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硬件結合降低機房能耗,「Seek Tech」 想提供更低價的IDC方案
卢晓明
2019-04-26 00:30
本文约1890字,阅读全文需要约8分钟
國內IDC 市場巨大,除了三大運營商之外格局分散。

“能源是驅動計算的。芯片的左側是能源;右側是編碼,為社會編碼。”

這句話在IDC(互聯網數據中心)行業可謂體現得淋漓盡致。

到了2030年到了2030年,這個數據將佔7%。

Seek Tech

《2017-2018年中國IDC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17 年中國IDC 市場總規模為946.1 億元,同比增長率32.4%,高於世界增長水平18%。隨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發展,市場預期對數據中心的需求將逐步增大。

國內IDC 市場巨大,除了三大運營商之外格局分散。據IDC 圈,國內三大運營商佔據網絡優勢,其他第三方數據中心主要是美國上市的萬國數據、世紀互聯、A股上市的鵬博士、光環新網等企業。行業整體毛利處於30%-40% 左右水平,其中光環毛利穩居國內第一,高達52.6%。

“我們所降低的成本就是我們的(市場)空間。”Seek Tech 創始人李日昇表示其價格可降低為傳統數據中心的50-80%,且分佈在核心城市週邊。

技術和電力、土地等資源是數據中心行業的壁壘,新進者要如何切入? Seek Tech 認為,其優勢有三:

1、電力成本低。

Seek Tech 表示其平均直接電力成本低於人民幣0.2 元,比一般雲計算產業的0.26 元的電價低30%。目前在國內外已經儲備了超過200 萬千瓦的電力。

2、地理分佈離大城市近,主要在城市週邊或城市內。

雖然偏遠地區電費更低,但是大城市互聯網的滲透率更高。對於低延時的場景,依然需要在大城市週邊部署本地服務器。

“北京要求數據中心的PUE (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能源使用率)的要求是1.4,基本上數據中心沒法達到這個要求,所以只能建在偏遠地區,那些地方電也更便宜。”李日昇表示,國內不同城市對產業的能耗要求不同,若能耗達不到要求,就意味著成為被淘汰的落後產能。

PUE =數據中心總設備能耗/IT設備能耗,是評價數據電能效率的指標,越接近1 表明能效水平越好,越節能。如果達到1,可以理解為這座數據中心把所有電都用在計算上了。 2017 年國內新建數據中心平均PUE 1.73,2018 年世界平均水平1.58百度陽泉數據中心PUE為1.11,谷歌數據中心平均值1.12,已經是世界先進水平。

3、對能源的利用率高。

李日昇表示,Seek tech 在芯片的工作環境上,有一套專利軟硬件協同系統,能讓PUE< 1.1。

軟件層面,Seek Tech 可控制每一塊芯片的頻率,以調節芯片溫度和耗電量等,使其算力和功耗達到最適宜的狀態。硬件層面,實現比傳統風冷模式20 倍以上的散熱效果,而投入成本只有傳統散熱方式1/10。

李日昇跟Odaily解釋,理論上芯片計算頻率越高,溫度也隨之升高,需要的電力也更高。一般的主機都限制芯片工作頻率,因為普通只能滿足正常工作情況下的散熱和供電。在配套更好的機房則可以解除相關限制,讓計算效率最大化。

硬件層面,傳統數據中心的冷卻採用無塵空調聚合散熱,Seek Tech 採用液冷,新型的公有云廠商如阿里雲和亞馬遜也同樣採用液冷,該方式對芯片散熱效果是空調式效果20-30倍。

Seek Tech 表示,其自主研發的芯片散熱降溫系統,在傳統液冷的基礎上做了優化,通過獲得專利的平板式環路熱管、浸入式交叉換熱設計和高熱流密度集熱系統,可進一步提高能效,兼容現有芯片板結構。這套系統也能通過控制液體流速、接觸面等調節室內溫度與濕度。

Seek Tech目前正在做總規模15-20 萬千瓦負荷雲計算試點,分佈在上海和北京周邊、內蒙古、江蘇等地。李日昇表示,客戶開括方麵包括海外礦場,但重點關注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包括人工智能、5G 等產業。

Seek Tech 於去年6月成立,目前完成數百萬元種子輪股權投資,由創世資本孫澤宇領投,投後估值5000 萬人民幣。

團隊目前約25 人,創始人李日昇是連續創業者,畢業於浙江大學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上海交通大學EMBA,曾任AR 遊戲平台Wonderland 副總裁。合夥人張桃碩士畢業於悉尼科技大學金融學,曾任中融信託能源部項目負責人、國家電網英大資本同業部負責人,在能源金融領域有豐富經驗。其他核心團隊成員先後供職於ABB、中國國電、中國能建、中芯國際等企業,具備大中型數據中心建設和運維經驗。

——————————

我是Odaily記者編輯盧曉明(lohiuming),文章如有任何疏漏歡迎指教,加好友煩請備註姓名、單位、職務和事由。

卢晓明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