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打了一個響指,抹去了一半的加密貨幣投資者?
ROY
2019-05-05 07:13
本文约3124字,阅读全文需要约12分钟
每年五月的第一個星期六,是全球投資者的“朝聖之旅”——股神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在其總部所在地美國奧馬哈舉行。照例巴菲特坐穩“唱空群”群主地位高調懟了比特幣,就
每年五月的第一個星期六,是全球投資者的“朝聖之旅”——股神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在其總部所在地美國奧馬哈舉行,全世界幾萬人前往這裡希望獲知投資的風向標。而在今年的股東大會上,88歲的巴菲特老爺子再次跟一群記者聊起了比特幣,“這是一個賭博的東西…很多欺詐與之有關。比特幣沒有產生任何價值,它什麼也做不了。它就在那裡,這就像貝殼之類的東西,對我來說不是投資。”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比特幣這顆“球”不值得巴菲特去“揮棒”

巴菲特投資哲學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理念——“能力圈原則”,簡言之即只投自己看得懂的項目。巴菲特在採訪中經常用棒球舉例,能力圈相當於棒球擊球手的擊打範圍,如果球離棒球手最擅長的擊球點越近,球也就能打得越遠。 “對大多數從事投資的人來講,重要的不是他們知道多少,而是怎樣如實地確定他們不知道的東西。一個投資者沒必要做太多事情,只要他或她避免犯大的錯誤。 ”查理·芒格也對此觀點進行過補充,表示關於投資他們有三個選項:可以投資,不能投資,太難理解。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黃金都看不上,怎麼會看上比特幣?

巴菲特向來對黃金沒什麼好感幾乎人盡皆知。在2011年致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東的信中,巴菲特指出黃金是那些害怕幾乎所有其他資產,尤其是紙幣的投資者們的大愛。公平地說,巴菲特承認投資者們害怕把紙幣當作儲值工具是正確的,尤其出於通脹考慮。

關於黃金,巴菲特談到了兩個主要弱點:和所有沒有生產能力的資產一樣,黃金不具備生產能力。換言之,黃金將永遠不會生產出更多的黃金,或者任何其他價值。相反,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買下的每一個油井將生產出有價值的石油;一家服裝廠只要保持運營就能生產出衣服;股票投資能夠獲得股息,然後又可以用股息買更多的股票。但是你現在買入的一盎司黃金在未來400年裡仍然是一盎司黃金。

巴菲特談到的第二個弱點是——黃金的實際用途不足。當然,它被用於製作首飾,還有一些其他應用,但是人們對黃金的廣泛需求並不源於此。巴菲特的重點在於能夠普遍應用於工業生產的沒有生產能力的資產,如銅、鋼鐵,至少還能依賴於這一需求增加價格。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底層邏輯的背離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對“抹去的一半”有話要說

從第一性原理出發來看比特幣是否有價值,可能從赫拉利的《人類簡史》裡面能找到解釋。 《人類簡史》的書眼有兩句話,其中一句是'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only exists in our imagination'“真正改變世界的事物往往是那些我們想像出來的初期看起來並沒有什麼用的東西” 。正是通過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人與人的合作模型逐步進化,直至有了今天的人類。

翻開任意民族的早期歷史,你都會看到由各種河神、樹精和太陽神組成的神話圖譜。如果你以為這些只是娛樂,那就大錯特錯了。沒有這些古代的神像,部落不會合力發動戰爭,更大的組織類似部落聯盟和城邦也不會脫穎而出。神話通常屬於一個部落的集體想像,不同的人通過共同存有這個想像,而產生對一個集體的認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共同想像”就是“共識”

結語

結語

結語

當然比特幣也有自身需要解決的問題。比特幣的問題不是它“創造不了任何的價值”,最大的問題在於比特幣的算力集中在少數礦場手裡,維持共識對資源的浪費,價格波動,分配的集中等等。

同樣是人類的“共同想像”,目前加密貨幣市場的總市值是2000億美金,而伯克希爾·哈撒韋的市值是5300億美金,更多的人現在願意認同巴菲特55年營造的核心價值觀,和伯克希爾·哈撒韋這個“共同想像”。

但是,當千禧一代步入壯年,當“00後”、“10後”長大成人,會不會有什麼變化呢?每一個時期人們共同想像、虛構出來的故事都是不同的。我們不但有更強的聯合想像,還要用這個虛構的意義去改造世界,甚至改造自己。虛構的比真實的重要得多。

ROY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