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投Bitfinex的平台幣?誰期望它好?誰期望它崩?
币看BitKan
2019-05-07 07:08
本文约1567字,阅读全文需要约6分钟
還有不到一周的時間,LEO私募就要結束了。市場上的多空博弈,孰強孰弱?

本文來自幣看K站,原文作者@行走的翻譯C,轉載須註明出處。

“很多時候你成功,是因為很多人希望看到你成功。很多時候你失敗,是因為很多人希望看到你失敗。”——某幣民

近期,有著幣圈“場外交易第一人”之稱的趙東在其錢包產品RenrenBit 上開通了Bitfinex 平台幣LEO 的預約通道,並承諾將把他的額度平分給所有預約的人,且不收取中介費。儘管如此,根據小編髮起的一個投票,大部分人都表示不會參與本次私募。

連空氣幣、CX幣都敢投的幣圈人,這次在LEO面前卻變得遲疑了。面對一家每年盈利4億美金的交易所,到底能不能投呢?

心理學上有一種現象叫做“預期效應”,是指人類行為受到他們預期能帶來的結果所支配。這一理論套用在幣圈,可以理解為投資者對未來幣價走勢預期的過於樂觀或過於悲觀,可能會將幣價拉高到空中樓閣的水平,或將幣價壓低到不合常理的位置。

也就是說,當大家都期待一個幣能上漲,它就能成為飛馳的白馬;大家都覺得這個幣沒戲,它就成了扶不起的阿斗。由此形成了多空搏殺的兩種力量。我們可以把這種現象稱之為“韭菜合謀”。

那麼對於LEO這個平台幣,誰在盼著它漲,又有誰在盼著它崩呢?

“雨露均霑,不收任何手續費。”

過去一周,在谷歌上搜索Bitfinex IEO相關的信息,會發現趙東成了外媒新寵,其中包括Cointelegraph和CoinDesk等國際知名加密貨幣媒體。推特上也在實時更新著趙東披露的LEO的最新信息,並把趙東稱為Bitcoin billionaire。同樣在外媒享有這個稱號的是正在熊市裡“等我新書”的李笑來。

2016年,Bitfinex遭受黑客攻擊,12萬比特幣被盜。該交易所發明了“以債換股”的方式來賠償重要客戶。就這樣,趙東成為了Bitfinex的股東。每當這家交易所陷入危機時,趙東都會挺身而出,為其發聲。這一次也不例外。

4月26日,據CoinDesk報導,紐約總檢察長辦公室稱Bitfinex損失了8.5億美元,並使用Tether的USDT資金秘密彌補該損失,欺瞞用戶。隨後該交易所發佈公告反駁紐約總檢查長,但也側面證實了確實有8.5億資金被凍結。

為了應對這次危機,Bitfinex有意通過IEO的方式上線平台幣LEO。身為股東的趙東在社交媒體力上所能及地闢謠,在第一時間公佈了LEO的細則,並在其錢包產品RenrenBit上開通額度預約通道。

儘管有“場外第一人”為其站台,質疑Bitfinex的聲音依然不絕於耳。

“借你的錢還我的債,再給你畫個大餅。”

5月6日凌晨,微博用戶“澳門玩幣哥”一句道破了Bitfinex發行平台幣的本質:借用戶的錢去填坑。

用戶投資IEO,是在給項目錢,激勵他們去做事,去成長。而投資LEO,則相當於給Bitfinex錢去補坑,去抵押被凍結的8.5億美金。連白皮書還沒來得及寫,私募就開啟了。這是不是意味著被凍結的8.5億短期內無法解凍?

儘管自己是Bitfinex搬磚USDT的受益者,但該平台反復修改交易規則的作風也讓“澳門玩幣哥”hold不住,直呼“再也不敢有大額資金往來”了。他列舉了幾條Bitfinex修改規則的例子:

  • 提高了USDT和美金兌換出入金的手續費;

  • 提現時間從3個工作日修改為10-15個工作日;

  • 上線USDT跟美金的交易對,將原本1比1的兌換比例交由市場決定。

這些指責被某些網友看成了過河拆橋的行為,稱“USDT幫了幣圈這麼大的忙,現在出現問題你們就都黑他,真沒良心。”問題是,這次要“黑”他的不是普通人,而是紐約總檢察長。

儘管根據趙東披露的信息,Bitfinex此次IEO排除了美國、加拿大、伊朗等國家,但是依然有推特用戶擔心發行IEO或許會成為適得其反,讓Bitfinex在法律上遭受致命的一擊。

還有不到一周的時間,LEO私募就要結束了。市場上的多空博弈,孰強孰弱?答案自在你們心中。

币看BitKan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