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正在成為區塊鏈+ 領域的香餑餑。
3 月30 日,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紙貴科技
紙貴科技紙貴科技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版權保護痛點難治
紙貴科技取名自“洛陽紙貴” 一詞,古時人們說洛陽紙貴,本是形容有價值的文章風行一時,而千百年後的現代互聯網社會,由於信息獲取的便捷、病毒版的傳播速度,使得流傳過程中反而湧現了不少令原創作者頗為頭疼的問題,尤以內容侵權最甚。
2018 年最令人深刻的侵權事件,也許是知名民謠歌手李志與騰訊及哇唧唧哇的維權拉鋸戰。去年中旬,騰訊視頻《明日之子》在未提前申請李志授權的情況下,安排其選手在節目中演唱李志作品《天空之城》,在雙方溝通未果之後,李志在微博發起了打卡式維權。
李志並非個案,僅在中國裁判文書網站搜索“版權” 的關鍵詞,就會發現有11 萬9800 條搜索結果,如果包括未裁定的侵權案件在內,這個範圍或許會更大。
在侵權頻發的背景下,除了侵權者亟需加強的版權意識之外,對於原創作者來說,在保護版權的過程中有何痛點?
南都周刊南都周刊據
據
據二級標題二級標題
紙貴版權與紙貴信雲
對以上痛點,紙貴(Ziggurat)版權為原創者提供的區塊鏈解決方案是,在區塊鏈上幫原創者免費登記版權,最快15 分鐘完成確權。
區塊鏈具有分佈式存儲、時間戳、不可篡改等技術特點,通過區塊鏈,可對音視頻、圖片、文字等各類型數字作品提供唯一的版權證書,作為版權確權存證的根據,相比於傳統版權登記,速度更快成本更低且無時間空間限制。
此前報導
此前報導此前報導,在業務開展初期,紙貴請到知名作家賈平凹等人登記作品版權,先培養市場認知。此後的市場策略以to B 為主,紙貴現已對接近50 家內容平台,個人用戶只要在這些小說、音樂、視頻、攝影師網站上傳作品,後台自動登記版權,申請人可隨時在鏈上查詢數據存證,需要證書時可通過平台索取。
目前,據紙貴官網數據,已上鍊包括圖文、音視頻、網頁等75 餘萬件的版權作品。
此外,除了版權區塊鏈之外,紙貴另一備案項目為紙貴信雲Z-BaaS,由其企業級區塊鏈解決方案Zig-BaaS 升級而來。據官方新聞稿顯示,Z-BaaS 支持聯盟鏈與公有鏈兩類底層環境開發環境,包括Hyperledger Fabric、Z-Ledger、Ethereum 等,並面向互信版權、互信溯源、互信金融和互信數據等四類商業應用場景提供企業級解決方案,雲計算廠商包括阿里雲、金山雲和青雲。已服務於司法存證、溯源、供應鏈金融、資產數字化、企業多方數據協作、電子政務等場景,同時,目前已是中國信通院可信區塊鏈推進計劃理事單位、超級賬本(Hyperledger)、企業以太坊聯盟(EEA)正式成員。
目前,其Z-BaaS 平台已為溯源鏈提供區塊鏈技術解決方案;就在今年4 月2 日,紙貴科技被確認為“數字城市數據資產保護與交易平台項目” 中標人,將為客戶提供區塊鏈數據資產保護與交易的解決方案。
就盈利模式來說,據二級標題二級標題
區塊鏈+ 版權需辯證看待
紙貴科技等一眾區塊鏈技術服務商的湧現,為完善版權行業帶來曙光。
但熱鬧之後,仍然需要思考的是,區塊鏈+ 版權是否能夠解決版權的所有問題呢?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如果不能夠及時地識別和發現搶注行為與侵權行為,版權登記也徒然。而在這方面,區塊鏈並不能提供太大的幫助。
另外,當前區塊鏈版權平台湧現,使得未來的版權登記或難以同時覆蓋,在當前跨鏈技術尚不完善的情況下,不同的區塊鏈版權登記平台是否又意味著新的中心化呢?
實際上,區塊鏈+ 版權真正解決的環節痛點與作用有限,我們仍然需要辯證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