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本文來自橙皮書編者按:本文來自Ninos Mansor橙皮書
編者按:本文來自橙皮書編者按:本文來自
橙皮書
(ID:chengpishu),作者:
,而對於很多用戶來說,他們更加關心的是:
以下是正文,enjoy:
二級標題
今天我們帶來了arrington關於Algorand的分析,arrington是一家tokenfund,由TechCrunch創始人創立,相信你看完之後,會對於Algorand的荷蘭式拍賣會有更好的理解。
二級標題
以下是正文,enjoy:
二級標題
1 看跌期權&三種策略
90%成本回購是吸引很多玩家參與這次荷蘭拍賣的重要原因,它本質是一種看跌期權,你在買入algo一年後,有權將其賣回給項目方。
我們舉一個例子說明:
3、algo 長期低於Bob的認購價,類似於第二條的機會同樣存在,Bob應該設置風險線,一旦價格跌破1.8,就應該立馬在市場上賣掉,隨後在成交價90%以下的價格再把algo買回來,等待一年後的90%本金兌付,採用這樣的策略,此前10%的風險也被對沖掉了。
二級標題
2 人人都是做市商
二級標題
當然,在第三種策略中,有一種情況是,Algo的價格長期處於偏低的穩定狀態,可能找到不到合理的對沖點。
二級標題
2 人人都是做市商
P = 90% x (A1P1+A2P2+...+AnPn)/(A1+A2+...+A2)
上面我們討論了只進行一次拍賣的情況,大部分參與拍賣用戶的可能行為,但algorand的拍賣長達五年,這就意味著每次拍賣都會有一個成交價格。
這就會出現很多個Bob,然後他們都可能採用上述的三種策略來處理自己手中的algo,這也意味著,每一次拍賣都會對algo的流動性產生影響,而最後algo的定價可能是基於不同價格模型的加權。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我們說,algo的拍賣除了公開發行,還有風險對沖和做市的作用。
想像以下Alice的拍賣價格是2美金,Bob的拍賣價格是3美金,在臨近90%兌付的時候會發生什麼?
拍賣賣結束後的加權平均價格:
Pn=每次拍賣的最終成交價
二級標題
如果把這些並進去,最後的模型會更加複雜,但目前來看,這種計算是一個不錯的參考,至於algo的價格會怎麼走,將會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二級標題
所有參與拍賣的用戶都在玩一場遊戲,這個遊戲隨著時間的推移,理論上會出現一個最低價格,而每一個參與者又都會有自己的價格來判斷當前的價格是高或者低,所以在algo的拍賣中,每個人都是做市商。
二級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