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發幣:中心化VS去中心化,是否會形成一個新的幣圈?
欧易情报局
2019-06-21 10:39
本文约4651字,阅读全文需要约19分钟
巨頭入場,幣圈還是原來的幣圈嗎?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Facebook發幣會帶來的影響?

金融方面:搶佔銀行市場,挑戰國家貨幣體系

facebook發幣這件事,一旦成功的話,最先受到衝擊的一定是金融領域,它會帶來兩個後果,第一、facebook會與銀行進行直接競爭,搶佔銀行市場,甚至顛覆現有的Swift國際結算網絡體系;第二、facebook會成為一個無國界的中央銀行,對現有的很多國家貨幣體系產生衝擊。

先說第一個,其實facebook發幣這件事有一個很好的對標對象,就是微信支付。微信與facebook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同樣是做社交,同樣有很大的用戶體量,同樣面臨增長瓶頸。微信面臨增長的困境還要比facebook早很多年,在這個時期,微信做出的選擇是,擴大自己的邊界。所以騰訊不僅把微信打造成了一個社交產品,更是把它變成了一個集支付、電商、生活多元化的綜合平台。

所以,facebook面對同樣的困境時,就有了一個完全可以藉鑑的對象。只不過facebook的用戶體量更大,跨越的國家更多,它才選了發行數字貨幣解決跨境轉賬的這一條路。

那麼微信支付出來後,產生的直接影響是什麼?就是改變了我們的支付方式,我們購物、打車、訂餐都可以通過微信進行支付。 facebook也是一樣,它既然是要做一個國際版的“微信”,它第一個改變的一定是大部分用戶的支付習慣。

這個從Libra白皮書的成員構成來看,有eBay、Uber、Booking Holdings、paypal等等,包含了電商、打車、支付、零售等各場景的頭部玩家,其目的可想而知,無非就是給數字貨幣Libra的使用場景鋪路。目前這些場景的支付渠道主要是銀行,一旦Libra落地,第一個就是與銀行進行直接競爭,搶佔銀行市場。

而且,facebook與微信非常不同的在於,微信雖然搶佔了銀行的支付市場,但是微信支付依然是人民幣版的電子現金,終究要和銀行結算,但是facebook是發行了自己的數字貨幣,它通過儲備各國貨幣,來保證自己發行的數字貨幣匯率穩定,一旦搶佔了支付市場,銀行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失去了市場的結算權。

此外,facebook的Libra還會對現有的Swift國際結算網絡體系產生顛覆作用,目前進行跨國轉賬,要從一個國家的銀行到另一個國家的銀行,中間必須通過Swift網絡進行監督、結算現金。而Libra則可以繞過這個體系,因為數字貨幣屬於信息的傳遞,也不牽扯現金的結算,轉賬人之間可以直接通過Libra進行點對點支付。

所以,對於那些法幣公信力本身就有問題的國家,有了支付價值與跨境轉賬兩張王牌的facebook,大可以取而代之,長久以往會對國家級別的貨幣體系形成挑戰。

互聯網方面:有可能開啟一個巨頭爭霸的潘多拉魔盒

從互聯網來看,facebook發幣,其他的互聯網巨頭都處於一個,“廣屯糧,緩稱王”的策略。大家都在默默儲備技術,觀望這件事的後續發展,正如馬化騰所說“技術都很成熟,並不難,就看監管是否允許而已”。因為發行數字貨幣這件事,不論是對中國還是美國,都是對國家貨幣主權的挑戰。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風險越大,回報越大。 facebook發幣一旦成功,它具備先天優勢,能提前搶佔數字支付的市場,再配合它的流量優勢,足以形成更強的壟斷。彼時可以參考國內微信與京東、美團、滴滴的情況,facebook會比其他的互聯網科技巨頭多一個維度,緊緊把握住支付入口,進可涉及其他互聯網巨頭的核心業務,比如電商、出行、外賣等,退可固守自己的社交廣告業務,用戶一旦習慣這種數字貨幣支付方式,則很難離開facebook的產品體系。

到這個時候,其他的互聯網巨頭只有兩個選擇,要么選擇與facebook合作,要么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在這樣一個“大蛋糕”的誘惑下,像微軟、谷歌、亞馬遜、阿里、騰訊等公司,本身就與facebook處於一個級別,技術、人才、流量全部具備,特別是阿里、騰訊在國內有成熟的移動支付經驗,他們又怎麼會眼睜睜地看著facebook獨自吃掉整個市場?自然會選擇發行他們自己的數字貨幣。

最後,很有可能巨頭們爭相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在這個市場上相互競爭,最終市場會遵循二八法則,一兩家巨頭勝出,形成更強的壟斷。

區塊鏈方面:比特幣與Libra的共存與對立

對於區塊鏈與數字貨幣來說,facebook發幣這件事,肯定是一個非常大的利好消息,第一、因為facebook作為一個擁有27億用戶體量的科技巨頭,以它的公信力宣布發幣,足以改變圈外人對區塊鏈與數字貨幣的看法,降低了區塊鏈對大部分人的教育成本;第二、這件事會引起更多人的關注,不論是資本還是流量,都會推動區塊鏈基礎建設快速發展;第三、正規軍的入場,會引來更多的監管,有助於行業由無序走向有序。

但是,也不要盲目狂熱,就短期來看,facebook進來很有可能也會對目前區塊鏈行業造成一次大清洗,最先受到衝擊的就是類似USDT的這些穩定幣以及瑞波、恆星這種做跨境支付的項目。它們首要考慮的問題就是,當一個實力更強的傳統互聯網巨頭入場後,我該如何與他們進行競爭,守住目前的市場份額。

此外,從另一個角度來看,facebook進來,也未必會帶來我們預想當中的“比特幣時代”。一部分人,認為facebook有27億的用戶量,哪怕帶進來1%,也有2700萬人,足以把比特幣的價格推高到一輪新的大“牛市”。這句話是有道理,但問題在於將之前不理財、不投資數字貨幣的用戶,向投資用戶去轉化,依舊需要足夠長時間。

另外一方面,facebook發行的Libra與比特幣也有對立的一面。要知道Libra並不是如比特幣這樣傳統意義上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它有一個非常明確的中心化標籤,技術上採用的聯盟鏈的形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與比特幣這種去中心化數字貨幣是對立的。

比特幣最開始設想的應用場景就是支付,但是隨著市場的選擇,比特幣慢慢由支付工具向投資商品轉變。這裡面的主要的原因就是其去中心化的特點,導致政府不好監管,所以比特幣才小眾、不被主流所接受。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政策會有什麼反應?

當然,以上這些影響成立的前提是Libra可以順利施行,就目前的現狀而言,各國政策可能是一個非常大的阻力,國內科技大佬也都在觀望政客們的態度。所以,最後小K君給大家分析一下美歐各國對facebook發幣的態度。

美國:內部意見分化

facebook發幣,會對很多小國的貨幣主權形成挑戰,而且參與Libra的首批公司基本上都是美國企業,Libra掛鉤的這些法幣中,美元的權重應該很高。於是,就有了美元陰謀論,美國為了維護美元霸權而推展美元數字經濟時代的說法。

不過就目前美國的政策來看,美國政府內部對此意見分化也很嚴重。此前,美國眾議院銀行委員會主席、美國國會女議員Maxine Waters曾表示,Facebook應停止Libra網絡的開發,直到就Facebook新推出的加密貨幣Libra所進行的審查聽證會結束。

參議院銀行委員會資深成員Sherrod Brown也認為,Facebook過去曾利用過用戶數據,因此不允許“在沒有監管的情況下,在瑞士銀行賬戶中運行一種有風險的新加密貨幣。”

而在前天6月19日,美聯儲主席傑伊·鮑威爾卻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數字貨幣正處於起步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基本上,我並不太擔心美國央行會因數字貨幣或加密貨幣而無法再執行貨幣政策。同時,美聯儲不會將監管Facebook的Libra項目納入議程,因為美聯儲不具備此類權力。”

由此可見,美國目前對facebook發幣這件事也沒有統一意見,而facebook則可以在這段時間,盡可能的快速推進Libra落地。

歐洲:反對

但是與美國的意見分化不同,歐洲各國對此的反對態度極為明確。

6月18日,法國財政部長Bruno Le Maire發出警告,Facebook的加密貨幣不具備成為主權貨幣的能力。他表示Libra不可能成為主權貨幣,它不可能也不會發生。並敦促G7成員國央行了解加密貨幣Libr的使用範圍。 Maire擔心,Facebook將有能力收集大量用戶數據。

而德國的歐洲議會議員Markus Ferber則呼籲對Facebook的區塊鏈項目進行監管審查。 Ferber警告稱,擁有超過20億用戶的Facebook可能成為“影子銀行”,監管機構應高度警惕。在推出虛擬貨幣時,不得允許像Facebook這樣的跨國公司在監管天堂中運營。

歐洲數據保護主管Giovanni Buttarelli也擔心,Facbook對於數據和金融權力的整合,可能會進一步增加洩露用戶隱私的風險。

從歐洲各國的態度來看,Libra在歐洲的發展可能會面臨極強的阻力。

其他國家:質疑

除了歐美國家,其他地區的重要國家對Libra的態度也不太友善。

澳洲聯儲主席洛威此前就對Facebook加密貨幣項目Libra持懷疑態度,當被問及Libra對澳大利亞的影響時,他表示,“有很多監管問題需要解決,他們必須確保有一個可靠的商業案例,所以在下結論之前我們必須謹慎。”

對數字貨幣較為開放的日本,在面對facebook的發幣計劃時,也較為謹慎。 6月20日,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就對此表示,對於加密資產作為支付、結算手段時,其資產價值是否能穩定,技術的穩定性,或者滿足反洗錢的限制,一直以來都有爭論,對於加密資產作為支付結算手段是否能得到人們的信任,金融系統可能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將與國內外有關當局保持聯繫、密切觀察動向。

而對facebook至關重要的新型市場,印度,之前曾明確表示了對數字貨幣的態度。此前印度公佈了全面禁止數字貨幣的草案,持有、交易、開採數字貨幣的人有可能被判處1至10年的監禁。有知情人士透露,Facebook尚未在印度向印度儲備銀行(RBI)提交任何有關其加密貨幣的申請。而Facebook的數字錢包Calibra也不會出現在“加密貨幣被禁止或Facebook被禁止運營”的市場。

目前facebook在印度有3.1億的用戶,一旦歐美市場打不開局面,而新型市場又完全監禁,Libra則面對“流產”的可能。

總的來說,facebook發幣無疑是頗具意義的一件事,一旦成功則會帶來一連串連鎖反應,甚至會推動世界級別的數字經濟發展,但高收益也意味著高風險,各國的監管政策會是極大的阻力。

就國內而言,主要也是觀望的態度,去年國內各大銀行就傳來要發行人民幣穩定幣的消息,而目前國內已經有了移動支付的先發優勢,未來就算是真的推行數字經濟,必定不會落後於其他國家。

欧易情报局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