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本文來自編者按:本文來自編者按:本文來自
編者按:本文來自
DeFi實驗室
(ID:defilabs),作者: 代世超,Odaily經授權轉載。
做互聯網世界的霸主已經不能滿足扎克伯格了。
現在,這個猶太人正帶領巨頭聯盟,衝進數字貨幣戰場,爭奪鑄幣權。
昨日,帶著人們對Facebook加密貨幣白皮書的預期,Facebook 股票應聲上漲4.2%,一個白皮書帶來的漲幅,足可以買下10個波場。
圖片描述
當一個互聯網企業,聯合世界500強,背靠世界最強帝國,帶著如此大的體量殺入加密貨幣領域,會對這個行業產生什麼影響?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有人在嘲笑facebook或許懂支付,但是還是不懂貨幣;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 福布斯記者,《facebook發幣6大預測》作者)
看了libra白皮書以及相關的官方資料後,我發現了一些重要但你可能忽略的信息,在這里分享和並討論一下:從開放金融的角度,這些信息對我們意味著什麼?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持有LIT 代幣,有機會獲得Libra 儲備池的利息
libra的目標是一種穩定的數字加密貨幣,由真實資產儲備。其儲備是一籃子低波動性資產,包括各國法幣和國債。
libra價值並不和單一法幣掛鉤,會受外匯市場產生波動。但是用戶可以將libra兌換成本國法幣。
libra總量沒有限定,只有用法幣去購買libra的時候,相應數量的libra才會被鑄幣。隨著libra的通脹或通縮,儲備池的大小可以調整。
libra的儲備會投資於低波動性資產,但是產生的利息並不會給到libra的用戶。而是會首先用於支付系統的運營成本等,其餘部分會回報給LIT 代幣的早期投資者,作為對早期投資人的回報。
如果想成為libra節點運營商,門檻是1000萬美金。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https://calibra.com/#newsletter
libra 配套加密貨幣錢包Calibra,類似國際版微信支付,使用需要KYC
Calibra 是Libra的配套加密貨幣錢包Dapp。
App 還在開發中,Calibra將在App Store和Google Play中提供獨立應用程序。可以郵件登記獲得早期使用權限:
Calibra 有轉賬和支付功能:
轉賬:可以直接在WhatsApp和Messenger應用程序中使用Calibra,可以像向朋友,家人和企業發送消息一樣輕鬆地發送和接收資金。
支付:可以各種線上線下購物,比如買咖啡。
並且Facebook可以有權限知道你的信息。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不僅知道你是誰,還知道你的錢去哪兒了
Calibra是Facebook的子公司,「承諾」不會分享你的帳戶信息或財務數據。但可能會共享聚合數據。
具體承諾的用戶協議如下:
未經客戶同意,Calibra不會與Facebook Inc 或任何第三方共享帳戶信息或財務數據。例如,Calibra客戶的帳戶信息和財務數據不會用於改進Facebook Inc 系列產品的廣告定位。
但是在以下情況下會共享用戶信息:
1)防止欺詐和犯罪活動。信息可能會被共享以防止惡意活動,例如欺詐,安全威脅或犯罪活動。
這意味著calibra總有理由,不管是從業務上、還是法律上,將觸手伸到用戶的財務數據。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從開放金融的角度看,Facebook 發幣意味著什麼?
我們說,開放金融的本質就是把交易自由和金融自由,給每一個普通人。讓個人擁有自主掌握和管理自己的資產的權利。
但是,KYC+共享用戶財務數據的權限,這套組合拳還是相當於把我的財務信息的私鑰上交給Facebook及其聯盟。
——甚至背後的美國政府。
這已經和開放金融的初衷背道而馳。
開放金融已經是趨勢和共識。但是,其實現的路徑,究竟是自下而上,還是自上而下?是從鏈內緩慢滲透到鏈外世界,還是依靠鏈外世界強力掌管鏈內世界?
從JP 摩根到Facebook,鏈外世界動作越來越快、越來越猛烈。
一方面,傳統巨頭入場,確實給行業帶來更多推動力。資本和商業化一定比純粹的理想主義更高效地推進行業發展和落地。但是,另一方面,由資本推動,就意味著要服從於資本幕後的意志。
當我們把手裡的鐮刀交給Facebook,難道要心懷僥倖,期待他會自覺封上刀口嗎?
屁股決定腦袋。傳統巨頭的自我革新,一定是站在維護固有利益的基礎上,並且向數字貨幣世界擴張自己的邊界。
如果用樂觀一點的眼光,只能說,我們還算是鏈上世界的專家,巨頭牽扯利益太多,一舉一動都有一雙眼睛盯著。鏈上的部分只能由我們來耕耘,由我們堅守「去中心化」的、可信的商業環境。
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