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發票上鍊,司法上鍊也即將走入大眾生活。
3 月30 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了第一批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編號,共有來自全國18 個省的197 個區塊鏈信息服務在列,其中,「真相網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真相科技」)的司法聯盟鏈legalXchain 出現在了《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清單(第一批)》的前十榜單。
2018 年12 月28 日下午,經相關部門批准成立的全國第一家互聯網公證處杭州互聯網公證處掛牌成立,「真相科技」司法聯盟鏈legalXchain 與杭州互聯網公證處共建的全國首個區塊鏈分佈式電子證據保管平台於杭州互聯網公證處同步上線。
據「真相科技」官方介紹二級標題
Hyperledger Fabric 二級標題
從源頭解決數據證據信息的真實性
其實,自區塊鏈技術誕生以來,出現了各種“區塊鏈+ XXX” 的搭配,其中也不乏一些很“尷尬” 的結合,某些企業強行將區塊鏈技術運用到一些根本不需要去中心化的行業中。那麼區塊鏈+ 司法的組合到底解決了行業中的哪些痛點呢?
在國內,電子證據最初作為視聽資料使用,不過隨著互聯網的普及,這一定義顯然不能滿足司法實踐中的實際需求。
公開資料顯示,2000 年,上海浦東新區法院在判決中首次採用電子郵件作為證據,這是最早電子證據被採用的案例。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數據指紋上鍊,多鏈並行共識
據悉,legalXchain 目前可以實現數據指紋上鍊,原始數據按需授權訪問,數據安全與共享無需大量的協調工作。不僅如此,鏈上數據可以實現數據指紋快速追踪,由此來追踪罪犯的犯罪時間和地點。
在中心化治理思想下,機構的數據都是獨立運行在自己獨立的服務器上。數據的生成和消費,都由中心化服務器控制,數據彼此之間不能互通,不同平台之間要想進行數據共享,就要進行“系統對接”,通過API 授權方式進行訪問,開發和維護成本較高,數據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也無法得到有效保證。
legalXchain 基於區塊鏈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的治理思想,為司法機構提供數據共享的可能性,允許相關的節點成員以授權的方式進行訪問,基於legalXchain 的訪問控制機制,數據所有者可以設置哪些對象能看,哪些對像不能看,以實現不同的對像看到不同的數據。
根據「真相科技」披露的正文圖片描述
正文
正文
此外,legalXchain 還採用了模塊化設計,通過定義模塊之間的藉口來實現模塊之間的鬆散耦合,模塊間利用GRPC 協議(二級標題二級標題
已覆蓋8 個權威司法節點
據「真相科技」董事長兼CEO 石松介紹,LegalXchain 目前聯盟節點已覆蓋IP360(Odaily 注:IP360 是基於「真相科技」發起的自主區塊鍊網絡司法聯盟鏈legalXchain 開發的分佈式應用)、公證機構、司法鑑定機構、法院等8 個權威司法節點,是目前區塊鏈落地應用中聯盟節點位數較多的區塊鏈系統,目前正在落地法律行業的應用,服務的用戶群體包括法律科技公司、互聯網公司、律師群體、司法機關等。
杭州互聯網法院認為,採用區塊鍊等技術進行存證固定的電子數據,應根據電子數據的相關法律規定綜合判斷其證據效力。
正文
正文
參考文章: