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凱文·凱利怎麼回答馬化騰當年問他的問題?
卢晓明
2019-05-27 16:00
本文约1860字,阅读全文需要约7分钟
Odaily創始人Mandy 王夢蝶,獨家對家凱文·凱利。

5 月27 日晚,作為2019 數博會區塊鏈高端對話的延伸,本次讀書會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承辦,北京泰爾英福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雲上方舟協辦,貴陽綜合保稅區參與支持,Odaily獨家宣傳的凱文·凱利( Kevin Kelly)讀書會在貴陽鍾書閣舉辦。

本次分享會,Odaily創始人Mandy王夢蝶獨家對話凱文·凱利,探討區塊鏈未來。

凱文·凱利常被稱為“KK”,是暢銷書《失控》《必然》作者,《連線》雜誌(Wired Magazine)第一任主編;曾擔任《全球評論》(Whole Earth Review)主編、出版人。

其中《失控》成書於1994 年,書中提出了“人造物生命體化”與“生命工程化”的趨勢,並提到了多年後大熱概念,比如雲計算、物聯網、虛擬現實、協作、共生、網絡社區、網絡經濟等。

凱文·凱利一直以來關注人與人之間的遠程協作,他認為,區塊鏈可能幫助追踪美個人在協作中的貢獻。

凱文·凱利曾指出,區塊鏈技術也為真正的共享提供了很好的實現手段。 “一個區塊鏈也能夠參與到上百萬人,試圖一起工作,來互相跟踪,互相交易。為了促使更大目標的達成,所以上百萬人共同協作,這樣會產生一個問題:怎麼跟踪他們的工作?這就需要區塊鏈,這是一個潛在的工具,我們需要這樣的工具進行大規模協同。”

在分享會上,他表示,相信區塊鏈跟其他技術結合起來,確實有可能是改變人工作方式的解決方案的一部分。

儘管認為區塊鏈很有潛力,但是凱文·凱利對加密貨幣不太感冒。在分享會上,Odaily創始人王夢蝶提及比特幣大起大落、多次倖存的“生命歷程”,與凱文·凱利書中提到的“科技有生命”非常類似。

凱文·凱利相信比特幣對跟自然有呼應之處。 “在區塊鏈這個領域其實更像是我們DNA一樣的組織,就像我們基因一樣,其實每一個節點都是基於共識機制被連接在一起的。所以我確實覺得區塊鏈在自然界是有一些可以呼應的地方。”

他此時話鋒一轉:“但我自己本身只有25塊比特幣,因為其實我本人不是加密貨幣的大粉絲,而且我也不喜歡去掘金,不覺得它是一個很有用的事情。因為所有加密貨幣可變性、多元性。我覺得它不是很可靠,也不是很穩定。”

區塊鏈之後,兩位開始探討未來的科技巨頭的發展模式。

凱文·凱利表示,“我認為巨頭們的成功是他們的囚籠,他們自己的成功可能會成為他們失敗的根源。”因為大企業可以滿足於自己現有的成功,不去承擔失敗。 “像鏡像世界、區塊鍊等新技術,一開始的利潤是非常低的、市場也很小。科技巨頭不想去做這樣的嘗試。”而小企業沒有選擇,只能不斷嘗試更新的技術,才有生存下來的可能。因此,小公司很有可能會成為下一個平台的主導企業。

Odaily創始人王夢蝶提到,如今在網絡上、社交媒體上,總是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凱文·凱利略微錯愕地問:“你為什麼要到社交媒體上找?我的手機裡就沒有社交媒體。”他認為,大部分的新聞確實是瑣碎的、不可靠的八卦,即便一百年前的新聞,也都是這樣的,我們認為它們都不是新的。

王夢蝶問凱文凱利:“你曾經說過,'當答案變得廉價時,好的提問變得更加困難,因此更有價值。'那麼你最近在思考的最有價值的問題是什麼? ”凱文·凱利舉了兩個例子:

一是5G究竟是什麼?我們除了知道它比4G更快之外,一無所知,究竟它能用在哪裡?

二是我們會否有可能會變成全球性的政府?人們真的想要一個世界政府嗎?

對科技的獨特預見性讓凱文·凱利收穫眾多粉絲。借本屆數博會的機會,中國讀者們獲得了與KK 近距離接觸、交流的機會,現場不乏各位行業領袖。

七年前,凱文·凱利來到中國,與騰訊創始人馬化騰對話。當時,馬化騰問凱文凱利,誰可能會成為超越騰訊這樣的公司?有嘉賓想知道,七年之後,凱文·凱利會怎麼回答當年這個問題?

凱文·凱利先回顧了過去:第一代數字化平台是一張網。 “它集結了所有的信息,使用了很多超鏈接的方式,能夠達到機器可讀的目的。”這樣一種搜索引擎產品是由Facebook和百度這樣的巨頭來引領的。

第二個數字化平台就是社交媒體。它連接了各種各樣的人際關係,它將所有的人聯繫在一起,相關的巨頭像微博和微信等。

第三個這樣的平台即將出現,凱文凱利認為可能會是鏡像世界、雲計算等。 “可能我們會把世界上所有東西都能夠變成數字化的。”

他相信未來會有一家這樣的公司,但他認為這個大玩家不會是大規模的科技巨頭,比如百度、Google、阿里巴巴等。

“我認為新的巨頭還沒有出現,或者是大家還沒有註意到它。所以很難預測他們到底是誰的。”

分享會結束後,凱文·凱利與現場主持人和讀者合影留念。

此鏈接此鏈接

卢晓明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