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制約去中心化借貸發展的五大問題| DeFi系列
李雪婷
2020-04-14 06:49
本文约3042字,阅读全文需要约12分钟
去中心化借貸“解決一個痛點,帶來更多新痛點”的方式還不夠簡單優雅。

出品| Odaily(ID:o-daily)

編輯| 郝方舟

出品| Odaily(ID:o-daily)出品| Odaily(ID:o-daily)編輯| 郝方舟出品| Odaily(ID:o-daily)編者按:當我們把數字貨幣市場規模(CoinMarketCap數據

)和DeFi鎖倉總值(

DAppTotal數據)放到一年半這個“小經濟週期”內,會發現一件有趣的事:DeFi的發展似乎並不太受幣價影響。數字貨幣總市值從2018年初的8313億美元縮水到年底的1043億美元時,DeFi鎖倉總值增長了112%;而上個月數字貨幣總市值上漲55%,突破2771億美元時,DeFi鎖倉總值升高了108%,超過了12億美元。是什麼讓DeFi有“穿越牛熊”高速增長的能量?又有哪些因素在製約DeFi的進化?未來會怎樣?帶著這些問題,Odaily正在“DeFi專題

”下持續更新系列文章。今天的這篇主要介紹“去中心化借貸平台存在的通用問題”,對去中心化借貸基礎概念和市場現狀好奇的讀者請點擊上一篇“Announcing De.Fi , A Community for Decentralized Finance Platforms為什麼我們說去中心化借貸是DeFi最具想像力的部分

”。之後,我們還將選取幾個DeFi的典型代表展開剖析,敬請關注。

DeFi一詞來源於2018年8月Medium上的一篇博客《

》,作者是藉貸協議Dharma的聯創兼COO Brendan Forster。

在過去近兩年加密市場整體趨冷的背景下,去中心化借貸幫助持幣者在不損失加密資產所有權的前提下,解決現金流的需求,並支撐起以太坊在供給端的金融生態。

二級標題

項目方更是慣用傳統金融服務的痛點來論證DeFi的存在意義。在全球發展中國家約20億人無銀行賬戶的背後,是傳統金融服務的准入門檻高、中間成本高昂、資金透明度低、金融機構審查個人信用時或侵犯信息隱私等。相比之下,去中心化借貸平台強調透明、高效、低融資成本和抗審查,可以說是傳統藉貸服務的有益補充。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繞不開的監管問題

就在今年3月的SXSW大會上,SEC高級顧問Valerie Szczepanik表示,隨著時間推移,根據現行證券法,穩定幣有可能被列入證券監管的範疇。考慮到穩定幣的贖回方式,SEC可能將其定義為“即期票據”,即傳統上定義的兩方票據(債務人應要求向票據持有人隨時支付款項)。據美國最高法院1990年對Reves v. Ernst & Young一案的判決,除非有例外或被排除,否則根據《交易法》第3(a)(10)條,即期票據被認定為“證券” 。

二級標題

而站在CFTC的立場,據《商品交易法》第1(a)(47)(a)條,穩定幣則屬於“互換合同(Swaps)”。

二級標題

在傳統金融借貸業務中,抵質押和信用體系共同防控違約風險。

二級標題

相比傳統藉貸服務,DeFi顯然缺乏適用的(鏈上)徵信體系。這代表著(至少短期內)去中心化平台還無法有效對抗信用風險。現在的平颱風控主要依靠基於開放協議、或點對點協議(dYdX和Compound)的加密資產抵押借貸合約。但不管是哪種類型,用戶仍需以加密資產作為背書。

二級標題

去中心化借貸市場盤子做不大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缺少更多優質資產的選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只能在ETH存量市場中廝殺。 “為什麼是ETH”並不難理解,比特幣是非圖靈完備的,只有以太坊上承載了有價值的資產(感謝ERC20)生態和流動性。

二級標題

但抵押資產過於單一,對借貸平台來說並不是好事。當講著“普惠”故事的MakerDAO們以持有ETH為使用前提時,已經將大眾用戶排除在門外了。

二級標題

對於去中心化借貸平台,設置抵押率是門藝術。若抵押率太低,幣價波動將削弱借貸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如果抵押率太高,又會影響用戶的的積極性和資產的流動性。

二級標題

還以MakerDao為例,如果用戶想獲取價值1000美元的貸款,需要抵押至少等值1500美元的ETH。如果你剛好按150%的抵押率以ETH借DAI,當ETH價格下降時,平台很快執行清算。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用戶體驗不友好其實,從互聯網投資的角度,去中心化借貸並不太符合機構的口味。原因很簡單,它解決了一個痛點(資產流動性),引入了更多的痛點,再發明新的解決方案。普通用戶學習和理解DAI、MKR、CDP並不容易,整套使用流程也不盡友好。

Odaily曾寫過一篇MakerDAO的體驗稿“

另一方面,雖然借貸不算高頻金融行為,但去中心化借貸平台依賴的基礎公鏈仍存在擁堵問題,弱於傳統互聯網的處理能力會帶來較差的用戶體驗。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二級標題

李雪婷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