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月10 日,Odaily 、區塊律動BlockBeats 共同主辦StakingCon——Staking 生態大會,在“Staking 的市場拓展—新流量、新玩法、新挑戰”圓桌論壇中,比特派Bitpie 合夥人王超、imToken 首席安全官blue 、NGC StakeX 負責人蔡彥、Fundamental Labs 管理合夥人Howard Yuan、DDEX COO Bowen Wang 、Wetez 發起人卡咩分別發表了各自的觀點。
比特派Bitpie 合夥人王超,認為錢包目前在POS中現在其實不賺錢。王超表示,比特派Bitpie 有兩個業務,一個是B 端,給行業項目做服務。從C端來說,比特派Bitpie 不會為了Staking而做Staking,因為目前用戶群體之間的隔閡非常多,比如部分用戶的幣主要存在交易所。從大的生態角度來說,如果某個項目值得投入,比特派Bitpie 會全方面去投入,提供整個生態支持。這個過程中,錢包一定會獲得宏觀上的商業收益。
imToken 首席安全官blue ,表示目前POS生態不賺錢,節點運營也不賺錢。原因可能是很多POS公鏈並沒有發展那麼快,自身發展仍不完善。市場應該給更多時間,讓POS公鏈發展。 blue認為,只有隨著公鏈生態的完善,幣價的上漲,節點收益獲得的幣才會更值錢,節點經濟回饋也會更多,節點運營會自然是一個賺錢的業務。關於Staking 普通用戶參與這一塊,用戶賺錢其實還主要是靠買幣賣幣,而不是Staking,因為抵押的原因,導致用戶在幣價快速變化的市場中,風險增大。
NGC StakeX 負責人蔡彥提到,認可生態的機制,所以現在會有這麼多人參與到Staking 。交易所和錢包擁有用戶,擁有代幣,所以說他們天然適合Staking 這個賽道。而對於一些項目來說,Staking 是一個新的創業機會。對於NGC StakeX 來說是,從投資邏輯來看待Staking這個事情,作為節點去參與項目,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項目。相對與散戶,機構的優勢也在於此,可以深度的參與到某些項目中。共識機制其實是用戶、節點、項目方的三方博弈。核心要看項目方如何對待自己的項目以及共識機制,是否有自信自己的機制可以確保項目正常運營。
Fundamental Labs 管理合夥人Howard 表示,Staking 是傳統挖礦的2.0,保持長期看好PoS公鏈的Staking價值。投資機構更看重項目內在生態價值,是否有很多人加入質押,這也確定了網絡的安全性。而公鏈,PoS 項目的收益少問題是因為目前PoS生態的整體體量還不夠大。同時Howard提到,作為投資機構更願意長期支持優質的PoS項目,並不過多關注短期收益。如果要對比幾個現在比較知名PoS 項目Staking機制來看的話,Howard表示波卡和Cosmos的機制設置相對比較合理。
DDEX COO Bowen Wang 認為,去中心化交易所需要監控鏈上數據,同步區塊狀態,是自然的節點運營方。 PoS 比較分佈,每個人都可以投票。 Staking 對於散戶來說是一種社區參與感,每個人都可以表達意見,這個形式讓更多人了解和參與進來。而現在維護節點的費用其實是比較的,目前來看PoS對短期驗證節點來說不會是一個獲利點。在對比幾個比較知名的PoS 項目來看,不能說哪個項目的機制更合理,PoS 共識機制的設置其實是在性能,安全,出塊時間,區塊大小的妥協。
Wetez 發起人卡咩表示,錢包的POS業務不掙錢。目前他對Staking 節點生態很悲觀,有些節點希望通過靠補貼來擠兌其它節點,這是非常不好和有違分佈式初衷的。 Staking 節點生態,應該是一個長期的生態發展,希望節點可以長期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