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ra 白皮書“抄襲”?我們比較了以太坊和比特幣
Moni
2019-06-18 14:28
本文约2591字,阅读全文需要约10分钟
讓Odaily 君(微信:o-daily)和大家一起來看看Libra 加密貨幣都“參考”了哪些加密貨幣吧。

本文來自CoinDesk,原文作者:Brady Dale

Odaily 譯者| Moni

Odaily 譯者| Moni

本文來自

,原文作者:Brady Dale

Odaily 譯者| Moni

Odaily 譯者| Moni

終於,期待已久的Facebook 加密貨幣Libra 白皮書發布了。

在這份長達29 頁的白皮書中,描述了一個旨在為全新全球性貨幣提供的支持的協議,簡單來說可以總結成一句話:

Facebook 區塊鏈技術主管Ben Maurer 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Libra 協會的目標是希望將節點成員關係從這些創建創始成員(在生態系統創建時擁有權益)過渡到與整個生態系統有利害關係、並且持有Libra代幣的人們。簡單地說,Libra 旨在成為一個高吞吐量的全球性區塊鏈,但與其他區塊鏈不同的是,Libra似乎更專注於消費者支付和其他金融用例。

二級標題

不僅如此,Facebook 還創建了一個全新的編程語言Move,允許開發人員在區塊鏈上編寫命令,並將其軟件開放給公眾檢查。為了驗證Libra 協議設計,Facebook 已經構建了一個開源原型實現Libra Core,希望通過全球協作推進生態系統發展。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1、和比特幣一樣,Libra 區塊鏈上沒有真實身份

“Libra 協議不會將帳戶與現實世界的身份聯繫起來,用戶可以通過生成多個密鑰對來自由創建多個帳戶,由同一用戶控制的帳戶彼此之間不會有固有聯繫。“

二級標題

起初,Libra 的共識結構將由數十個在網絡上運行節點、驗證交易的組織組成,每次對一組新交易進行投票的時候,都會隨機指定一名領導來計算投票數。

二級標題

Libra 區塊鏈選擇的是一些聲譽較好的實體(並非民主選擇),以便在早期建立共識,其白皮書稱: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3、和Tezos 一樣,Libra 有鏈上治理

一開始,治理結構將會構建在Move 軟件中,這其實和Tezos 是一樣的。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Facebook 肯定會對這種治理模式進行修訂,更新將是必不可少的,因為Libra 協會之後肯定增加成員,並從一種類似委託權益證明(DPoS)系統(幣如EOS或steem)演變為完全去中心化權益證明生態系統。


  • 二級標題

  • Libra 在白皮書定義了用戶可以與核心軟件和數據結構進行交互的方式。不過其中有很多有趣的地方,比如任何人都可以製作區塊鏈的非投票副本,以及運行與Libra 上定義對象(例如智能合約或一組錢包)相關的各種讀取命令。更重要的是,Libra 區塊鏈的設計師似乎比較認可以太坊的運作模式,即運行代碼應該有成本,因此所有操作都需要支付Libra 代幣才能運行,這與以太坊上的gas 費用非常相似。


二級標題

但和以太坊不同的是,Libra 在其智能合約中做出了兩項重要變革。

其次,它將數據從軟件中分解出來,因此一個智能合約(Move 稱為“模塊”)可以指向任何資產池,其中Move 稱為“資源”。所以,一組代碼可以用於任何數量的錢包或資產集合。

二級標題

Libra 白皮書中這樣寫道:

二級標題

“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員資格將轉變為完全開放,無論是在許可型還是非許可型狀態下,Libra 區塊鏈都將向所有人開放:任何消費者、開發者或公司都可以使用Libra網絡、在這個網絡上構建產品,並通過他們的服務實現增值作用。”

“我們沒有考慮基於工作量證明的協議,因為這種協議的性能較差,能耗(和環境)成本高。”

6、和幣安的原生代幣BNB 一樣,Libra 代幣也會被大量銷毀

二級標題

去年,通過有意識地銷毀BNB 代幣,讓幣安鏈變得非常有影響力。作為世界領先的交易所,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7、與coda 一樣,用戶無需持有整個交易歷史記錄

Moni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