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總想預測未來,這讓凱文·凱利名聲大噪。
其書《失控》成書於1994 年,卻預言了多年後大熱的概念,比如雲計算、物聯網、虛擬現實、協作、共生、網絡社區、網絡經濟等。此預言式的作品讓凱文·凱利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中國收穫眾多粉絲。
5 月27 日,以“區塊鏈——數字文明的基石”為主題的高端對話在貴陽國際生態會議中心舉辦。區塊鍊板塊作為數博會的亮點之一,由中國國際大數據博覽會組委會主辦,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財經頻道聯合主辦,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承辦,泰爾英福協辦,Odaily獨家媒體報導。
凱文·凱利,暢銷書《失控》、《必然》作者,《連線》雜誌(Wired Magazine)前主編受邀出席本次區塊鏈高端對話。會前,Odaily對凱文·凱利做了獨家專訪。
問及近期最關注的議題,凱文·凱利表達了他對未來網絡戰爭爆發的擔憂。 “網絡衝突難以被驗證、不透明、人類未對其行為邊界達成共識。”這可能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他認為人類世界應該一起為網絡世界制定共識,以防範未然。
接下來是什麼?預測未來已成為人們對凱文·凱利的期待。他表示,他認為智能手機之後的下一代平台是鏡像世界。
談到區塊鏈,他的態度卻略微保守:“區塊鏈過熱了,這項技術帶來的改變不是革命性的(revolutionary),而是漸進式的(evolutionary)。”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應為網絡行為製定共識
Odaily:凱文·凱利先生你好,您對科技、人與機器之間的關係有著獨到見解。最近幾年,你最關注的領域或者議題是什麼?
凱文·凱利:我想是網絡戰爭(cyberwar)、網絡衝突,包括國家之間的、黑客之間的、任何人之間的。
這樣的衝突很難去驗證(verify,此處理解為外界可以進入查看,以知道某人是否在說真話),也難以變得透明;同時,全球對此沒有達成共識——關於什麼樣的東西是可以接受的,什麼樣的東西是不應該被接受的,我們也不知道國家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
比如某個國家摧毀另一個國家的銀行系統,或者大規模攻擊起電力系統。這些是可以接受的嗎?國家之間沒有共識。
這意味著,我們沒有相關的規則,這可能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
Odaily:那你認為目前有提到的危險出現了嗎?
凱文·凱利:沒有。如今有信息洩漏、財務損失等問題,但還沒有人因此而喪命。相比之下,如今的事件還算輕微。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科技行業壟斷不會持續,新巨頭會在AR領域誕生
Odaily:科技產業的逐漸成熟造就了很多產業巨頭。我們可以觀察到,越來越多的數據掌握在大公司手中,造成了某種程度上的壟斷。您擔心它會造成負面影響嗎?
凱文·凱利:我不擔心,這些壟斷都是非常短暫,人工智能、鏡像世界等技術會出現新的大玩家(dominant player)。大公司認為他們會為在下一個時代壟斷,但是歷史告訴我們不是的。
Odaily:這幾年,上市的科技公司數量逐步減少,有人認為互聯網或者說科技行業進入中年,發展速度會放緩,你怎麼看待這種觀點?
凱文·凱利:這樣說的人是盲目的,他們沒有看到最新的、正在發生的科技革命。在微軟出現之後,也有類似言論,說科技行業發展變緩了。但互聯網後來也有新玩家出現。
Odaily:您認為巨頭未來會出現在哪個領域?
凱文·凱利:三維網絡(spacial web) 、增強現實雲(AR cloud)、鏡像世界(mirror world)——這個新領域有很多不同的名字,我叫它鏡像世界。
未來,你可以利用數字設備裡看到真實的世界,這與虛擬世界不同,它是現實世界的精確重現,只不過你是在眼鏡的鏡片看到。
未來眼鏡會是呈現這個世界的重要設備,它可能會連著你的手機,這是繼智能手機之後的下一代平台設備。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個人隱私值得擔憂,但科技會解決
Odaily:如果這樣的世界來臨,可以預見相關的設備會收集更多更個人、私密的用戶信息。今天,已經有不少用戶認為,科技公司掌握了太多用戶數據,侵犯到了用戶隱私。有人認為這是互聯網的原罪,你怎麼看待?
凱文·凱利:隱私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然而,我相信未來會有技術手段解決。舉個例子,谷歌已經有一項名為“聯合學習(Federated Learning)的技術,類似的技術也有稱為差分隱私(Differential Privacy, DP)。
通過類似技術,谷歌和蘋果等公司可以利用(aggergate)我們的數據,但是不需要拿到數據,相關的計算都在本地設備中完成,這樣就能很好地保證隱私。
總結起來,我想說的是,我們不會減少追踪用戶的行為,而是會追踪更多,但是未來會有科技減少危害。
Odaily:您曾經提出過人的工程化和生物生命體化的趨勢,以及人與機器共生的觀點,人類現在無疑已經離不開機器了。 20多年過去了,如今的您,認為未來人與機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些什麼樣的新變化?
凱文·凱利:這幾年,生物科技獲得高速發展,人類利用科技修復或彌補自身原有的不足,比如視力、心臟等——人類利用科技讓自己變得越來越“機械化(mechanical)” 。神經網絡技術與此同時也在進步。
總體來說,未來人和機器之間會不斷融合,這樣的趨勢會繼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區塊鏈的改變不是革命性的,是漸進的
Odaily:您今天參加的論壇是關於區塊鏈的,區塊鏈被很多人視為生產關係、協作方式的變革工具,您怎麼看待這樣的一種技術?
凱文·凱利:我認為區塊鏈過熱了(overhyped),如果你把虛擬貨幣拿掉,很多人就不感興趣。
另外,區塊鏈其實是很枯燥的。就像供水(water plumping),我們需要水管,這是一個基礎設施。可是,大部分人接觸最多的都是一擰開水龍頭水就能來,沒有多少人會關注背後的水管。
它是一個很好的工具,但是不一定會改變世界。
最後,區塊鏈還沒有對實際生活中產生影響,它的很多作用都還在理論上。它看起來很厲害,但我們還不知道它能對什麼領域帶來有益改變。
我認為區塊鏈帶來的改變不是革命性的(revolutionary),而是漸進式的(evolutionary)。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與科技玩耍,別想著用科技賺錢
Odaily:你認為接下來有什麼趨勢是值得注意的?
凱文·凱利:回到我上面提到的,我預測智能手機之後的下一代的平台就是鏡像世界、增強現實雲。
Odaily:由於你多次在某種程度上“預見未來”,很多讀者也希望獲得這種獨特的眼光。您是怎麼讓自己保持對科技領域的敏感度?對科技行業從業者有什麼建議?
凱文·凱利:我會建議他們跟科技一起玩(play with technology)、用科技來浪費時間(waste time with technology),而不是一開始想著怎麼去賺錢。只要你跟科技一起玩,你就會發現科技想要什麼,如果你一開始就想賺錢,這是不成熟的。
Odaily:你曾經提到過科技是有生命的,有自己想要的東西。可以總結一下,它想要的東西有什麼共性?
凱文·凱利:關於這個我書中用了不少篇幅去闡述,寥寥數句總結其實很難說清楚。不過,總體而言,科技想要的東西其實跟人類想要的東西很像,它想探索、想變得更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