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關注幣圈的朋友們一定知道今年下半年即將發生的大事件,萊特幣減產。預計今年8月份,萊特幣將迎來第二次減產。
很多投資者也將這次減產納入自己的投資計劃中,想要提前佈局,甚至有言論認為萊特幣的減產可能會開啟牛市。
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萊特幣減產是什麼意思,又會帶來哪些實質的影響。
萊特幣減產是什麼意思?
熟悉萊特幣的朋友應該知道,萊特幣借鑒了比特幣的思路,在運行原理上與比特幣類似,同樣遵循每四年減半的規則。
萊特幣總量恆定8400萬枚,每2.5分鐘生成一個區塊,區塊獎勵一開始為50枚,每產生84萬枚萊特幣,區塊獎勵減少至一半,直到產量達到設定好的8400萬枚。
截止到目前萊特幣發生過一次減半,是在2015年8月26日,區塊獎勵由50枚減半到25枚。那麼接下來的8月份即將發生的是萊特幣的第二次減半,區塊獎勵將由現在的25枚變為12.5枚。
所以萊特幣減產是什麼意思,其實就是系統一開始設計好的,一切都在按照一開始的設計運行。
那為什麼要設計減半的規則呢?為了控制通貨膨脹。試想如果萊特幣可以被無限挖出,那麼隨著萊特幣的數量越來越多,流通量越來越大,根據供需關係,自然就變得越來越廉價。
這個原理也是參考黃金,黃金在地球上的總量是恆定的,且開採黃金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生產難度高且數量稀有,因此黃金非常保值。
減產會帶來哪些影響?
接下來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減產價格到底會不會漲?
首先預測價格是一件很不靠譜的事情。但我們可以依據經濟原理以及歷史數據來得出較為合理的推測。
首先理論上,減產意味著未來一段時間內供應量的下降,那麼根據供需關係,當需求增速不變的情況下,供應量增速發生下降,價格勢必會上漲。
然後我們再來看看已經經歷過2次減半的比特幣的走勢情況。
比特幣的第一次減半發生在2012年11月28日:
在減半之後比特幣一年之內價格上漲超過80%。
比特幣的第二次減半發生在2016年7月9日:
在上漲前1個月的時間,比特幣就出現了小幅增高,減半後的一年時間內,比特幣更是從651美元的價格攀升至2500多美元,翻了3倍。
最後,我們來看一下萊特幣首次減半的價格變化。
萊特幣上次減半時間為2015年8月26日:減半前3個月,萊特幣就出現暴漲行情,單價由1.3美元漲至最高8.96美元,翻了將近7倍。
因此我們有理由預測,在萊特幣第二次減產前可能會因為上漲預期,爆發上漲行情,並由於供需關係的變化,實現價格的穩定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