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搶上代幣,割了自己套了韭菜?
31QU
2019-04-29 07:23
本文约3956字,阅读全文需要约16分钟
眾多小交易所通過搶上代幣,“惹”了不少負面與譴責。

編者按:本文來自31QU(ID:blockchain31)編者按:本文來自

編者按:本文來自

編者按:本文來自

,作者國鋒,Odaily經授權轉載。

那麼,這種搶上現像對項目方會造成怎樣實質性的影響?交易所又能獲得哪些好處?這些在交易所流通的代幣,又是否屬於真實可提現的代幣呢?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搶上代幣

幣圈最早的比較知名的“搶上”案,可以追溯到去年。

2018年6月份,在幣安並未主動申請的情況下,FCoin創新區開放了BNB/USDT交易對。同時,FCoin創始人張健本人在朋友圈表示:“我個人很欣賞趙長鵬和幣安,FCoin今日上線BNB交易。”

搶上代幣是指,在項目方未同意、指定交易所未上線代幣的情況下私自搶先上線項目方代幣的行為。

這成為當時影響最大的交易所“搶上”代幣案例。

2018年8月份,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彼時,天涯TYT積分上線交易所的消息傳出,行業一片嘩然,紛紛驚呼“大公司終於要發幣並上交易所了”。但後來事實證明,天涯TYT不過是又一個遭搶上的代幣,據天涯官方聲明,其並未向交易所申請上幣,更為授權任何交易所交易所TYT。

與BNB、TYT“遭遇”不同的是,搶上知名交易所IEO代幣,成為近期很多中小交易所獲取流量的關鍵手段之一。

2019年年初以來,在交易所IEO在普遍“開盤五倍”效應的刺激下,激起了投資者的熱情。那些凡被頭部交易所“選中”的項目,都能獲得巨大的流量與成交量,進而吸引大量持幣者進行交易。

這其中就包括火幣的TOP、NEW、OKEx的積木雲等近期熱度較高的IEO項目。

但是這類搶上現象往往會遭到項目方與交易所的聯合抵抗。

以火幣第一個IEO項目Top為例,3月25日,在火幣交易所還在為首發上線TOP代幣造勢之前,TOP代幣就已經堂而皇之地出現在了幾家小交易所的交易名單中。

該情況出現後不久,TOP官方社區緊急發布了風險提示聲明稱,表示TOP社區早期用戶、社群成員和私募投資者僅與火幣Global一家達成合作,所有流通的TOP代幣都將上線Prime,而其他聲稱持有流通TOP的組織及個人均不可信。

與此同時,火幣全球站CEO七爺也專門就TOP代幣遭搶上一事給予專門的風險警示。

項目方與交易所幾乎同時發表聲明足以說明兩者對該事件的重視。

而TOP代幣並不是唯一遭搶上的代幣。類似的現像還發生在OKEx第一個IEO項目上,以及火幣第二個IEO項目NEW上。

2019年4月9日,就在OKEx上線BLOC代幣交易的前一天,鏈行交易所在未掙得項目方同意的情況下,搶上了BLOC代幣。

那麼,抹茶、鏈行、HOTBIT、Coinail、幣係等交易所為什麼會如此積極搶上代幣,這背後又有怎樣的利益輸送與深層原因呢?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搶上背後的利益

“一般情況下,交易所上幣都會有一整套專屬流程。”

王信是一家註冊地為新加坡的加密貨幣交易所的市場人員,談到交易所“搶上”代幣現象時,他說道。

據王信介紹,交易所上線某個項目的正規流程是這樣的,項目方首先向交易所提出上幣申請,然後交易所根據內部審查機制對項目進行評估,符合評估要求的項目代幣才會被批准上線交易所。

例如,據公開資料查詢,火幣在上線代幣時,會通過該交易所極為看中的SMARTChain模型對加密貨幣進行審核,以確保加密貨幣的質量過關。

而於絕大多數不知名項目而言,交易所肯定還會收取上幣費,“這畢竟是交易所的生錢門道,收費多寡也是隨行就市”。

火幣上幣規則部分摘錄:1)項目提交資料齊全且準確;2)無政策風險並且達到專業和合規要求;3)達到SMARTChain區塊鏈資產評級要求;4)強有力的團隊或社區維護;5)有實際技術支撐或有實際應用的項目;6)能真實及時披露項目信息包含項目白皮書,定期發展及進度報告;7)交易平台關於上線幣種交易的其他要求。

“但是,交易所根本不會將這套上幣流程用在“搶上”的項目代幣上。”王信說道,“因為交易所搶上幣的目的根本不是為了上幣費,完全是為了吸引人氣,進而賺手續費。”

交易所註冊人數與活躍交易人數作為交易所內部私密數據,我們無從得知,交易所到底通過搶上代幣吸引了多少流量我們更無從知曉,但也許可以通過側面信息對此問題管中窺豹一番。

據OKEx官方數據,4月10日,在BLOC項目IEO當天,有超過百萬人參與了項目BLOC代幣預約,這足以說明該項目的熱度。

“相比之下,有些小交易所,一年的訪問量可能都超不過百萬。”王信告訴31QU。

站長工具統計:抹茶交易所網站當日IP訪問量為0.06萬

那麼,搶上了BLOC代幣的鏈行,是否“蹭”到了流量呢?

據站長工具最新統計,搶上BLOC代幣的交易所鏈行,其官方網站日均IP訪問量在4月份之前一直保持在1.5萬左右,而到了4月份之後(發生在搶上BLOC項目前後) ,日均訪問量則一直維持在5萬以上。

這增加的用戶數量,到底多少數據屬於搶上BLOC項目吸引而來的流量?雖然確切數據我們無從知道,但至少說明“搶上”為鏈行帶來了真實用戶與流量,而這些用戶也早已沉澱成為交易所用戶的一部分。

但是,站在行業高度,交易所的這種搶上代幣行為,還是受到了投資人的廣泛質疑。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質疑聲

質疑比較多的要數代幣真假的問題。

“驗證真假代幣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嘗試提現,如果能夠迅速高效地從交易所提現,則就說明代幣是真實的。”王信說道。

對此,我們專門在OKEx網站開放BLOC交易之後,嘗試在鏈行上對BLOC代幣進行提現操作,整個過程與提現其它ERC20代幣的體驗別無二致。

同時,提現手續費也在正常範圍內。

但在抹茶搶上的代幣NEW,我們遇到了完全相反的情況。當火幣上線交易NEW代幣之後,我們嘗試在抹茶交易所提現NEW時,卻遇到了提現延遲與高手續費問題。

“一般情況下,以太坊ERC20代幣提現,需要以太坊網絡確認12個區塊,每產生一個區塊大約需要9秒左右,這樣一筆轉賬需要的時間最長不超過2分鐘,除非網絡嚴重擁堵,否則超過這個時間就屬於異常現象。”王信說道。

而我們嘗試了在抹茶交易所提現NEW,整個過程用了超過2個小時。

而提現2000個NEW,居然用掉了1000個NEW代幣作為手續費,按照當時NEW市值計算,約為11美金,而正常情況在它渠道的提手續費只需要幾美分。

“這其實是交易所為了限制用戶提現,人為設置的障礙。”王信說道。

人們對交易所搶上代幣的質疑聲還包括價格問題。

除此之外,遭到搶上的代幣,其價格往往會被交易所炒到較高位置,最後導致用戶接盤被套,造成巨大損失。

以OKEx上線的第一個IEO項目積木雲(BLOC)為例。 4月9日,鏈行交易所搶上BLOC代幣時,其BLOC代幣價格僅為0.022美金,並在這個位置一直處於橫盤狀態。但是OKEx上線BLOC之後,開盤價格達到了0.081美金。這讓搶在OKEx上線代幣之前在鏈行“搶”到籌碼的用戶大賺一筆。

“之所以鏈行會把價格定在0.022美金,是因為該價格是BLOC在OKEX進行IEO時價格的4倍左右。結果OKEx開盤直接到了17倍,是任何人都始料未及的。”王信說道

這對於鏈行而言,頗有點“偷雞不成蝕把米”的味道。

但相反的情況卻發生在了抹茶交易所搶上NEW代幣過程。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結語

結語

結語

結語

代幣作項目方權益的證明,其價格表現對項目成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31QU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