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發幣第一劫:胎死腹中
芦荟
2019-07-17 05:30
本文约5415字,阅读全文需要约22分钟
如果美國不引領數字創新貨幣和支付領域,其他國家會。

出品| Odaily(ID:o-daily)

出品| Odaily(ID:o-daily)

出品| Odaily(ID:o-daily)

出品| Odaily(ID:o-daily)

7 月16 日,美國華盛頓,數十位國會議員的眼光聚焦在了聽證會的主角David Marcus 身上。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David Marcus在聽證會上,圖自TechCrunch)

這一幕似曾相識。

2018 年4 月,33 歲的Facebook 創始人扎克伯格第一次走入國會會議室,他就Facebook“隱私門問題”進行了一場長達5 小時的聽證會。

次月,Facebook 任命還在Messenger 業務的Marcus 為區塊鏈項目的負責人。一年之後Libra 白皮書公開。人們猜測,擁有足夠豐富的支付經驗是Marcus 被委以重任的主要原因,在加入Facebook 之前,Marcus 曾創辦移動支付公司,被PayPal 收購後成為PayPal 總裁。

彼時,Marcus 身上擔負了Facebook 扭轉負面形象、轉戰普惠金融的重任,僅一年的光景,Facebook 聽證會的新聞主角就換成了他。

聽證會現場“極為慘烈”來形容,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議員們直言“Facebook 很危險”、“沒有人願意再信任你們”。多位議員們輪番詰難Marcus。後者在回答中多次被議員們怒斥、打斷:

“Facebook 很危險……他們並不尊重技術的力量。”

顯然,議員及其背後的美國民眾,已然對Facebook 這家公司失去了信心。一年前Facebook 捲入的信任危機,就注定了Libra 推出前的第一道關——監管——並不好過。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Libra的監管風暴

參議院銀行委員副主席Sherrod Brown 瞇著眼睛,顯然是這場聽證會中最強勢的提問者。他先是拋出Facebook 十分危險的結論,不滿意地打斷或是重複逼問的風格令人印象深刻。

「Trust·信任」是他提到最多的詞,他反复質疑,Facebook 有著侵犯用戶隱私、罔顧新聞專業主義的DNA,甚至在聽證會臨近結尾之際使用了「what the hell(什麼鬼)」,質問Marcus 如何再讓大家相信你?

眾議院的聽證會還未開始,但從參議院的表現來看,眾議員們或許更不會客氣。在此前媒體的預測中,參院局面尚可,眾院才較為兇險。

2019 年6 月17 日,Facebook 發布Libra 白皮書。白皮書中這樣描述Facebook 的支付野心:“Libra 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簡單的、無國界的貨幣和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Libra 的目標是成為一種穩定的數字加密貨幣,將全部使用真實資產儲備作為擔保。”

在大部分國家,跨境轉載乃至境內銀行間轉賬,手續費至少要幾個點,並不像在國內那麼方便。 Libra 希望發行一個錨定多幣種的數字貨幣,其可在各國民眾之間低廉轉移。

這個尚未問世的數字貨幣如同投向平靜湖面的石塊,不僅掀起全世界的漣漪,也無時無刻不讓自身捲入爭議的暴風眼。

區塊鏈圈狂歡,互聯網圈地震,全球監管圍剿。

就在6 月18 日,Facebook 發表白皮書的同一天,國會議員兼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Maxin Waters 就要求Facebook 暫停Libra 的開發,並在7 月初與另外四位國會議員向Facebook 發去公開信,信中陳列了Facebook 的“四宗罪”:

1、Facebook 對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有影響力。如果發生危機,對美國甚至全球金融系統的穩定將造成巨大影響。

2、目前缺乏清楚的監管及保護,投資者和消費者可能會受到各種的威脅,包括隱私、交易和網絡安全等方面。大體量的Facebook 還會成為黑客的統一目標。

3、考慮到Facebook 以往的劣跡,不知其能否保護用戶信息安全。

4、可能會成為受監管的洗錢工具。

這封公開信並非Facebook 收到的第一顆炸彈,在這場聽證會召開之前,參議院銀行、住房與城市事務委員會曾致信Facebook,詢問了關於Libra 項目的7 大問題。

甚至在Libra 問世不久一度稱並不擔心Libra 影響其實施貨幣政策的能力的美聯儲,在7 月之際也改變了口風。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Jerome Powell)在最新講話時就表示,懷疑Facebook 在其製定的時間表上推出Libra 的可行性。 Libra 引起了很多嚴重的擔憂,其中包括隱私、洗錢、消費者保護和金融穩定等。

溫柔者如日本監管層,包括日本財務省與日本金融廳、日本央行在內展開聯絡會,就Libra 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洗錢對策等展開討論。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姿態極低的Libra團隊

此次聽證會的信息如人們意料之中的少。

“各國監管是Libra 的業務邊界。”

……

“在完全解決監管問題之前,我們不會啟動Libra。”

“Facebook 不會與任何主權貨幣競爭。”

在聽證會之前,Libra 團隊就已表明了對各國監管的妥協。 Marcus 回答的基調基本延續了聽證會之前中參議院官網上曝光的聽證詞、以及6 天前公開的「六大問答回應國會的一切質疑」的親筆信。

總結美國監管層言論,大體可以歸類為:Facebook 是否保證用戶隱私安全、Libra 是否會威脅原有金融體系、Libra 體係是否足夠去中心化、Libra 是否會成為金融犯罪和洗錢的通道四類聲音。

Facebook 的態度也在多次回應中逐漸清晰。

就隱私保護與金融犯罪捷徑來說,馬庫斯曾在《緻美國參議院信件》中回答:Libra 協會本身不會參與處理用戶交易,也不會存儲Libra 用戶的任何個人數據;消費者和企業也可以在Libra 區塊鏈上運營自己的公共帳戶地址,但這些地址可以與其真實身份無關。

除了一些特殊情況,數字錢包CaLibra 不會在未經客戶同意的情況下與Facebook 或任何第三方共享帳戶信息或財務數據,這些特殊情況包括依法與執法機構或監管機構就反洗錢或反恐怖主義融資、以及製裁法等目的分享數據等,但是CaLibra 客戶帳戶信息和財務數據不會用於改善Facebook 或其社交媒體和即時通訊由於產品中的定位廣告。

此外,雖然Libra 受瑞士政府監管,不過Libra 協會和Facebook 的CaLibra 錢包仍然遵守美國的稅收、反洗錢和反欺詐監管法規。 Marcus 更是在聽證會上重申,選擇瑞士並不是為了逃避美國監管

換言之,Facebook 會盡量配合全球監管的反洗錢行動。

關於中心化的質疑,Marcus 也在聽證詞中表示,Libra 協會將有大約100 個這樣的成員。 Facebook 只是Libra 協會100 多名成員中的一員,而且不會擁有任何特殊權利或特權。也就說,他只有一票,不能控制這個完全獨立的組織,大家不必信任Facebook。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喪失信任的Facebook,路途注定艱難

儘管Facebook 姿態極低,但似乎無法緩解美國監管的質疑。

就在聽證會前夕,據區塊鏈媒體The Block報導,一項名為《讓大型科技公司遠離金融領域》(Keep Big Tech Out Of Finance)的討論草案被提出。該法案旨在阻止互聯網和技術巨頭成為金融機構。它還試圖禁止這些公司“建立、維護或運營旨在被廣泛用作交易媒介、記賬單位、價值儲存的數字資產”。

根據草案,任何一家全球年收入超過250 億美元、從事提供在線公共市場、交易所或平台第三方連接平台的技術公司都將屬於該法案的管轄範圍。違規者將被處以每日100 萬美元的罰款。

顯然,這是一項針對Facebook 的草案,如果草案通過,Libra 項目將難以為繼。

如果通讀Libra 的白皮書,不難發現,Facebook 的回應,無論是對於數據的隱私保護,還是對於Facebook 中心化的否認,都與白皮書中的強調部分相差無幾。

但在此後的質疑以及這次聽證會上,監管層依然將矛頭對準了以上問題。

在聽證會現場,Marcus 還向議員科普Libra 中的區塊鏈技術。儘管國會議員們不懂區塊鏈,但他們並非不相信技術,而是不相信Facebook。

實際上,技術機制實現方面,Libra 同其它的區塊鏈項目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在美國,商業主體發行錨定法幣的穩定幣也並非違法,此前已有Paxos 和Gemini 等企業發行了經紐約金融局批准的穩定幣。

顯然,Facebook 太大了。

作為一家有27 億用戶的公司,它的影響力難以測量。 Facebook 以及Libra 協會中已經公開的協會成員無出其右的體量,相比起創業公司基於加密數字資產、僅僅幾千億美元的交易規模,包括Visa、 Mastercard、PayPal、Swipe、Uber 和Lyft 在內的全球支付企業,對Libra 的推動力量無疑十分巨大,對於顛覆金融體係有著足夠的威懾力。

隨著科技巨頭在美國的壯大,一次次的左右選舉、數據洩露,已經讓大眾意識到了科技公司的“危險”。

“Facebook 進入支付就是為了讓一個已經太過強大的公司變得更強大”。一位議員認為Libra 就是為了收集用戶的資金、流水等重要信息。本來已經擁有巨量用戶信息的Facebook,如果還有了金融數據,那麼有什麼事情是Facebook 不知道的呢?

更深層的原因是,Facebook 已經失去了信任。

Facebook 在一系列隱私醜聞中已經消耗了太多信任值,不論是美國國會寫給Libra 的公開信還是此次的聽證會,Facebook 的黑歷史仍然是離不開的話題。

包括臭名昭著的劍橋分析醜聞,在這起醜聞中,政治諮詢公司獲取了5000 萬Facebook 用戶數據,從而影響選舉。由於參與了劍橋分析,Facebook 已經準備向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支付50 億美元的罰款。

此外,該公司還被民權組織和美國住房和城市發展部起訴,罪名是在其廣告平台上以及通過其廣告投放算法違反了公平住房法。

假設Facebook 沒有醜聞加持,這個社交巨頭能在這個跨境貨幣上邁出多遠或許無法評估,但確定的是,一定沒有現在如此艱難。

可以預見的是,當初旨在扭轉Facebook 信任危機以及創造Facebook 新商業模式的Libra,正在遭到Facebook 信任危機的反噬。

Libra 仍然有著解決跨境支付難題的無限潛力。在監管層的關注下,Libra 能否順利推出,可能還是未知之數。

====================

未來也許與此前想像相去甚遠。

就像Marcus 所言,數字貨幣大勢所趨,美國在實時支付領域已經落後。如果美國不引領數字創新貨幣和支付領域,其他國家會。

Libra 聽證會共有兩場,對相關內容感興趣,可以關注Odaily。

第一場聽證會在7 月16 日華盛頓時間上午十點舉行,由參議院銀行,住房及城市委員會組織,名為“Examining Facebook's Proposed Digital Currency and Data Privacy Considerations.” (審查Facebook 數字貨幣和數據隱私事項)。

https://www.banking.senate.gov/

第二場聽證會將在7 月17 日華盛頓時間上午十點舉行,由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組織,名為“Examining Facebook's Proposed Cryptocurrency and Its Impact on Consumers, Investors, and the American Financial System.”(審查Facebook加密貨幣以及對消費者,投資者和美國金融機構的影響)。

https://www.odaily.com/

第一場聽證會視頻直播官方鏈接:

https://www.odaily.com/

芦荟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