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一假期前一個平淡的周四,瑞波(Ripple)悄悄換了董事會成員。
根據瑞波發布的消息,SBI Holdings 現任總裁Yoshitaka Kitao 取代Takashi Okita,進入瑞波董事會,此舉是為了配合瑞波“在亞太地區加速業務擴張的計劃”。
“瑞波有一半客戶位於亞太地區,正迅速擴大我們在該地區的全球業務,希望加深我們在亞洲及其他地區的客戶群。”瑞波聯合創始人Chirs Larsen 說。
不只是在亞太地區,瑞波正在不斷拓寬自己的邊界。 3 月13 日,瑞波的開發者生態基金Xpring 和為遊戲行業提供區塊鏈技術平台的Forte 出資一億美金成立基金,幫助遊戲開發者利用區塊鏈技術,正式進軍區塊鏈遊戲,以此拓展瑞波的代幣“XRP”的使用場景。
瑞波這種跨越舒適區的突破和嘗試,和他過去半年的焦慮是分不開的。
瑞波的焦慮是從2 月14 日情人節那天開始的。
2019 年2 月14 日,美國最大的商業銀行摩根大通宣布發行加密貨幣JPM Coin,主要用來實現跨銀行和跨境即時支付,供其大客戶使用。
“JPM Coin 的推出是XRP 增長疲軟的一個重大原因。”有分析指出,相比於BTC、BCH 價格的回暖,XRP 的價格一直沒有起色。過去半年內,XRP 的價格一直在0.3 美元徘徊。
而就在半年以前,瑞波CEO 布拉德·加林豪斯還躺著自己的安樂夢裡,他表示:“瑞波的前景是光明的,因為許多銀行在2019 年底使用XRP分類賬。XRP 分類賬是一個開源代碼庫,每秒可執行超過1500 個事務,他需要使用XRP 幣。”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威脅來了
摩根大通發幣之後,金融業第一個想到的波及對像是瑞波。
就目前JPM Coin的使用機制,它更加接近基於瑞波協議的XRP,充當結算中間工具。
於是,瑞波和JPM Coin有著直接的正面衝撞。
2 月17 日,福布斯發表的一篇文章指出,摩根大通此舉意味著在內部尋找基於加密技術或區塊鏈的轉移效率改進方法。 “JPMCoin的使用過程與瑞波的xRapid服務幾乎完全相同。”這構成了對瑞波、XRP 和xRapid 系統的威脅,
“摩根大通這一舉動對於瑞波來說就是'一記耳光'。”福布斯評論稱。
要知道,去年瑞波還在舒適區做著安樂夢。去年10 月,瑞波CEO 布拉德·加林豪斯接受CNBC 採訪時稱:“瑞波的前景是光明的,因為許多銀行在2019 年底使用XRP分類賬。XRP 分類賬是一個開源代碼庫,每秒可執行超過1500 個事務,他需要使用XRP 幣。”
這位CEO 說這句話不久前還表示:“xRapid 分類賬將成為世界各大銀行的重要工具,在2019 年結束前,我相信數十家銀行將接受瑞波。”
如今,戰火已經點燃,戰線是這位首席執行官親手拉開的。
“摩根大通的項目沒有抓住要領——推出了一個封閉的網絡。” 布拉德·加林豪斯對摩根發幣評論稱,摩根士丹利、花旗銀行和西班牙對外銀行等銀行機構都不會用摩根幣。
表示
表示表示,IIN(由摩根大通推出的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銀行間信息網絡,於2017 年試點推出)開發進展迅速,目前已有220 多家銀行簽署了最初的服務協議,允許通過IIN 共享支付數據。
表示
表示表示,JPM Coin 是“由摩根大通的存款支持”的Token,專注代幣的速度和易用性,儘管最終的支付將由用戶在銀行的資金來完成。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中場戰事
瑞波和JPMCoin 究竟誰會更勝一籌呢?
市面上充斥著諸多聲音。
加密貨幣評級機構Weiss Ratings 發推談及摩根大通擴大區塊鏈銀行信息網絡的舉措,並評論稱“這仍不會成功”。
事實上,XRP 和JPM Coin 有3 點不同:
匯率穩定性,JPM Coin 是錨定美元的“穩定幣”,XRP 是浮動的;
根據
根據
根據BITMEX RESEARCH的報告,XRP 的難點在於:
缺乏通貨膨脹;
價格過於波動和投機;
普遍使用後,監管機構會關閉系統;
最重要的論點:為什麼不直接使用美元?銀行將建立基於傳統貨幣的數字系統。
另一邊,根據布拉德·加林豪斯的法法,在數字資產領域,流動性是成功的關鍵。
還有一種普遍被接受的觀點是: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銀行自主開發的內部解決方案,而不是藉助瑞波的Xrapid 支付網絡。
根據近日Odaily的統計,全球前八大海外銀行84 項區塊鏈業務,其中有33 項和貿易金融、支付相關,佔比38%。
有趣的是,瑞波、JPM Coin 還有諸多銀行就像漫威英雄一樣,挑戰的都是同一個對手:SWIFT(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表示。
跨境支付混戰
JPM Coin 的出現,或許代表了另一種聲音。
此時這次跨境支付的混戰,比拼的不僅是進度還有各自“軍團”實力。
瑞波的優勢或者本錢又在哪裡呢?
一方面,瑞波因為XPR 有著廣大的用戶基礎,“如何投資瑞波?”上過2018 年Google 美區搜索排名的第四名,靠著瘋狂上漲的幣價擁有足夠的受眾群裡,這是瑞波發展的雙刃劍。
另一方面,瑞波股東包括Google Ventures 和Andreessen Horowitz 等一線風投公司,而瑞波在亞洲的佈局則由財團SBI Holdings 加持。
2016 年5 月,SBI Ripple Asia 成立,這是由SBI Holdings 和瑞波共同成立的合資公司,其中SBI Holdings 佔股60%,瑞波佔股40%。其主要業務就是向亞洲的金融機構和匯款轉賬提供商提供由DLT(分佈式分類賬技術)提供支持的下一代支付平台。
瑞波不僅正在加速搶佔亞太市場,還進軍區塊鏈遊戲,以此拓展XRP 的使用場景。
3 月13 日,瑞波的開發者生態基金Xpring 和為遊戲行業提供區塊鏈技術平台的Forte 出資一億美金成立基金,幫助遊戲開發者利用區塊鏈技術。
摩根大通因為此前積累也發展勢猛。
去年11 月,加入摩根大通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銀行間信息網絡(INN)的銀行數量為100 餘家,如今這個數字變成了220,涵蓋了拉丁美洲、亞洲、歐洲、中東和非洲在內的主要市場。
另一邊,有人已經開始隱隱退場。
今年3 月,數字貨幣支付公司Circle被傳正尋求以股權和債務的形式籌集約2.5 億美元資金,一個說法是Circle去年5月獲得比特大陸領投的1.1億美元融資後,公司估值約為30億美元,隨著數字市場下跌,2月份的估值約為7.05億美元。
無論如何,混戰意味著競爭以及有利可圖,是促進跨境支付發展變革的推動力。
如果說瑞波的出現,將跨境支付向上提高一個等級,此前在傳統國際匯款裡清算和結算是分開的,必然帶來效率的降低,在區塊鏈系統裡,清算和結算是一體的,瑞波網關通過智能合約跟進,不需要不同銀行對賬,共同遵守一套協議。
那如今戰事打起,會不會將跨境支付又提高一個台階呢?
上月,世界銀行(World Bank)發表了一篇博客,討論更快、更具創新性和升級的匯款系統的必要性,並指出像瑞波、SWIFT、Circle和JP Morgan這樣的行業巨頭正在使用分佈式賬本技術(DLT)開發創新且高效的跨境解決方案,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
巨頭還在不斷入場。
去年6 月25 日,支付寶在香港上線了全球首個基於區塊鏈的電子錢包跨境匯款服務。使用港版支付寶AlipayHK的用戶可以通過區塊鏈技術向菲律賓錢包Gcash進行跨境匯款。
區塊鏈+跨境支付的混戰,無論是過程還是結果,都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