剋期待的改變。

比特幣的發行受算法控制,並由所有網絡節點集體管理,不被任何一家機構完全控制。其去中心化的特性否定了政府貨幣壟斷的必然性。在貨幣體系設計思路上,比特幣是一種通縮型虛擬貨幣,約每四年減半一次,2009-2013 年比特幣發行約1050 萬枚,按照4 年減半的速度,最終的發行總量為2100 萬枚。這種一開始就約定了總發行數的安排試圖以技術手段解決政府濫發法幣的問題,也契合了哈耶克貨幣非國家化的思想。只不過,哈耶克當時強調的是私人銀行發行貨幣,比特幣為私人發行貨幣。兩者間的發行主體不同。

那比特幣真的是哈耶克所設想的理想貨幣嗎?

在《貨幣的非國家化》中,哈耶克馳騁自己的想像力,勾畫出多元貨幣競爭的前景。依其描述,在國際貨幣市場上,經過激烈的競爭和角逐,若干私人發鈔行將存活下來。他們擁有彼此獨立的貨幣發行權,可以在任何國家發行貨幣,其紙幣價值與一籃子價值穩定的商品相掛鉤並獲得法律認可(是不是有點像Libra 的願景)。更為重要的是,貨幣競爭將提供一種自發且有效的激勵機制和約束作用,迫使發鈔行保持其紙幣價值的穩定性並致力於提高其聲譽。而私人貨幣賴以生存的基礎是人們的信任,任何試圖通過實行擴張貨幣發行或低息放貸牟取利潤的行為,都將會事與願違,其幣值將由於貨幣供給過剩而迅速下降。

那麼從上述穩定性的維度來看,價格波動大的比特幣顯然不是哈耶克心目中的理想貨幣。哈耶克所設想的私人貨幣,完全是按照貨幣發行的體係來推導。即私人銀行必須有一定的資產作為背書發行一定量的貨幣,然後通過正逆回購方法來調節市場供求關係以維持價格的問題。而比特幣的發行沒有資產作為剛性兌付或背書,是一個封閉的、不以服務於商品交易為目的的貨幣發行機制。固定供應資產雖然解決了通貨膨脹的問題,但與稀有金屬一樣,固定供應資產無法對需求的變化做出反應,也永遠無法達到與政府貨幣競爭所需的可持續的價格穩定,更別說是起到貨幣的價值度量(計量單位)作用。此外,作為開源系統,比特幣也曾在技術上暴露過致命問題(2010 年,一名黑客利用比特幣核心軟件中的漏洞,憑空創建了1844 億比特幣,中本聰迅速更新軟件版本,通過硬分叉清除了'壞鏈'),很難保證不被黑客破解。如果說比特幣拉開了加密貨幣時代的序幕,那麼法幣抵押穩定幣Libra可能是實現貨幣非國家化的現實手法之一。法幣抵押穩定幣(比如USDT )與價值穩定的美元相掛鉤,成為連接法幣和“傳統加幣貨幣”的橋樑。錨定多種法幣的站在了USDT 等的肩膀上,從

算法穩定幣算法穩定幣算法穩定幣

參考文獻

二級標題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李雪婷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