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月27 日,以“區塊鏈——數字文明的基石”為主題的高端對話在貴陽國際生態會議中心舉辦,包括《失控》作者凱文.凱利、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副所長狄剛等區塊鏈頂尖專家學者,圍繞區塊鏈推動可信數字社會發展的主題,探索“區塊鏈+”的生態構建等內容髮表演講、開展巔峰對話。
昨日(5 月26 日),2019 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在貴州省貴陽市拉開帷幕。區塊鏈版塊作為數博會的亮點之一,由中國國際大數據博覽會組委會主辦,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財經頻道聯合主辦,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承辦,泰爾英福協辦,Odaily獨家媒體報導。
本場高端對話的議題內容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去偽存真,脫虛向實”,旨在引導大眾正確認識區塊鏈、理解區塊鏈技術的真正價值;二是“區塊鏈推動數字化轉型,賦能數字產業生態建設”,研討區塊鏈用於政務、金融、垂直行業的優勢、挑戰及對策,以及區塊鏈技術在數字化轉型中的作用;三是“創新引領未來”,展望區塊鏈技術創新方向及應用走向。
首先,貴州省政協副主席秘書長任湘生對本次活動發表致辭。任湘生對本次論壇來賓表達了歡迎,他表示,本次論壇聚焦區塊鏈、數字文明的基石主題,共同交流區塊鏈、數字技術前沿話題,共同探討數字文明發展新動向,“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各位專家、教授和嘉賓,一定能夠通過這個論壇碰撞出新的智慧,貢獻出新的思考”。
此外,任湘生還說:“在可以預測的未來,除了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之外,區塊鏈技術還可以推動實現安全、高效、低成本的價值傳輸。助力建立新的數字社會規則。”
緊接著,《連線》雜誌創始主編、《失控》作者凱文·凱利發表了主題為“鏡像孿生鏡像世界”的演講。他表示,通過增強現實等技術,未來世界將會是一個虛擬的數字世界和一個真實世界,整個現實世界都將1:1 映射變成數字社會。在“數字孿生”的鏡像世界中,人可以與工具進行交互。為了保證上傳數據的可信度和真實性,他希望這些數據是去中心化的,需要用到區塊鏈技術。
他補充道:“在沉浸式虛擬世界,有很多金融操作和商業利益操作,而這需要區塊鏈。”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副司長李冠宇就本次高端對話發表致辭:“區塊鏈具有數據公開透明、信息安全程度高、可追溯強等優勢,近年來受到廣泛關注,在政策、技術和市場多重力量推動下,國內越來越多產業力量重視並參與到區塊鏈應用探索中來。”
他還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作為行業管理部門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指引,圍繞國家建造強國、網絡強國戰略,認真謀劃,同有關部門一道,努力推動區塊鏈相關產業研究、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等工作,營造良好的發展歡迎,釋放區塊鏈的價值,促進區塊鏈產業健康發展”。
隨後,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所副所長狄剛就“區塊鏈技術賦能貿易金融發展”展開闡釋,同時也匯報了區塊鏈在貿易金融領域應用。
他表示,金融作為中介存在一些問題:資金可達性問題、成本問題、效率問題,這不是金融有問題也不是中介問題,而是鏈條太長很多無效中介,專業來說就是套路中介太多。而其中,區塊鏈可以識別有效中介、精簡無效中介、鼓勵專業中介。
狄剛還在演講中分享了一項成果,自2018 年9 月,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所試點“灣區貿易金融區塊鏈平台”來,迄今試點數據為:有4 個應用、接入26家銀行、產生1.7 萬多筆業務、達成40 多億總金額並且擁有多項專利。
緊接著狄剛出場的是香港理工大學電子計算系系主任曹建農,其演講主題是:基於區塊鏈的大數據共享:挑戰和出路。
曹建農表示,如果想用區塊鏈做數據方案,存在4 個問題:1.怎麼讓用戶控制數據靈活共享;2.不同方法查找數據;3.如何減少延遲;4.怎麼解決公平性。
此外,曹建農補充,除以上4個問題外,還存在匿名性怎麼保證等問題。
演講過後,是圓桌會議環節,圓桌對話環節的主題是“區塊鏈——數字文明的基石”,主持人是藍港互動集團董事長、火星財經創始人王峰,對話嘉賓包括《失控》作者凱文.凱利、香港理工大學電子計算系系主任曹建農、北京互聯網法院院長張雯、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總工程師胡堅波以及安永中國區塊鏈負責人王靖。
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區塊鏈究竟能發揮什麼作用?或者說,如何運用區塊鏈技術更好地服務數字化轉型? “數字文明的基石”高端對話會上各位專家學者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作為台下回复嘉賓,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標準所副所長何寶宏現場針對《 經濟學人:區塊鍊是創造信任的機器》一文給出了自身看法:一是區塊鏈不是信任,而是信任的轉移;二是“區塊鍊是信任的機器”說法不嚴謹, 區塊鍊是創造信任的機器零部件,只用區塊鏈來打造信任不夠的。
此鏈接
此鏈接此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