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編輯| 郝方舟
出品|Odaily研究院(ID:o-daily)
編者按:
編者按:在DAppTotal 的DeFi 鎖倉價值排行榜上,EOS REX 用20 多天將MakerDAO 擠到第二。我們自然會好奇其迅速起量的原因。這背後不僅涉及到EOS 和ETH 兩大公鏈生態的運行機制,也與租賃和借貸兩種模式的實際需求有關。
在了解EOSREX之前,我們先說說EOS的資源分配機制。
EOS 系統資源主要分為網絡帶寬資源(NET)、CPU計算資源(CPU)、運行內存資源(RAM)三種。 NET、CPU 屬於佔用型資源,用完後可以釋放。而RAM 屬於消耗型資源,用完後會減少。而這三種資源的獲取都需要用戶來抵押EOS token。
因此,EOS 用戶和DApp 開發者首先需要購買EOS token,將其抵押到EOS 系統賬戶,才可獲取NET、CPU、RAM 的使用權。用戶持有或抵押的EOS 越多,在EOS 系統中能調用的資源就越多。
EOS 資源系統如此設計的初衷是想要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兌現白皮書所說的“降低開發者成本、讓用戶交易免費”的承諾。
但2018 年底,競猜類和遊戲類Dapp 的持續火爆導致CPU 資源經常性短缺。資源短缺下,市場出現大量囤積投機行為,致使CPU 價格不斷攀升,普通用戶一度無法進行轉賬操作,甚至連賬號本身都失活,需要“充值重啟”,EOS 網絡一度陷入癱瘓。當時據DAppTotal 報導:“競猜類TOP10 遊戲消耗全網CPU 資源84.15%”。
在這一背景下,為了解決資源緊張的問題,BM 在2018 年8 月就提出的REX概念,經過一系列簡化以及借鑒現有的EOS CPU 租賃的實際情況,於今年5月正式主網上線。
REX 是本金+利息的收益模式
本質上,
本質上,REX 是本金+利息的收益模式。 EOS 持有者可以在這裡賺取利息,而Dapp 開發者,可以在無需不購買EOS 的情況下,以較少的成本獲取CPU 資源。
為使大家更容易理解,我們以例子來說明:
EOS 持有者:Bob 有1000 個EOS,最近並未有出售的打算,為獲取較低風險的利息收益,將這1000 個EOS 兌換成了REX 代幣。相應的,這1000 個EOS 的資源使用權就可以在EOS REX 上出租給別人了;
EOS 資源租賃方(比如EOS Dapp 開發者):Alice 目前只有100 個EOS,但他需要大量使用資源(CPU/NET)來開發Dapp,大概需要1000 個EOS 的資源使用權;
現在Alice 有兩種方案可以選擇,一是再購買900 個EOS,湊夠1000 個EOS 和相對應的資源;亦或是嫌貴,去EOS REX 租借Bob 的900 個EOS 的資源30 天,前提是租賃利息不高。
30 天后,Bob 獲得高於1000 個EOS(本金+利息),而對於Alice 來說,如果續租可以繼續使用資源。
此外,REX 的出現對EOS 生態和EOS 持有者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改善EOS 鏈上治理。
我們知道,EOS 採用DPOS 共識機制。 21 個出塊節點由EOS 持有人通過投票選舉出來。截至6月4日,只有不到3 億的EOS 被行使投票權,佔EOS 總量(10.43 億)的28.76 %;參與投票的EOS 賬戶有5 萬多個,僅佔EOS 賬戶總數(115萬)的3.33%。
也就是說,EOS 投票以大戶為主,明顯缺乏廣泛性和對普通持幣者的激勵。
為此,REX 設置了一個硬性規定:EOS 持有者如果想要通過REX 獲取收益,就必須先給節點投票。
這樣,人們為了逐利(鎖倉收益)而強制參與投票,可以稀釋EOS 大戶對節點選舉的影響,增強EOS 主網的安全性。
其次,是減少EOS 的流通量。
參與REX 的人越多,鎖倉的EOS 就會越多,相應的,流通中的EOS 就會越少,進一步推動EOS 價格。當然,EOS 的存量持有者考慮鎖倉的前提是能通過REX 獲得可觀的收益。一旦收益誘人,外部資金也可能被REX 吸引,進入EOS 生態。
從數據的角度,REX 上線一個月,發展勢頭迅猛。據DAppTotal 數據顯示,截至2019 年6 月4 日, 21 個DeFi 項目共計鎖倉資金達12 億美元,其中REX 鎖倉6.3 億美元,佔比53.32%,成為鎖倉金額第一的DeFi 項目;MakerDao鎖倉4.3 億美元,佔比34.62%。 Compound 鎖倉0.28 億美元,佔比2.38%;Dharma、Bancor、Augur、xDai 等其他DeFi 類應用共佔比9.68%。
REX 的出現撼動了近2 年持續佔據DeFi 龍頭地位的MakerDAO。 (關於REX 的更多實時數據也可點擊EOS Authority 網站了解)
我們總結了REX成為DeFi“黑馬”的三點原因:
1. 為行業提供解決方案。相較於購買EOS,租賃方消耗小部分EOS 獲得所需CPU 和EOS 的暫時使用權,能夠節約資金和資源。
2. 技術創新。 REX 使用Bancor 算法,構建存儲-交易-租賃-結束交易等一系列動作,用戶無需自己來計算租賃的總量,平台按照實時EOS/REX 的兌換比例來自動計算,邏輯簡單。
3. 風險管理創新。 REX 為租賃雙方設置了一定的條件來保障交易的有效性,包括REX 持有者必須參與超級節點投票;購買REX 之後,需要等待4 天時間才能解鎖賣出REX;REX 代幣僅作為用於確定回報率的記賬單位,不受幣價波動影響。
儘管REX 上線短短一個月,撐起了EOS 在供給端一側的金融生態,但需求端一側的情況卻不容樂觀。
按照“設定”,REX 的用戶有兩類,一類是DApp 開發者,另一類是DApp 狂熱玩家。但從數據上來看,這兩類用戶租用CPU/NET 的需求並不強烈。
EOS 社區已經通過多種機制來改善CPU 租賃。市場上提供CPU 租賃的項目很多,一些EOS 錢包、交易平台(如Chintai)也參與其中,供應量很充足,DApp 開發者可以有更多的選擇。
DApp 已經很久沒有出現火爆現象,CPU 的價格也回落到一個合理的水平。對於手裡有資金的開發團隊,無需通過複雜的操作流程,可以直接在系統裡抵押換資源就可以了換取CPU。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過去23 天EOS CPU 的使用率平均在209.32M 左右,只是偶爾峰值會達到3.09B。
因此,從供需關係來看,EOS 資源目前是供過於求的,再加上REX 的上線,供需關係會更加傾斜。
Odaily 研究院採訪了多位EOS 節點和DApp 項目開發者,表示不太會選擇去REX 上租用資源。
EOS Beijing 聯合創始人孫玉石表示,EOS 節點本身對資源的需求沒那麼大,需求大的主要是DApp。現在的資源價格相對已經很便宜了,就拿CPU 來說,高峰時期經常整點脈衝式暴漲,他們做EOSDOTA 時曾抵押超十萬個EOS。現在則平穩了很多,總體價格也便宜了。
EOS Joy 的技術負責人NEO 就表示,在DApp 開發過程中偶爾會有巨量的資源需求,當手頭沒有太多EOS 時會考慮臨時租用一些資源。租用渠道有很多,不限於REX,主要看價格。而且因為資源每時每刻都在恢復,只有當你的消耗速度大於恢復速度時,才會發生CPU 資源不足的情況。另外,因為貪吃蛇是3 分鐘一局,所以相比DICE 這類遊戲,單位時間內的CPU資源開銷是很少的。
而目前市場上DApp 狂熱玩家,也並不多了。 EOS 上的DApp 數量雖然增長,但日活最大的幾個多為競猜類遊戲(還要考慮真實活躍用戶和表面數據間的差距)。
Meet.one 負責人高鋒告訴Odaily研究院,目前在EOS 上開發DApp 的項目方,CPU 基本上都是足夠的。而且DApp 的開發主要佔用RAM,CPU 由用戶(即玩家)承擔。 Meet.one 目前不會租用CPU,可以將足夠的EOS 抵押給資源租賃方。
根據Spiderstore 數據網站統計,截至6 月4 日,EOS 上DApp 的24 小時活躍用戶為11.231 萬人。而如上圖所示,只有4969 個賬戶租用CPU,說明在需求端一側仍然有很多上升的空間。
答案是未必。
答案是未必。
當前,DeFi 市場也就是ETH 與EOS 兩派。
雖然,獨有的資源使用機制以及Bancer 協議的創新賦予了EOS 先天優勢。但就發展成熟度而言,以太坊仍然承載著最有價值的資產,具有更高的流動性。
同時,EOS 的安全性能也一直被詬病。據區塊鏈安全公司PeckShield 統計,截至2018 年12 月26日,EOS 生態共發生45 起DApp安全事件,共損失近74 萬個EOS。 Odaily研究院曾分析安全事件攻擊手法主要是隨機數破解、智能合約漏洞以及使用可控的隨機數種子等。這些隱患顯然限制了REX 的發展,畢竟REX 的資金池存儲著大量EOS,會成為黑客的目標。
二級標題
推薦閱讀
為什麼我們說去中心化借貸是DeFi最具想像力的部分| DeFi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